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县马铃薯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2021-12-24李红
李 红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安业乡政府,山西 临县 033200)
马铃薯属于茄科植物,块茎含有大量淀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是仅次于小麦、稻谷、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属于耐寒、耐旱、耐贫瘠植物,种植非常简单,在蒙古、河北、陕西以及陕西等地大范围种植,中国逐渐成为全世界马铃薯产量最高的国家。近年来,全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推进马铃薯加工成面条、米粉、馒头、面包等主食,推进马铃薯逐渐从副食向主食转变,对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
临县位于山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西邻黄河,与陕西佳县隔河相望,南接离石、柳林区,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923 m,最低海拔673.6 m,由于地势差异比较大,形成北寒南暖的气候特征。该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807 h,年平均气温8.8℃,平均降水量为518.8 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临县降水量比较大的同时蒸发量也较大,平均蒸发量2149.8 mm。临县拥有丰富的水热资源,为马铃薯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马铃薯在山西地区的种植时间比较久,是临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加强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质量,为广大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一、选地与选种
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种植地前茬为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一般轮作期超过2 年。粮食作物收获后需要及时深耕晒田、杀虫灭菌,防止病虫害越冬,同时,蓄水灌溉、耱平保墒。播种前,施加优质农家肥75 吨/hm2,碳铵750 kg/hm2或硝铵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施入后起垄。
优良品种是实现马铃薯高产的基础[1]。马铃薯品种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临县一般种植晋薯16 号、青薯9 号、晋早1 号等品种。这些品种在当地种植时间比较久,适应性比较强,可以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收。
二、马铃薯薯块准备
马铃薯一般采取块茎播种,播种前选择无病的马铃薯薯块,并切成40~50 g 的种块,每个种块留2 个芽,较小的马铃薯薯种整块播种。切块前,需用酒精或者3%苏打水对切块的刀具进行消毒,避免刀具携带的病菌传染给马铃薯薯块。
播种前需对马铃薯块进行催芽。薯块切好后先放在15~20℃的太阳底下晾晒半天或1 天,然后放在室内预先铺好的稻草或者潮湿的沙土上进行催芽。沙土厚度控制在3~4 cm,一般放在通风阴凉的位置进行催芽[2]。临县春秋季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要做好保暖防寒措施,防止马铃薯薯块冻伤。
临县马铃薯可以种植2季,一季是2~3月播种,6~7月收获;也可8 月播秋薯,10~11 月收获。本文以春薯为例,选择晋早1 号进行种植。
三、科学定植
春薯一般在2 月下旬或者3 月上旬播种,播种的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马铃薯品种确定。晋早1 号是早熟品种,可以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按照垄距80~90 cm 进行单行栽培,株距为15~20 cm,每亩播种量为120~150 kg,出苗数为4000~5000 株。出苗后及时查苗、放苗、补缺。
四、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
马铃薯属于耐旱作物,对水的需求量较小,但播种后如果天气比较干旱,需及时浇水。临县春季降雨量比较小,干旱多风,土壤水分蒸发快,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浇水,浇水后需要松土,保持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减少土地的蒸发量。
一般马铃薯苗期、现蕾期、花期和结薯期需水量较大,干旱天气需及时浇水。一般现蕾前避免浇水,防止地上茎叶生长过快,影响地下薯块生长。现蕾后需浇水施肥,促进地下薯块生长。
马铃薯对肥力需求较高,尤其是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基肥一般占施肥总量的1/3,要确保基肥充足。一般基肥选择农家肥,如果农家肥数量不足,可以选择复合磷酸钾[3]。
马铃薯属于中耕作物,结薯主要在10~15 cm 土层,因此要做好马铃薯现蕾期的中耕培土,及时排除田地积水,防止块茎腐烂。
2、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对实现马铃薯高产具有重要意义,马铃薯生长中容易发生晚疫病、病毒病、青枯病以及蚜虫等病虫害,造成马铃薯大量减产,必须做好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
(1)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于致病疫霉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可以危害马铃薯块茎、叶、茎以及浆果,严重发生会造成马铃薯减产50%,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马铃薯品种,或者无病种薯。马铃薯植株抗病性除与自身遗传基因有关外,还和环境有密切关系,要做好田间管理,防止田地积水过多滋生病菌、病毒。
化学防治。晚疫病初期,及时清除病株,选择58%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72%克露等化学药剂兑水喷施,一般7~10天喷1次,连续喷3 次,可以达到治疗晚疫病的目的。
(2)病毒病
病毒病危害比较大,可能导致马铃薯植株矮小、畸形,叶子失去光泽,降低马铃薯产量。
马铃薯病毒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是选择无毒种薯,播种时尽量避开蚜虫活动高峰期,防止蚜虫活动造成病毒交叉感染,增加治理难度。马铃薯病毒病主要以治理蚜虫为主,种薯出苗后需及时在叶面上喷洒浓度为20%的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可以达到一定防治效果。
(3)青枯病
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病原细菌侵入马铃薯茎、叶,造成植株死亡,但是仍然保持青绿色,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病害。
马铃薯青枯病可以采用十字花科、禾科农作物轮作的方式预防。发生青枯病时,可以喷洒爱多收6000 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 倍液。
五、收获与贮存
6 月中下旬,马铃薯块茎膨大后期,大部分茎叶逐渐从绿变黄甚至枯萎时就可以采收了。可采用收大留小的方式分批采收,采收后平摊放在通风场所晾晒15~21 天,直到马铃薯热量和水分散发后,气温稳定在0℃时将其放入地窖储藏。存放前需对地窖进行消毒,存储温度控制在1~4℃,湿度控制在80%~85%,保持马铃薯表皮新鲜。存储期间需定期检查,染病和腐烂薯块及时清理,防止感染其他的薯种。
六、结语
马铃薯种植中必须做好选种、薯种处理和催芽、合理密植、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