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五二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成效
2021-12-24王向平薛忠海刘洪国
王向平,薛忠海,刘洪国
(八五二农场,黑龙江 双鸭山 155620)
水稻控制灌溉又称水稻调亏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的各个生育期,田面基本不再长时间建立灌溉水层,也不再以灌溉水层作为灌溉与否的控制指标,而是以不同生育期、不同的根层土壤水分作为下限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的一种灌溉新技术。
在水稻非关键需水期,通过控制土壤水分造成适度水分亏缺,改变水稻生理生态活动,使水稻根系和株型生长更趋合理。
在水稻关键需水期,通过合理供水改善根系土壤中水、气、热、养分状况及田面附近小气候,使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更趋合理有效,促进水稻生长。
通过合理的土壤水分调节和控制,不仅减少了灌水次数和灌溉水量,大幅度节约了用水量,而且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达,控制水稻地上部株型的无效生长,提高水肥利用的有效性。适时适量的灌溉供水,能较充分地发挥水稻生长的补偿效应,从而形成较合理的群体结构和较理想的株型,达到节水高产目的[1]。
近年来,八五二农场以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目标,聚焦“三个加强”集中发力,突出开展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与应用,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全力推动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20 年,八五二农场水稻种植面积21.3 万亩,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0 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7%。通过节水灌溉累计节水470 万立方米,新增粮食产量248万千克。
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供水需求是水田生产的基础。农场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坚持“节水优先”的方针,积极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再次利用率,确保满足水田生产的合理用水需求。
农场以水库蓄水和地表水灌溉的实际情况,2008 年开始实施蛤蟆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已下达6 期投资计划,累计投资1.48 亿元,新建及改造渠道67.07 km,渠道防渗及护砌总长度50.469 km。配套建设水工建筑物122 座,其中桥10 座、涵16 座、水闸88 座、倒虹吸2 座、跌水2 座、渡槽2 座、总干渠首进水闸及泄水闸维修2 处。新建管理站房2 座、信息采集点39 处、水稻试验站1 座。农场积极健全完善灌区骨干灌溉渠道体系,提高灌区各项系数指标,努力达到节水效果。
增强水利工程的调控能力,提高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供水的时效性,改善渠道输水能力、灌溉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2008~2012 年,蛤蟆通灌区累计节约用水0.165 亿立方米以上,节约的水量全部用于恢复灌溉面积,增加了灌区农业用水保证率,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1.8 万亩。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一定程度改变了过去灌溉跑水、漏水现象,节水改造后比节水改造前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和5%。渠道衬砌后糙率由原来的0.0275降到0.017,流速进一步加快,渠道灌水效率大幅提高。
在农场第二管理区第五作业站,建成国内唯一的高纬度地区水稻节水灌溉试验站,集成科研模式创新、节水技术示范、现代水稻生产、数字农业展示、生态农业展览的五大功能为一体,为推动水稻产业的发展和控制灌溉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2]。
二、加强管理综合保障
水稻节水灌溉是扩展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缓解农业用水的重要办法。农场通过发挥示范区作用、建立健全体系、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加强管理,进行综合保障,切实提升“三力”。
1、发挥示范区作用,提升引领力
近年来,农场投资1500 万元,对第二管理区公路沿线2 万亩水田进行平整改造,打造高标准水田节水示范区。同时,采取了“四统一”措施,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标准。水田改造完成剥离土方106 万立方米,GPS 卫星定位系统大马力机车筑埂38 万延米,平整、填筑、清沟整形土方39 万立方米,渠道硬化10 km,完成涵42 座。
改造后规模化的格田为宽条田、大网格,格田方正等距、灌排一体,条田宽60 m 以上,格田面积8 亩以上(示范田15 亩)。格田内田面高低差不超过2 cm,核心示范区单池面积15 亩,灌排渠硬化,池埂硬化,田间路砂石化,现场培训场地100 m2且硬化。通过建立“点-线-面”的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示范区作用,全面示范带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发展。
2、建立建全体系,提升服务力
农场坚持“可重演、可复制”的原则,加快节水控制灌溉推广应用面积,积极完善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实行“包片、包点、包户”三包服务。
2020 年,农场在第一管理区四站,第二管理区一站和五站,第三管理区二站、八站、十站,第四管理区二站和九站,第六管理区三站和五站,建立节水灌溉核心区10 个,辐射面积10 万亩,亩节水47 m3,其中节水灌溉平均亩用水量303 m3,常规灌溉平均亩用水量350 m3,节水率15.5%。实现了节水灌溉亩产577.1 kg,常规灌溉亩产552.3 kg,增产4.5%,亩增产24.8 kg。实现总节水量470 万m3,增产2480 吨,节本增收665.6 万元。
3、加强培训学习,提升发展力
农场以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落脚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田间与课堂相融合、集中授课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典型示范户经验交流等多种有效形式,全面提高全员节水灌溉种稻水平。针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农场利用企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专家进行线上授课,进一步解决了不能全员大集中学习的问题。通过外聘专家、农场“土专家”“田秀才”上台讲等多种形式,以及为广大农户现场科普、现场指导、现场答疑等多种有效手段,让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走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在农业生产的主要农时环节,召开节水灌溉现场会4 次,培训220 人次。
三、加强管控有效供水
八五二农场地下水较为贫乏,水稻生产全部由地表水灌溉完成,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农场水稻发展意义尤为重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扩大水稻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农场通过建立制度、水资源合理调度等多种管控措施,有效保障了全场水田的供水用水需求。
建立健全各项农业技术标准,相继制定出台了《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八五二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严格操作规程,切实加强技术推广与应用。
建立健全水稻节水灌溉的不同时期田间管理标准,针对分蘖期、灌浆期等水稻生长时期,制定取用水量标准。
进一步严格水库运行调度,科学调度灌溉用水,坚持“协调用水、节约水资源、保证农业及时灌溉、节约供水成本”的原则,按照水库蓄水量,制定了全年灌溉计划。根据水稻生长周期和每个周期的需水量及水田面积确定了供水天数和供量,采取了堵截桃花水的有力措施,对各管理区水稻生产用水进行合理轮灌。同时,农场对水库灌溉运行调度加以管控,按照水稻生产时段,实行阶段性供水,分区、分渠、分地号供水,合理满足供水需求[3]。
四、结语
八五二农场通过大力推广与应用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提高水稻综合抗性能力,节约了生产用水,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了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农场将一如既往,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力度,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农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