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及应用
2021-12-24梁丽欢
梁丽欢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 肇庆 526100)
高要区夏长冬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种植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包括双季水稻和薯类;经济作物以蔬菜、果树、南药种植为主,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区)。水稻生产中,病虫害常年发生142 万亩次左右,发生面积大、程度重。在传统农业生产影响下,种植业多以人力、畜力为主要耕作方式,水稻病虫害防控仍具有盲目滥用农药和应用低效率植保器械的特点,农药使用量高、利用率低,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危及农产品安全。
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技术路线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保护水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标,同时采取生态控制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与化学调控等环境友好型的防控技术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和控制[1]。该技术综合运用多种有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植保手段,形成“绿色防控→产品品质→品牌效应→生产效益→绿色防控”的良性发展。集成统防统治相应的植保配套技术和设备,开展社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统一用药、统一防治。
1、“预防”技术要点
(1)压低稻田越冬病虫基数
掌握螟虫越冬代的化蛹高峰期,通过翻耕稻田、灌深水沤田,使螟虫无法正常羽化,可达到杀蛹灭螟、压低虫源基数的目的。冬种田在收获后应及时耕沤,杀灭螟虫效果较好。
(2)选用抗病虫品种(组合)
结合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遴选出适合当地生态区域的优质高抗品种(组合)进行栽培。山区片常年易发细菌性条斑病,可选择高抗白叶枯和细菌性条斑病品种(组合)进行栽培,减少病虫害发生机率。筛选抗(耐)稻瘟病、稻曲病和病毒病等品种,淘汰抗性差和感病品种,种植年限较长的品种应进行品种轮换,可以有效预防水稻病害的发生。
(3)拌种消毒
种衣剂能有效抵御土壤中的病虫害侵袭,随着种子发芽出土,药剂从种衣中逐渐释放,被作物吸收,还可防治地上部病虫害。
早稻可用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 倍液浸种,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晚稻可用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 倍液浸种。每千克种子(以干种子计重)用3~5 mL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或5~7 mL600 g/L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加15~20 g清水,拌种后晾干,可有效预防水稻稻瘟病、稻飞虱等,还可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稻蓟马。
2、“防治”技术
(1)秧田送嫁药预防技术
水稻秧田送嫁药应在移栽前1 周使用,宜选用内吸性较好的药剂。早稻秧田施用送嫁药,可预防大田二化螟和稻瘟病,推荐使用6%阿维.氯苯酰(亮泰)40 mL+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0 g,兑水30 kg,喷雾。晚季稻亩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15 mL+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 g,兑水30 kg,喷雾,可有效预防稻蓟马、螟虫[2]。
(2)性信息素诱杀技术
使用对应的害虫性引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三化螟雄蛾,干扰雌蛾正常交配繁殖,可降低虫口基数,减轻害虫危害。在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成蛾高峰期,在田间放置诱捕器5 个/亩,内置1 个诱芯,每代更换诱芯1 次,诱捕器放置高度为水稻30 cm 以上的位置。
(3)灯光诱杀技术
每15 亩稻田放置1 盏频振式杀虫灯,所放位置应底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 m。在害虫成虫发生期天黑后开灯、天亮后关灯,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多种害虫。
(4)生物农药应用技术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可应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技术;应用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技术;应用井冈霉素或井冈霉素和蜡质芽孢杆菌的复配剂防治纹枯病、稻曲病;应用农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应用生物农药时应比使用化学农药的时间提前2~3 天,选择阴凉晴好天气施用。
(5)巧用天敌灭虫
可在田埂栽种芝麻、大豆等植物,此类植物是显花植物,可以有效改善田间生态环境,保护稻田天敌,如蜘蛛、寄生蜂、瓢虫、草蛉、青蛙等。也可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3]。
(6)科学合理用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适时、适量和交替轮换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提高科学安全用药水平。螟虫防治可使用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稻飞虱防治可使用吡蚜酮、噻嗪酮、异丙威、醚菊酯;稻瘟病防治可使用三环唑、咪鲜胺、稻瘟灵;纹枯病与稻曲病防治可使用苯醚.甲环唑;细菌性条斑病防治可使用噻菌铜。在药液中加入助剂,如有机硅,可以使农药的粘着、扩散性与渗透性加强,达到用量少、药效强的效果。
(7)统防统治技术
水稻处于分蘖盛期或破口期时可以使用植保无人机,使用专用药剂统防统治,达到少用药、高防治的效果,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稻田生态平衡,有效控制水稻的各类病虫害。
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的推广应用
1、经济效益
2018~2019 年,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示范面积0.7832 万亩,累计辐射带动推广应用面积11.46 万亩。经评估,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的防治效果比农民自防提高6.71%~9.5%,比农民自防增产21.8 kg/亩,减少用药1 次,节省用药成本约30元/亩,节约用工成本12.5 元/亩,比农民自防稻谷收购价提高0.4 元/kg,每亩增收节支285.02 元。
防治效果较传统的农民自防有显著提高,有效减少了用药次数,防治成本可每亩节省用药费用30 元,人工成本减少12.5 元,合计节省防治成本42.5 元。
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在水稻生产中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确保产量和品质。据测产,每亩可增产21.8 kg,按稻谷收购价3.4 元/kg 计算,每亩增加收入74.12 元。同时,因为农药减量投放,生产的稻米品质较农民自防品质更佳,收购价略高于对照稻谷,按全区年平均亩产421 kg 计算,技术融合模式亩产442.8 kg,按比农民自防稻谷收购价提高0.4 元/kg 计算,每亩增加收入168.4 元。
2018~2019 年应用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面积11.46 万亩次,新增总产量2498.28 吨,新增产值3266.3 万元。
2、社会效益
开展相关的培训班讲座13 期,培训1286 人次;召开现场展示会10 期,参会1475 人次,带动了全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的推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36.2%;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33.7%;农药使用量低于近3 年平均值,农药利用率达38.5%。提高了全区农民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的认识,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高,对高要区实现“2020 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标任务起到了较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生态效益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既确保水稻高产稳产,又保证稻米不受农药污染,品质提高,同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简化防治操作,形成“绿色防控→产品品质→品牌效应→生产效益→绿色防控”的良性发展,对生态环境十分友好,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三、结语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技术整合模式,广泛适用于广东稻作地区推广及应用。通过2018~2019 年在高要的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当地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