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技术应用现状及管理措施探析
2021-12-24汪和平
汪和平 吕 晨
(江西省安福县明月山林场,江西 安福 343200)
1.加快森林培育的重要性
森林生态系统属于陆地生态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是维持生态平衡、保障自然环境实现良好演变的基础。森林培育工作是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人工干涉的手段对森林进行培育,可以有效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科学的林木种养方法等,不断提高森林质量,从而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不断加快森林培育,还有助于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提升和优化,使自然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态系统得到良好调节,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协调统一发展。因此,加快森林培育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也是推动地区经济实现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改善广大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2.我国森林培育技术应用现状
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为了满足经济建设需求,对各项自然资源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采和利用,森林资源作为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基础,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当前我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已经趋于平稳,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越发深入,生态环境问题和森林资源减少所带来的损害和负面影响逐渐呈现出来。因此,强化森林资源的培育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但是,我国在森林培育和管理过程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工林培育技术相对落后,起步时间较晚。近年来,我国对森林资源和森林培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各级政府和机构给予森林培育重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我国森林人工培育领域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三江源、三北防护林和长江淮河流域防护林建设的利与弊方面分析,我国当前森林培育主要树种选择应参考不同区域的生长环境,着重强调树种的水土保持能力、生长速度、抗病虫害能力等多方面。随着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乡土树种资源消耗巨大,导致我国森林培育过程中能够被选定为培育树种的并不多。以西北地区为例,西北地区本身自然条件和地理因素相对恶劣,在选择可培育树种时主要选用小叶杨,此类树种有较好的抗旱、抗寒性能,能够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另外,苗木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始终是森林培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当前,人工林培育要加大生物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针对基因技术、乡土树种改良、组织培养等微繁殖类型的生产技术应用,如杨树、桑树、梧桐树等多类树种良种选育,丰富人工林培育的种类,进一步促进森林培育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发展。
3.当前森林培育面临的问题
3.1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森林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供需不平衡。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要解决森林资源短缺的问题。
3.2 森林管理缺乏科学性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森林培育存在着质量差、效益低的问题。同时,从森林资源开发现状来看,林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特别是森林树种配置不科学,导致林分结构失衡,部分地区森林后备资源短缺,而森林资源的开发跟不上森林资源供给的速度,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3 滞后的森林抚育
我国目前的森林抚育工作缺乏苗木幼林的抚育,忽视了苗木幼林生长的监测。森林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导致幼林成活率低,影响森林资源的开发。此外,注重早期植树,忽视后期抚育工作,导致许多树木受外部自然环境影响的而大量死亡,不利于幼林生长,导致森林资源更新速度缓慢。
4.森林培育技术管理措施
4.1 把握森林培育与使用开发的关系
首先,为做好森林培育与管理工作,要把握好森林培育与使用开发之间的关系。因为我国森林资源恢复与保护管理工作速度相对迟缓,许多培育技术未能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特别是人工培育森林的生长速度也无法与森林资源的需求和使用速度相匹配。因此,通过改进森林培育技术,对森林的使用与开发进行适当控制也至关重要。其次,为满足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改善当前严峻的自然生态环境,仅依靠维持森林培育与森林开发使用之间的平衡仍不够。林业工作人员可因地制宜选择种植生长周期较短的树种,在培育技术上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森林培育质量,以减少病虫害等造成的森林资源损失。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以避免重复“利用为先,治理在后”的局面。最后,林业管理人员必须改进森林资源监督检查的流程,严格控制滥用森林资源的情况,以避免浪费宝贵的森林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知识,了解森林中不同种类的树木,也可以根据树木的品种、用途等进行深层次划分,完善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工作,进而实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4.2 树种选择及培育
树种选择直接关系到森林培育质量,我国土地资源辽阔,各地区的地质、地形差异较大,不同种类的树苗适宜的生长环境也不同。为确保林木健康生长,在选种时不应盲目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良品种,要依据当地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树种。
根据森林发挥的功能不同可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特用林。在树种选择时,要根据当地林业特点(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技术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并进行林业区划,以此协调林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并将森林培育工作效率最大化。树种选择以生物学、生态学和林学特性为基础,要充分满足国民经济需求,遵循树种多样化、适地适树等原则。比如:防护林树种选择应注重林木的抗逆性、适应性,并要求生长迅速、树形高大、枝叶繁茂、寿命长;用材林树种选择要注重其速生性、稳定性,并要求产量高、材质好;经济林树种选择一般以果树居多,要求结果早、产量高、质量好。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应根据林业建设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树种。
我国林业育种技术研究起步较晚,虽然近些年在政策及资金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不断努力。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差异化处理不同品种的苗种,其育种周期长、效率低。为了更好地满足目前林业发展需求,应该加大分子育种、杂交育种等新育种技术的研发力度,将生物技术应用于育种工作当中,从基因水平改良树木品种,再利用杂交技术将各种优良性状进行汇集,定向改良林木苗种,提高林木品质,建立优质的林木种苗数据库,为后续林业发展提供保障。
4.3 加强森林的培育工作
对当前我国人均林业面积不足的现状,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还要对林业生态环境加强保护。不断地增加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的面积逐渐扩大,避免供需失衡。在森林培育时,一方面,优化树种的比例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森林治理体系和培育体系,增加单位面积内林业资源数量,达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推广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技术,提升林业的发展效率,促进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在选择造林树种的过程中,应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尊重植被的生长规律,保证森林内的生态平衡。
4.4 全面规范森林培育的流程管理体系
森林培育技术和森林培育管理是森林资源增长的关键。在苗木种植过程中,苗木繁殖、灌溉和施肥等的标准化操作是其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森林培育技术涉及内容较多,要全面规范森林培育的流程管理体系。在良种选择上,应注意母树的生长状况是否良好、树枝是否发育良好等,需要在种植和培育前进行必要的树木检查和筛除。特别是在苗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必要的苗木运输和储存条件,以避免出现阻碍苗木生长的情况。从森林生态系统培育和森林生态系统内各物种生长发育需求来看,树木抚育、土壤改良、日常灌溉、施肥和其他各个流程都需要保障顺利开展。不同种类的树木在不同地区需要采用不同的培育方法。此外,根据不同的繁殖目的,同一树种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繁殖方法。有些培育方法和培育流程能够提高树木的环境适应力,而有些培育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与蔓延。
4.5 提高育苗质量
4.5.1 种子处理
育苗是森林培育技术中的关键环节。苗木培育在林木整个生长阶段十分重要,保证苗木健康可大量减少移植成林后养护管理的工作量,因而强化育苗技术十分必要。播种育苗过程中,要在选择合适的树种后进行种子处理,做好种子处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育苗效率。一是种子精选。为了确保林木幼苗健康、苗木生长良好,储藏树种前可采用风选、水选、粒选等方式对种子进行精细筛选。二是种子储存。由于林木种子成熟后一般不能及时播种,所以需要对种子进行储存,在下一年条件适宜时再进行播种。种子储存通常采用普通干燥法、密封干燥法或低温保湿法。三是种子消毒。为了防止病害对林木生长造成影响,在播种前要消除种子上携带的病菌。种子处理过程中要做好对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控制,避免外界因素损伤种子。
4.5.2 播种育苗
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条件进行播种育苗,具体方式主要包括播种、扦插育苗、温室育苗、嫁接育苗、容器育苗等。为了提高育苗效率,多采用容器育苗。用专业的育苗器皿配制适合树木种子生长的营养液,并营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保障幼苗的成活和健康生长。同时,对树苗合理施肥,保障树苗茁壮成长。
4.6 实施资源保护工程
林区内的工作管理人员应拥有保护森林资源意识,认识到森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为加强森林资源建设贡献力量,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森林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做好日常的森林防火工作,防止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做好生物防火隔离带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整体上提升森林资源的防护能力。加强对采伐的控制,做好运输、加工及销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维护森林资源的稳定发展。不断创新林业技术,让一些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提高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森林资源的发展。
4.7 扎实做好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
对于森林培育技术的应用,不仅要注重技术,而且要紧密结合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为森林培育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基层林业部门应在日常工作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多层次管理和维护森林资源,特别是重点森林资源,深入贯彻国家有关要求,减少破坏重点森林资源等各种行为。在具体保护和管理方面,一是严格限额管理日常采伐工作。采伐相关树种时,要严格执行上级林业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及时提醒责任单位接近采伐限额的树种,超过限额的立即禁止采伐。同时,在森林采伐过程中,要加强监督检查。如果没有切割证书或切割程序不完整,则不允许开始切割。如果发生强制采伐,应及时通知森林公安部门,有效遏制各种非法采伐森林资源的行为。其次,在森林资源密集地区,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和保护实施方案。基层林业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控制林地占用。如果发现相关非法占用,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严禁扩大占用,协助森林公安等相关部门及时制止和调查占用,避免水土流失或非法占用林地。三是森林资源确权管理及时。在林业部门确权过程中,基层部门要做好协助工作,进一步明确相关森林资源的实际所有权。在相关权属的划分上,工商、建设等部门需要共同参与,以更好地明晰相关权属关系,减少后续矛盾纠纷的发生。
4.8 提高森林培育人员专业技能
森林培育人员是森林培育和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相关人员需要具有高水平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这也是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先决条件。如果森林培育与管理人员缺少责任意识,并未充分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则极易因外在利益的诱惑而放松对森林的管理,进而影响森林培育的整体效果。此外,虽然专业从事森林管理的人员并未涉及更多的森林培育技术,但是仍需要管理人员掌握森林培育区域内的土壤和气候等因素,把握主要经济发展方向。提高森林培育人员专业技能,需要对森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标准化工作培训,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并针对管理人员开展思想认识层面的辅导,让森林管理人员明确个人工作职责,强化工作中的责任感,从而做好森林培育与管理工作。
4.9 注重完善人造林作业设计
在开展人造林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环境特征以及林业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造林树种、造林方式及造林密度。人工造林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必须遵循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及原则,以保证森林培育的质量。此外,在人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做好幼苗抚育工作:一是要科学选择优质幼苗开展抚育工作,为幼苗生长提供一个健康优质的环境;二是做好施肥及土壤管理工作,以保证幼苗健康成长。
结论
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实现经济和林业的双重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林业部门加强森林培育技术研究、创新力度,改善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加速生态系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