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

2021-12-24和又真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2期
关键词:营林树种造林

和又真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贡山 673100)

1.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森林病虫害会威胁树木健康生产,破坏森林树木的生长平衡,一般而言,导致森林病虫害问题出现的原因比较多,多是因为森林管理方式不符要求,无法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落实,所以,就需要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进行深入分析。

1.1 树木类型过于单一

森林管理工作中,树木类型过于单一,不同树木品种间的联系较少,当树木品种匮乏时,病虫害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日常管理过程中,因树木类型单一,无法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得病虫害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森林树木生长。

1.2 病虫害种类繁多

森林树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种类比较多,管理人员大多采用日常治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预防病虫害,同时,森林管理工作中,未能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一旦病虫害出现,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致使森林树木生长受到影响,甚至造成树木的死亡,使得森林效益下降。

1.3 预防方案不完善

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因缺乏完善的预防方式,而采用传统的预防和管理方式,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加以总结,也未采取相应的防治与管理措施。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中,未能及时发现病虫害的隐患问题,未能采取科学的方式加强管控,导致森林树木的生长受到很大影响。

2.营林措施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2.1 促进监测制度完善

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运用营林措施能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做好监测管理工作,对病虫害问题加以准确预测,构建科学的预警系统,全面了解病虫害隐患问题,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加强病虫害监测,能充分了解森林系统的健康状况,采集相关的数据信息,据此确定最佳的病虫害预防方式,既能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又能控制危害范围,保障森林树木的安全。

2.2 保障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运用营林措施,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多是采用人工造林方式,为了使森林树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障日常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所以,在营林过程中,应当强化日常管理,弄清森林病虫害数量和范围,采取病虫害天敌对人工干预进行替代,利用有益生物,加强病虫害的预防。与此同时,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加强营林措施的运用,可及时找到具体的问题成因,进入检疫期后,做好树木管控工作,以防出现大范围的病虫害。

2.3 推动营林措施与病虫害防治相互融合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加强营林措施的运用,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使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使用多种植物进行造林,进而营造生态化森林环境。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部分森林机构会采用新的营林措施,积极营造混交林结构,选用抗逆性较强的造林树种,加强对乡土树种的运用,构建农田与林网结构,动员周边农民加入到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队伍中去。育苗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工作,能够确保苗木水分充足,避免根系受损,也能及时选择营林措施,做好管理工作,保证森林树木健康生长。

2.4 有助于加强病虫害防治

运用营林措施,能够释放病虫害天敌,降低人工操作强度,加强环保,科学树立绿色防治观念。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时,合理采用营林措施,能够使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对植物的组合体进行简化,使树木的自我调节能力显著增强,保持森林物种平衡,在此基础上加强病虫害防治,能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2.5 保证药物防治方法的合理应用

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科学采用营林措施,能够有效协调药物防治,控制化学药剂使用量,保证药物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第一,营林过程中选用的药物毒素含量不高,不会对森林树木造成较大危害,更不会破坏森林生态平衡。第二,运用药物防治方法时,需根据森林树木的生长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加快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进而建立系统而先进的控制体系。

3. 营林措施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3.1 遵循综合防治原则

将营林措施运用于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必须坚持综合防治原则。第一,加强预防病虫害,全面调查当地树木发生的病虫害问题,总结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制定管理方案,并进行系统研究,在管理过程中,从源头上消除病虫害隐患,降低病虫害对森林树木造成的不利影响。第二,遵循科学防治原则,树立科学的防治观念,运用先进的技术方式,以便在最短时间里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控。第三,遵循法律性的工作原则,严格依照国家森林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日常管理,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注重资源防护。与此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根据防治内容与要求进行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整体管理效果。

3.2 促进营林与病虫害管理相互协调

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部门而言,应加强对生态系统的分析,弄清有没有水土流失的问题,尽快发现是否存在过度砍伐的问题。管理过程中,还要在病虫害防治中加强营林措施的实施,采用合理的营林技术,落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工作经验总结,实行严格管理,保证当前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方面,营林工作需采用合理的植苗造林技术,弄清茎干与根系的特点,扎实开展好造林苗木的管理,降低生物或气候因素的影响。栽培过程中,应确保条件良好,认真分析林分特点,使造林苗木生产初期保持稳定,还要构建科学的造林育苗管理系统。另一方面,采用根系管理技术方式,对技术内容和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保证管理严格,还要确保整体技术满足营林措施应用需求。

3.3 营造混交林

树种过于单一是人造林的显著特点,往往难以抵抗森林病虫害。一旦病虫害问题出现时,就会快速蔓延开来,影响大面积森林,加大病虫害防治难度。大量的实践表明,通过对树种进行合理搭配,建立混交林,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危害,同时,对于那些环境恶劣、气候不佳的地区,营造混交林,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保持水土,优化区域环境。此外,相较于单一树种为主的人造林而言,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更大,也不会对植物和水土造成强烈破坏,各种昆虫种类繁多,不少害虫都能通过释放天敌进行克制。尤其是一些寄生性有害生物的天敌,能够显著降低病虫害的蔓延,而且不同类型的树种会发出不同的气味,这种气味能够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3.4 建立隔离带

森林病虫害发生后,会迅速蔓延,尤其是多风地区,一些病虫害的繁殖能力超强,一旦蔓延开来,还会影响新树种的生长,所以,对于单一树种为主的营林区或珍稀树种早林区,就要科学建立隔离带,避免病虫害相互蔓延与传播。部分林区病虫害传播速度极快,能够通过花粉或树叶进行传播,合理设置隔离带,可以帮助林业工作者争取足够的防治工作时间。在森林中,会有大量繁殖能力突出的害虫,除了要落实好预防工作外,还要在幼虫阶段就及时消灭。构建网状隔离带,既不会影响林内通风,还能对害虫幼虫的危害范围加以限制,以免影响附近林区。

3.5 做好检疫工作

一般地,外来物种入侵,往往会表现出较强的生存能力与适应性,严重危害本地物种与生态环境,所以,林业人员应扎实开展检查巡视工作,一旦发现外来物种,则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清除病虫害污染源,既能有效消除病害,也能减小对林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这对危险性病虫害防治意义重大。同时,做好病虫害扩散处理与管控工作,在病虫害出现的源头,建立隔离区,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及时清除源头。比如说,我们一直比较注重松线虫病的检疫,有选择地伐除部分林木,以免该物种侵害本地林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猜你喜欢

营林树种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关于提高造林质量及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研究
树种的志向
数字
树种的志向
关于营林前期准备及栽培技术研究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营林绿化的重要性及营林绿化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