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1-12-24肖文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2期
关键词:农作物农药病虫害

肖文华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 衡阳 421400)

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进行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能够显著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对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形式下,不仅要有效保证农作物的收成以及生产收益,更要努力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安全。做好这项工作,要首先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其次要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督管理,保证农民能够用上放心农药。

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农作物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

在全球气温逐渐变暖以及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病虫害抗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目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产品病虫害发生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农作物感染病害、虫害的程度越来越重,且病虫类种类逐渐增多,病虫害逐渐扩展侵袭到更多的农作物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出现病虫害突变衍生情况,导致病虫害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大大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成本,并且,在喷洒化学农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尽管达到了理想的防治效果,然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在农产品上出现残留,进而影响人类健康,还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2 采取的防止手段不科学

首先,实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主体是农民,但对大部分农民而言,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受限,无法精准辨别农作物病虫害的类型,更加无法判断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病情,在这种对各方面信息都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就对农作物盲目用药,根本实现不了药到病除的目的,只会延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时间。在农民喷施农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非常有可能出现农药使用不当导致农作物的抗性遭到破坏的情况,反而让农作物的病情越来越重。

其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方面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不具备有效掌握和熟练使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能力,对采取化学农药实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并未严格遵照农药说明书进行配比,这样不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还达不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理想效果。并且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受落后的经济条件的影响,无法使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而造成施药率较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没有获得良好效果。

1.3 农业市场不规范

在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农药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有效地喷施农药不仅能够达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目的,还能有效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收益。然而,农药毕竟是一种有毒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忽略了对农药的管理,就极有可能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在我国当前的农药市场上,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 出售的农药产品质量低劣。目前的农药市场上,有很多的农药是假冒伪劣产品,‘一药多名’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还有一些黑心的农药经销商私自配置农药,对农民使用农药造成严重误导,不仅达不到理想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更直接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1.3.2 无证经营农药。现阶段,在我国的农药市场上,大部分的农药经销商严重缺乏法律法规意识,加上都是小规模经营,认为无证经营较为可行,这严重扰乱了农药市场的秩序。

1.3.3 个体农药经销商素质不高。通常来说,作为农药经销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农作物病虫害知识,掌握各种农药的配比及使用方法。但是就目前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情况而言,还有绝大多数的个体农药经销商并没有掌握相应的技术和知识。导致我国现阶段在农药经营方面不正规、不科学。

1.4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就现有的各地区农业部门来说,缺乏充足的资金来专门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部门,致使现有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扶持力度小,技术人员参加不了相关的防治技术培训,无法及时更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导致自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一直停留在初始阶段。同时,从各个地区的政府来看,并没有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给予足够的扶持力度,加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在基层农村,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很多专业技术人才不愿意前往,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2.解决对策

2.1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

随着农作物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至关重要。基于此,有必要在现有防治技术的基础上增加现代化监测仪器的使用,努力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水平,对于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发出预警,提醒农民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同时,还要结合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扩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人才队伍,促进病虫害防治技术实现系统化发展。并且还要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网络的建设,扩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范围,时时监测时时播报,让最新公布的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农村,通过网络化的形式,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2.2 加强防治技术的培训

针对农民没有充分的理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需要在基层农村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宣传力度,组织农民参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以及基础知识的讲座,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并结合网络平台、视频app等新兴媒介深入农村进行宣传推广,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提升广大农民在这一方面的意识。除此之外,农业科技人员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检查,在病虫的最佳防治时期,开展现场培训会,以最简单的方式使农民最快掌握不同的病虫防治时间和方法。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作物的病害情况,抓紧建设专业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队伍,投入使用现代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设备,尽量使用物理防治手段以及其他生物预防手段,在农村普及推广,逐步降低农民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对农药的依赖心理,这样一来不仅有效杜绝了环境污染,还能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3 正规农药市场秩序

正规农药市场秩序,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管理,是治理农作物病虫害达到理想效果的必要条件。基于此,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首先,要对现有的农药市场严格规范,主管农药管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务必严格审查农药经销商的资质,对符合标准要求的人员组织开展关于病虫害种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相关法规制度以及农药的使用等一系列的必备经营技术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在持证经营,这样才能在售卖农药时有效指导农民对症下药,认真辨别病虫的危害症状,并且在多种病虫混合发生或病虫辨别不清的情况下,及时请教科技人员,摸清病情虫情,选择高效对口的农药,对症下药,确保农民们的经济收益。

其次,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对于当前农药市场上出现的质量低劣以及假冒伪劣的农药,相关农业部门务必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审查各种农药的流通渠道,从根源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通于农药市场。

2.4 培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技术人才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需要资金和人力支持的一项长期发展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这就需要各地区人民政府针对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普遍较低的情况,极大资金扶持力度,给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人员提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机会和条件,并积极创新现有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断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同时为有效解决人才严重流失这一问题,当地政府要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给予一定的资金保障,消除他们对未来发展的顾虑,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3.结束语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非常关键的基础性工作,有效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提高,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现实生活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基于此,对当前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积极寻找各种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此更好地加快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研究进展,为培养专业人才和培训专业技术提供有力保障,使其更好的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服务,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实现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农作物农药病虫害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