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草影响果树生长发育的机理探讨
2021-12-24张美芳张明亮张付群范作晓翟佳慧
张美芳 张明亮 张付群 范作晓 翟佳慧
(山东省昌邑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昌邑 261300)
果园生草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一直没有推广开,但经过几十年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直到最近十年才成为一种新的种植技术体系在全国各地推广。许多地方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果园生草在现代果业生产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调节果园小气候,改善果树生长发育环境,调节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地力水平,保持生草地面昆虫生态链平衡,减轻果树各种虫害发生,改善果实品质,效果十分显著。
1.调节果园小气候,改善果树生长发育环境
1.1 提高土壤透气性
果园生草的根系本来在生长期就具有透气功能,到了秋冬季大部分干枯死亡之后,枯死的草根更是在土壤中形成很多粗细不等、深浅不一的空隙,这自然而然地就把空气输送到了土壤当中,使得土壤透气性增加,使得土壤含氧量有所提高。果园生草可以有效地减缓大水漫灌等不利因素引起的土壤板结。
1.2 增强土壤蓄水功能
一方面秋冬季草根干枯后在土壤中形成的小孔作用,可以在浇水或者降雨时储存水分,减少水分流失,提升土壤储水量;再就是果园生草后,由于茂盛的草被覆盖,阳光不能直射地面,减少了地面被太阳暴晒,并且草体又吸收了相当的热量,地面水分蒸发放慢,可以持续保持好的墒情,含水量长时间保持在果树生长所需的土壤湿度环境中。实践证明,果园生草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50%左右,每年节约灌水成本40%-50%,等于给果园里建了一个小型水库,在水资源缺乏的大多数地区,这个方法足以给了果园生草一个充分的理由。另一方面,生草的果园大多数时间处于正常生长湿度中,可以减少昼夜温差大幅变化,可以减少果树自身因适应昼夜温度变化而消耗自身营养,相当于增加了营养,相比清耕园产量更高。
1.3 调节果园小气候,可以减轻“日烧”和“冻害”的发生
日烧虽因阳光暴晒引起,但与果园高温和土壤缺水、干旱有关。如若土壤缺水,会使果树蒸腾作用受阻,就容易产生“日烧”,主要危害果树的果实。例如,苹果果实特别是在第一次膨大的中后期,对土壤湿度要求较为严刻,一般要保持在50-60%以上,而往往在这一段时间以及以后的一个月多时间,天气大都是一年中最热的伏天段,最热时水泥路面烫脚,水分蒸发快,墒情稍有欠缺就会将外围果子大量晒伤,导致日烧严重发生,致使中后期落果多,商品率下降,严重时将顶部部分叶片大量灼伤,特别是下午1点至3点。如前所述,果园生草生长季节可以降低果园温度,提高土壤含水量,相比清耕园可以大大降低日烧发生。
同样,果树在寒冷的冬季容易发生冻害。冻害除了与极低的温度有关外,也与果园干旱缺水有关。生草的果园到了冬季,干枯的草铺在土壤表面,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温度变化幅度,实践证明,生草的果园调节温度约在5~10度左右。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从而大大减少冻害发生。
2.调节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地力水平
2.1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土壤的肥沃程度,有机质的来源,其中一种就是地面上各种植物的凋落物,枯死腐烂后融入土壤中,日积月累,就是一种自然的有机质。再者是各种动物(昆虫)的尸体腐化后也同样成为有机质,果园生草能无限量地增加果园昆虫数量和植物调落物数量,能达到有机质逐渐积累。当然,土壤中有机质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化肥利用率,也等于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起到了化肥减量使用的作用,也修复了多年来大量因施用化学肥料对土壤结构造成的破坏,降低了土壤酸化和板结的程度。同时减少果园的投入成本,等于增加了收入。
2.2 提高矿物质肥料利用率
目前,我们国家土壤中化肥的利用率约为:氮肥30%、磷肥25%、钾肥40%,钙镁硫及微量元素更低,肥料利用率低下就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为了迅速提高产量,往往是掠夺式利用土地,老百姓就更加盲目地大量施入化肥,这样就导致了土壤酸化,肥料利用率也更低,作物的生理性病害大量出现,增大了农作物的生产成本。果园生草后逐年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而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生存的最基本的基质,那么,随着有机质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适宜了微生物有益菌群的繁殖生长,有益菌数量明显增加,这样化肥(还有多年来被固化的微量元素)在土壤里就能快速而又充分地被分解,被果树吸收利用,各种缺素症状也将被缓解。
2.3 调节改善土壤酸碱度
多年来,由于果农盲目施肥,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果园土壤的酸性和碱性的两极分化。当然近几年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许多地方都在利用施肥的方法来加以调节,酸性土壤就着重施入碱性肥料。碱性土壤就着重施入酸性肥料,可是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显然是把果园的土壤变成了一个大的化学反应堆。果树是一个生命体,在化学反应堆里能长好吗?更何况市面上化肥产品五花八门,真假难辨,而我们果农又缺少化肥方面的知识,不知道自己果园施哪类化肥合理,氯基肥、铵基肥、硝基肥以及新兴的碳基肥和螯合肥搞不清,盲目施肥,导致土壤酸碱性调节不过来。通过果园生草每年为土壤施入的是原生态的成分,随着年份的增加,日积月累,土壤的酸碱化将逐步被改善,恢复土壤本该有的环境,才能适宜果树生长。
3.保护生草地面昆虫生态链平衡,减轻果树各种虫害发生
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大量滥用化学杀虫剂,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消灭了相当数量的有益昆虫,并且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厉害,破坏了昆虫的生态平衡,导致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有时暴发各种虫害,造成巨大损失。
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整体,昆虫量增加,这就是动植物界所说的“生物链”“食物链”,它们相互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中。
而果园生草后,一定高度的草丛为各种昆虫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昆虫繁殖,也就利于害虫天敌的大量繁殖,害虫被大量天敌所克制,就更加抑制了害虫的危害程度,无法对果树造成危害,这就是说果园生草改变了地表生物群落结构,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昆虫的复合性得到加强,使相互制约式发展成为可能。这也是目前很多技术人员提出的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一个有效措施,农药减量使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果园生草益处多多,可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酸碱度,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促进果树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面源污染,提高果树产量,提升果品质量,节省生产投资,直接经济效益可以提升10-15%以上,间接效益达20-30%。
4.果园生草的几个注意事项
4.1 至于生产实践中说的草与果树争养分,这说法有一点道理,草的生长确实也要吸收养分,果园生草的初期,草与果树争抢养分的问题的确存在,但两三年后,生草的好处逐渐显现出来了,土壤通透性增强了、有机质增加了,病虫害减少了,化肥利用率提高了。所以,草吸收土壤养分,经过秸秆还田作用,能持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质增效作用显著。建议果园生草的前3~4年时间,应适当加大肥力投入,3~4年后果园土壤肥力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4.2 大部分果园的耕作层为25~30厘米左右,而草的根系大都在5~15厘米深度,特别是5~15厘米深处是草根系的密集生长区,略浅于果树根系的15~40厘米,所以这就要选择合适的草种,尽可能避免草与果树的根系在同一土壤层中争抢肥力。果园生草应有种类之分,不能生那些根深杆粗体高的草,如野艾草、野蒿子、灰灰菜、蒲公英,黄杆菊、牛筋草等,应生那些浅根低杆无蔓的草本科。我们不提倡生野草,提倡人工种草。近年来经过改良和多地种植,可供人工种的草种种类也不少,效果都表现不错。如三叶草、红白三叶草、多变小冠花、黑麦草、毛苕子、地耙子、狗尾巴、鼠毛草、百喜草、野蒺藜等。
4.3 不论是野生原地草种还是人工引进草种,都不能由其任意生长,一定时期必须控制它的高度,所以刈草是一项重要环节和措施,当高度长到30~40厘米左右时进行刈割,1年割2~4次;刈割时留茬10厘米以上(黑麦草可留5厘米以上),割下的可就地株间覆盖。播种后的第一年,因苗弱根系小,不宜刈割。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可刈割3~5次,5~7年后进行全园秋翻压。
果园生草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而是一次革新,是一种新的种植理念。果园生草不能生搬硬套,要活学活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相结合,比如喷灌、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等,果园生草的效果将会更好,给果树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一定能获得更理想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