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兔场应对波氏杆菌病的措施分析
2021-12-23陈秀炳
陈秀炳
摘要:兔波氏杆菌病是养兔生产中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细菌病,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临床上,以鼻炎和化脓性支气管肺炎为主要特征。本文对该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兔波氏杆菌病;诊断;防治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普遍存在于很多动物(如兔、禽、猪等)的呼吸道壁上,故波氏杆菌病遍布全球,我国也不例外,在规模化兔场感染率高达70%左右,散养户的成年兔感染率也不低于20%,幼兔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兔波氏杆菌病病程长、反复多、治愈难,易造成病兔发育障碍、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及毛皮质量下降,因此,给养兔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因
当兔群受到不良因素刺激或饲养管理不当时,波氏杆菌病易在兔群中流行。
2 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主要是带菌者和患者。
2)传播途径:多经呼吸道感染。
3)易感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在全世界哺乳动物广为分布。分离到该菌的哺乳动物有:①家畜,包括猪、犬、猫、马、牛、绵羊和山羊;②实验动物,包括兔、小鼠、大鼠、仓鼠和猴;③野生动物,包括鼠类、雪貂、刺猬、浣熊、狐、黄鼠狼等。亦可见于人类。
4)发病年龄:虽各种年龄兔均可发生,但存在易感性上的差异。幼兔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成年兔;公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5)高发季节:虽无明显季节性,但多发生于气候骤变的春、秋两季。
6)重要诱因:当兔体受到气候骤变、寄生虫感染、感冒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或灰尘和强烈刺激性气体的刺激,而致抗病力下降时,均易发病。
3 致病机理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菌毛、荚膜和坏死毒素共同构成本菌的毒力因子。其中,菌毛为黏附定居抗原;荚膜具有抗吞噬功能;坏死毒素具有致死性,致皮肤坏死,鼻甲骨萎缩,引起体重下降,网状内皮系统障碍,表现为淋巴样组织和脾脏萎缩,还能使脾脏、淋巴结和胸腺的游离细胞数减少。
4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4.1 主要症状
1)潜伏期:长短不一,视临床类型而异,一般在1周左右。
2)临床类型:幼兔多为急性经过:病初,病兔从鼻腔流出少量浆液性鼻液,很快发展成黏液性或脓性鼻液,继而出现呼吸困难,迅速死亡。病程短促,仅2~3d。
成年兔通常有鼻炎型和支气管肺炎型:前者鼻腔黏膜充血,鼻孔流出多量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多不见脓性;后者鼻炎长期不愈,鼻腔经常流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打喷嚏,呼吸促迫,食欲不振,渐进性消瘦。
哺乳母兔主要表现咳嗽,呼吸困难,精神不振,减食至绝食,以及被毛粗乱;发病3~4d后,多以死亡告终。
公兔多以咳嗽、呼吸困难、精神不振、被毛粗乱和食欲下降为主。
4.2 病理变化
1)肉眼病变:病型不同,病变有别:①鼻炎型病死兔鼻黏膜潮红、充血,鼻腔存留多量浆液或黏液;②支气管肺炎型病死兔支气管内充满混有泡沫的黏液或脓液。病死兔肺脏病变严重,散布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脓肿,大的可达鸽蛋大,小的如小米粒大。脓汁黏稠,呈乳白色、乳酪样。脓肿多时,可占肺体积的90%以上。部分病例肝臟表面亦散布数量不等、黄豆大至蚕豆大的脓包,还有心包炎、胸膜炎、胸腔积脓和肌肉脓肿等病变,脓包内积有黏稠、乳油样、乳白色或灰白色脓液。
2)显微病变:①细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管腔内被渗出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以及脱落的上皮组织所充满;②肺脏淤血,肺泡壁增厚,肺组织坏死,发现大量浓缩、碎裂、染成深蓝色的胞核碎片;③肝脏肝组织大片坏死,发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灶内胞核溶解,胞浆融合成均质红染的物质,坏死组织及其周围发现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坏死灶发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④胆管上皮水疱变性,胆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5 诊断要点
5.1 类症鉴别
兔波氏杆菌病不管是鼻炎型还是支气管肺炎型,需要与之鉴别的兔病不少,其中以下3种病必须加以鉴别。
1)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病兔多有中耳炎症状,病死兔肝脏不肿,可与兔波氏杆菌病相区别。
2)葡萄球菌病: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卵圆形,两端钝圆,革兰氏阳性球菌,故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有明显区别。肺脏虽亦有脓肿,但较少见,而且脓肿原发部位多见于皮下和肌肉。
3)棒状杆菌病:病原主要是化脓棒状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多形态细菌,由球状至杆状,较长的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单在或成丛状排列,故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茵区别明显。
另外,病死兔的肺脏、肾脏和皮下均散布数量不等的小化脓灶。
5.2 定性诊断
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进行确诊。
1)动物试验:无菌操作,取液体培养基菌液0.5mL腹腔注射体重约200g的豚鼠。接种后24h,试验鼠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眼圈周围出现红色丘疹,眼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排粪不畅。72h后扑杀豚鼠,除喉部有泡沫状黏液和严重腹膜炎外,病变主要集中在实质脏器:肝脏表面覆盖乳性、灰白色假膜,并散布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脾脏表面亦覆盖黏性、灰白色黏膜;肺脏淤血、气肿和坏死,表面散布数量不等的化脓灶。
实验人员均自豚鼠喉部和腹腔内黏性假膜回收到接种菌,证明被检菌为致病菌。
2)血清学反应—平板凝集试验:无菌操作,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一定浓度(2,500亿/mL菌)的菌液1滴,再加1滴被检血清,充分混合,在20~25℃的条件下作用2~5min,出现颗粒絮状物、液体清亮为阳性。
3)快速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传统的细菌学和血清学方法检测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检出率不高;而PCR技术以其简便、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以及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无交叉性反应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
5.3 防治措施
1)药敏试验:为了有效防治兔波氏杆菌病,采用常规纸片法对分离的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如磺胺甲氧嘧啶钠、诺氟沙星、卡那霉素、头孢噻呋钠、链霉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和甲氧磺胺嘧啶。
2)应急措施:①针对传染源,兔群发生疫情后,立即将病兔严密隔离,并及时淘汰病情严重兔;②抢救疗法,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敏药,通过滴鼻或饲喂等方式给予病兔救治。
3)防病要点:①针对传染源,要坚持自繁自养,严把引种关,引进种兔时,一定要严格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及时淘汰病兔和阳性兔,消除传染源,杜绝后患;②针对传播途径,不仅要定期消毒,而且还要杀虫和灭鼠;③针时易感兔群,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还要保持兔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通风良好,定期清除兔舍内的粪便,力避异常气味的刺激,以提高兔群非特异抗病力。
4)诊疗注意事项:①防病关键,选用微量凝集试验检测兔血清,以及时了解兔群感染实情,制订并实施有效药物治疗和菌苗预防方案,有望从根本上控制兔波氏杆菌病;②治疗问题,通过兔体活检表明,兔呼吸道药物疗法,甚难彻底治愈,特别当病兔肺部发生化脓时,根本无法治愈,因此,对于兔呼吸道病宜在病初治疗;③兔场择地,兔场应选在地势高、干燥、安静、清洁卫生,并远离交通要道和闹市区的地方,尽量减少应激,以利兔群健康发展;④值得提醒的事项,在每年7月天气潮湿、闷热时,在开放饲养环境下,不进行家兔的生产繁殖;⑤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新建种兔场,防疫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各种防疫制度还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不宜盲目引进种兔,同时,加强消毒、灭鼠和灭蝇,并采取进场前的隔离、检疫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徐海花,崔言顺,刁有祥,等.肉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疹治[J].中国养兔,2000(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