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血病患者选择输液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2021-12-24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血液科输液白血病

汪 宇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郑州 450008)

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一旦药液不慎渗到穿刺部位周围或沿静脉周围的组织,会对组织完整性产生不可逆伤害。专家[1-2]认为,住院患者不仅应了解输液治疗目的和预期结果,还应知晓如何选择合适输液方式、输液通路的正确维护方法等。因此根据化疗药物性质、浓度等特点,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评估,鼓励采用适合输液方式,以保护患者血管、保证用药效果,还可减少护理工作,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目前留置导管、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输液港等被反复试验证明是安全而有效的输液方式,但患者对这类输液方式接受度不高,首次住院患者可能坚持采用钢针输液。鉴于患者对输液方式选择的种类、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优势等信息获取不足会影响患者的决策,本研究拟对白血病确诊患者进行调查,以期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促进患者选择合适的输液方式,达到有效治疗目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河南省肿瘤医院75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年龄≥18岁,病情较稳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在40分以上,具有较良好生活的自理能力;具有一定认知与决策能力,无认知障碍。排除标准:病情变化快的抢救患者;有精神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在阅读相关文献[3-4]的基础上,自行编制输液方式选择的知识、信念、行为问卷,共3个维度:①知识维度:共7个条目,包括输液工具的种类选择、治疗对输液导管的要求、输液导管的维护等。②信念维度:共4个条目,包括置管对生活的影响、置管时疼痛理解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态度方面。③行为维度:共6个条目,包括输液方式的选择、导管维护的日常表现等方面。反复与专家探讨问卷内容后进行预试验,本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2。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与输液方式选择比较 在本次调查中,除了性别对输液方式选择无影响外,不同年龄、居住地和医保类型患者的输液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液科患者人口学分布[n=75,n(%)]

2.2 知识、信念、行为研究

2.2.1 输液方式选择的知识维度 在输液方式选择的认知程度方面,按正确条目的数量排序发现,患者对于自身有直接利益相关的有明显认识。“漏管后需立即处理”问题有67人同意,“敷贴破损后需及时维护或更换”问题有70人同意,而在输液方式分类和材质问题方面认识缺乏,例如输液方式的种类只有16人正确认识,输液方式选择方面只有20人有正确认识。见表2。

表2 血液科患者的知识正确率(n=75)

2.2.2 输液方式选择的信念维度 本次调查中的白血病患者对输液方式选择有积极的信念,正确率均>50%。见表3。

表3 血液科患者的信念正确率(n=75)

2.2.3 输液方式选择的行为维度 在选择输液方式的行为维度,主动要求的比例仅占64%。调查发现,许多患者认为医护人员给自己用什么种类输液方式都可以接受,因此不应该主动要求。见表4。

表4 血液科患者的行为正确率(n=75)

2.3 住院患者人口学资料与知识、信念、行为对输液方式选择的影响 以输液方式为因变量,即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0,PICC/CVC/输液港=1,定知-信-行三者得分、年龄、居住地五大类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5。结果显示,知识、信念、行为和居住地是输液方式选择的保护因素,而年龄是输液方式选择的负面因素。见表6。

表5 自变量名称及赋值方法

表6 输液方式选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输液方式选择的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住院患者对于输液方式有一定认识,但是选择态度上存在差异。对于输液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较低,与来自某三甲医院的另一项研究[5]类似。在态度上,患者普遍对导管留置产生的疼痛表示害怕。但是比较认可留置导管并不影响活动的观点。在行为表现上,住院患者可主动配合输液治疗,依从性较好,这与黄媛媛等[6]的研究类似。有报告[7]显示,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长期药物治疗患者与采用PICC/CVC/输液港输液方式的患者在行为选择上存在更明显差异。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在选择时犹豫,顾虑较多;而选用PICC或者输液港的住院患者有清晰明显的目标[8]。李玉[9]认为决策辅助可以帮助患者理性看待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避免消极认知评价,可在临床加以应用。根据知-信-行模式理论,知识是行为的基础,在形成知识认识的基础上才会有更成熟的信念产生,进而产生积极行动。虽然目前住院患者普遍对输液方式选择存在盲区,但是调查中反映患者知识、信念态度都处于积极状态。如果护士能把握好这一内在联系,不断强化合理选择输液方式的信念,住院患者的选择行为会愈加合理。在输液方式的选择上,普遍被接受的是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年轻的群体对新事物接受程度高,因而对输液方式的选择较为灵活,而高年龄层对PICC/输液港选择较少;在居住地差异上,信息发达地区的人口更倾向于选择新式输液方式[10]。

在住院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上,输液知识、信念、行为是住院患者的输液方式选择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住院患者所患疾病有轻重缓急之分相关,例如部分白血病患者需要接受化疗甚至骨髓移植。而拥有良好的知识和信念并不代表具有完全一致的行为表现。分析原因,可能与临床高耗材输液工具在价格方面差异较大有关[11]。这说明在临床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分层来选择相应的指导方式[12]。对于白血病患者,由于长期或反复住院化疗治疗,采用PICC/输液港等方式进行治疗是比较合理的途径,且符合无痛、留置时间长、安全的输液特点[13-14]。适当建议有助于患者选择合适的输液方式,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理性做出选择行为,避免承担风险。

3.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鼓励患者采用健康的行为方式[15-16]。医护人员应及时为患者提供合理输液工具的相关信息,帮助患者认识到治疗药物对血管的强烈刺激性,指导患者采纳更安全的输液方式,以避免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针对“患者对输液工具的分类”不清楚这一项,应结合临床一些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静脉炎、导管性血栓或感染,告知患者输液治疗情况,建议患者如何采用合理输液方式,可行的宣传方式例如网络互联网平台、适当的团体活动和联欢会等。作为输液的执行者,护士应加强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输液工具认识,引导患者合理选择输液工具[17]。

猜你喜欢

血液科输液白血病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改良简易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确定高危跌倒人群对预防血液病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血液科患者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