辽五味栽培技术要点
2021-12-24卜鹏图
卜鹏图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32)
辽五味Schisandrachinensis为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藤本植物[1],其果实含有五味子素、维生素C、树脂、鞣质及少量糖类,干燥后可入药,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2],是辽宁省重要的道地药材[3]。目前,辽五味在辽东山区的凤城、新宾和桓仁等地广泛栽植,其中凤城市大梨树村种植面积达到666.67 hm2,已建成全国最大、标准最高的辽五味生产基地[4],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本文从辽五味实生苗、组培苗和扦插繁殖等3种繁育方法、选地与栽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概述辽五味栽培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旨在推广和规范辽五味栽培管理技术,提升种植过程中药材的道地性,以期带动辽宁省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1 苗木繁殖方式
辽五味品种需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如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选育的红珍珠、早红、巨红及由吉林省汪清县长白山资源开发研究所与延边大学选育的长白红,种苗应为一级苗木,根颈直径≥0.5 cm,茎长≥20 cm,根长20~25 cm,芽眼饱满,无机械损伤和虫害;种子千粒重≥25 g,种子纯度≥95%,发芽率≥90%[5]。辽五味主要有实生苗、组培苗移栽和扦插3种繁殖方式[6]。实生苗繁殖的优点是苗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寿命较长,但出苗率不高、见果周期长。组培苗移栽繁殖的芽苗发芽率高、遗传稳定性强,但需要经过一次或多次移栽。扦插苗繁殖能够保持品种的优良品质,随着良种及种源的增多,这种方法将成为培育生产用苗的重要繁殖方法[7]。
1.1 实生苗繁殖
辽宁地区在9月中下旬,采收浆果紫红色或暗红色、单穗长≥8.5 cm、单果直径9~11 mm的成熟果实,搓去果皮果肉,浸种1~2 d,漂除瘪粒,按照1∶2的比例将湿种与干净的细沙混合均匀,常温存放于阴凉干燥处[8]。种子层积处理时间为75~85 d,沙子湿度保持饱合含水量40%~50%左右,即用手握紧成团、松开即散,手掌心湿润、手缝无水滴出为宜。辽宁地区实生苗种子栽培应于春季进行,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7 ℃时播种。播种前20 d,从层积沙中筛出种子,选好的种子用1%生石灰水室内常温下浸种3~5 d进行消毒。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后保持一定湿度,置于20~25 ℃条件下催芽,10~15 d后见种皮开裂即可播种。实生苗繁殖采用条播方式播种,行距15~18 cm,沟深2~3 cm,667 m2播种量为6.5~8.0 kg,覆土1~1.5 cm,床面覆盖2~3 cm稻草。幼苗出土后,需架设遮阴网遮阴25~30 d,遮阴度以50%左右为宜。
1.2 组培苗繁殖
辽宁地区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剪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辽五味带腋芽的嫩茎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用清水洗净后,在超净工作台用75%的酒精浸泡30 s,无菌水冲洗2次,再使用0.1%HgCl2浸泡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4~5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切成2 cm的小段,接入诱导培养基中,置于室温18~20 ℃,白色LED光源、光照强度800~1 200 lx、光照时间10 h·d-1下培养,30~35 d后可以长出腋芽。培养期间应观察愈伤组织生长情况,愈伤组织结构紧密且颜色淡绿的为生长良好状态,及时清理褐变、污染或未成活的培养瓶。切取长度为2 cm的芽,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与诱导腋芽萌发相同,30 d后长出芽丛继续扩大繁殖。将长度大于2 cm的芽丛枝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置于室温 20~25 ℃,光照强度2 000 lx、光照时间 14 h·d-1下培养30~45 d可生根。将长出数条根须长度≥1 cm的幼苗取出,洗净根须,移栽到营养钵中炼苗。炼苗基质为消毒的草炭土∶蛭石=3∶1,室温20~25 ℃,相对湿度80%~85%,光照强度2 000~2 800 lx,光照时间12 h·d-1。7 d后逐渐调节培养环境条件至自然条件,30~35 d后即可移栽。
1.3 扦插繁殖
辽五味扦插繁殖主要有硬枝扦插、绿枝扦插和横走茎扦插3种扦插方式。辽宁地区适宜硬枝扦插的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初,扦插时剪取母树1年生枝条中上部约10 cm长度作为插穗,插穗上保留芽眼2~3个,顶端保留新梢4~5 cm,基部切口距离芽眼0.5 cm削成斜面,斜面一端用质量分数为2 000 mg·kg-1的吲哚乙酸溶液浸蘸3 min后斜插入苗床中,插深3~4 cm,插角30°,扦插密度5 cm×10 cm。硬枝扦插要求苗床营养丰富、排水良好、适度遮阴,苗床需架设遮阴度55%左右的遮阴棚,床面上层为细河沙,下层为营养土。床面高15~20 cm,河沙厚度约为床面厚度的1/3。辽宁地区绿枝扦插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扦插时剪取母树半木质化新梢枝条10 cm左右作为插穗,插穗上保留一叶一芽,基部用300 mg·kg-1的α-萘乙酸浸蘸3 min后插入苗床,苗床基质及扦插方式与硬枝扦插相同。辽宁地区横走茎扦插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剪取3年生母树有饱满芽眼的地下横走茎12~15 cm作为插穗,插穗基部用20 mg·kg-1的α-萘乙酸浸蘸3 min后栽培。采用地下横走茎扦插栽培时,插穗顺垄放入深度为15 cm垄沟中,覆土后浇水,表面覆盖稻草保湿,15 d左右待新芽萌发破土后移开草帘。
2 选地与栽植管理
2.1 选 地
辽五味喜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环境条件,辽宁省应选择无霜期125~170 d,大于10 ℃年活动积温2 990~3 100 ℃,年平均降水量≥800 mm的地区,土壤pH 5.8~6.9,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坡度5°~15°的地块。距离交通干道≥2 000 m,距离畜禽养殖场所≥1 000 m,周围200 m范围内无腐烂堆积物,前茬作物宜为豆科植物且无除草剂残留。
2.2 栽 植
栽培园前年秋季应整地、施足底肥并架设柱线。整地需深翻土地,深翻深度35~50 cm。整地后挖深度40~55 cm,宽度70~85 cm的栽植沟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 667 m2施肥量700~900 kg,回填后栽植带高于地面10~12 cm。辽五味适宜采用单臂篱架栽培,架设柱可使用水泥柱或钢柱,架高1.8~2.2 m,架柱上每隔40~80 cm拉一道铁线,铁线上绑缚架杆,供主蔓攀附缠绕。辽宁地区成品苗定植时间为春季,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10 ℃,土层解冻50~60 cm,≥10 cm深的地温4~8 ℃即可移栽定植。定植采用穴栽法,栽培密度为行株距1.2 m×0.8 m,穴栽土需拌入腐熟的农家肥16 kg·m-3,定植后浇透水。
2.3 田间管理
做好水、草、肥管理及树形整枝修剪工作。水分管理视天气情况适度浇水,萌芽期、果实生长初期和休眠期及时灌水,雨季做好排灌工作。根据辽五味生长情况及时松土、除草、培土,松土和除草时在苗木基部做好树盘,避免碰伤根系,每年中耕除草次数不少于5次,入冬前做好基部培土。辽宁地区应于7月初追施肥料(NH4)2HPO4,667 m2施肥33 kg,10月中下旬再追施腐熟的农家肥,施肥量为5 kg。树形修剪采取春剪、夏剪、秋剪相结合的整枝方式,枝条萌发前进行春剪,剪掉密枝和枯枝;6-7月进行夏剪,剪掉基生枝、膛枝、重叠枝、病虫枝;落叶后进行秋剪,剪掉主蔓弱枝,培育2~3条新蔓;定植2~3年苗木在春季萌芽前清除苗木基部产生的萌蘖。
2.4 病虫害防治
辽五味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科学合理地采用化学防治。辽五味常见病害为根腐病、叶斑病和白粉病,常见虫害有食心虫、金龟子和天幕毛虫。预防根腐病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沙壤土地块种植,田间管理要平衡施肥、增强树势、减少伤根作业、做好雨季排水,早春和秋季上冻前应防止根茎受冻害。发病期用50%多菌灵500~1 000倍液灌根,发病初期连续用药2~3次,用药期间隔7~10 d。预防叶枯病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树形整枝修剪,增强通风透光,合理分布枝蔓,同时适当提高肥料中磷、钾肥比例,增强植株抗病性。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配合3%井网霉素50 mg·kg-1液交替喷雾1~2次,用药期间隔7~10 d。预防白粉病要加强栽培管理,剪除病枝病穗及时清除菌源。发病初期使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2~3次,用药期间隔7~10 d。
2.5 采收及初加工
辽宁地区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辽五味果实变软而富有弹性,表皮呈紫红色或暗红色时在晴天午后采摘。采摘时减少叶片损伤,轻拿轻放,避免果实磕碰压损,及时剔除破损和腐烂变质的部分,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采摘后清理果枝等杂质,冲洗干净后摊放在专业晾晒盘内自然暴晒晾干,或将烤箱调至50~55 ℃条件下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