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1-12-23赵应强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仔猪诊断防治

赵应强

摘要: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蛔虫寄生在生猪体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对3~6月龄仔猪有较大危害,极易造成普遍感染,分布较广泛。生猪感染蛔虫病后其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体重明显降低,情况严重时还能造成仔猪死亡。本文主要介绍了蛔虫虫体的特征和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防治措施等,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仔猪;蛔虫病;症状;诊断;防治

猪蛔虫病是生猪养殖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在我国流行分布相当广泛,对养猪业具有严重危害。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中小型养殖场极为普遍,经常误诊为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尤其是卫生环境差的猪场或营养不良的生猪群,感染率极高,可超过50%。仔猪一旦感染上蛔虫病后可出现发育不良,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体重较低的现象。病情严重的发育停滞或死亡。

1 病原

1.1 病原体特征

猪蛔虫是在猪小肠中寄生的一种最大线虫。虫体一般呈淡黄色或者是淡红色,虫体呈圆柱形,但是其两端较细,中间部位直径较大。虫体表面有一层厚的角质层并带有横纹,两侧分布有明显纵线,在头端有分布三个唇片,其中一片有较大的背唇,其余两片为较小的腹唇,三个唇片呈品字形排列。

1.2 虫卵特征

虫卵为棕黄色椭圆形,外表光滑度欠佳。患病动物可通过排便而排出虫卵,所排出虫卵包括受精卵以及未受精卵。受精卵内含有一个圆形的卵细胞;未受精卵稍狭长,壳内含有不同大小的卵黄颗粒以及空泡[1]。

1.3 繁殖能力

在猪小肠内,一条雌性虫每天大约可产出15万个虫卵;在雌虫的产卵盛期,其产卵量可达到100万~200万个。

1.4 传染方式

患病动物体内的虫卵在随其粪便排放到环境中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内可迅速发育成为感染性虫卵,上述虫卵可污染饮水或者食物等,健康猪在与其接触后即可感染。在小肠内短暂停留后,幼虫即钻进猪只肠壁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肝脏后,流进左心部位,接着进入肺泡[1]。在肺泡内,幼虫可长期停留并逐渐发育,待其被咽喉再次咽下后即可进入到小肠内并逐渐发育为成虫。

2 流行特点

猪蛔虫病是一种流行范围极广的寄生虫病,若养殖场饲养管理不科学,极容易暴发该病。猪蛔虫病高发于3~5月龄仔猪,仔猪患病后其生长发育将受到较大影响,若病情严重,仔猪将停止发育,甚至面临死亡[2]。这主要是由于:①蛔虫的生长发育过程简单,无需任何中间宿主;②蛔虫具备极强的繁殖能力,可大量产卵;③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极强。在自然环境内虫卵可保持长期存活状态,极大地增加了自然界中感染性幼虫数量。相关研究表明,在潮湿疏松的土壤环境内,猪蛔虫卵存活时间可以达到3~5年[3];④由于虫卵本身质感较黏,可黏附于粪甲虫、鞋靴等传播,

3 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3~6月龄的仔猪感染后症状较为严重[4]:①在感染的早期,即幼虫到达肺脏后,病猪临床表现为呼吸频繁、咳嗽、食欲不佳、高热和精神不振。此外,病猪还有异嗜癖,长期伏卧于地面,不愿走动。在幼虫移动过程中,还可导致猪体内嗜酸性粒细胞大量增多,进而引发荨麻疹或导致部分神经类症状的出现;②在小肠内所寄生的成虫常机械性刺激肠黏膜,从而导致腹痛症状。随着蛔虫数量的不断增加,蛔虫常会大量凝集呈团状,导致肠道堵塞,甚至引发肠道破裂问题的出现。另外,蛔虫还可进入到胆管内甚至导致堵塞,引发黄疸等问题。蛔虫在进入胰管并堵塞胰管后,还可能引发胰脏疾病。上述问题的出现,会导致病猪出现拉稀、拒食、高热症状,随后体温逐渐下降,长期卧地不起,因剧烈腹痛而乱蹬四肢,仅4~8d病猪即死亡;③病猪体内的成虫可大量分泌毒素,对血管和中枢神经产生作用,导致各种神经类症状。猪只体内蛔虫成虫可争夺宿主营养,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导致其被毛粗乱,形成“僵猪”,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4 病理变化

①幼虫进入到病猪肝脏内部,常导致其肝组织变性、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坏死,肝组织出现1cm直径,形状类似于云雾的蛔虫斑。肝组织脂肪变性,呈混浊肿胀状态;②肺脏病变,幼虫进入肺部时,可引发蛔虫性肺炎。幼虫钻入肺泡时,肺组织可能出现点状出血现象,肺脏表面可见出血点甚至出血斑,肺组织明显胀大、致密,在肺泡内充满大量带有病变组织的水肿液,此时,肺组织内存在大量的虫体;③若病猪体内所寄生成虫的数量不多,病猪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肠道变化。若寄生数量较多,病猪可能会表现处卡他性肠炎症,其肠道黏膜可见出血点或者出血斑,严重时甚至可见溃疡以及病灶。如果存在肠道破裂问题,病猪可表现为腹膜炎症状;④其他病变,如蛔虫进入胆管时,可造成堵塞胆管,引发黄疸等症状。如蛔虫进入胰管,可造成胰管发生炎症。

5 治疗方法

5.1 敌百虫疗法

使用敵百虫治疗时,用药剂量为0.1g/kg·bw,每头用量最大为10g的标准,用药方式为将药物溶解后均匀地拌入饲料,为病猪一次性喂服。为避免猪只多吃或少吃,可采用几头为一群的方式进行投喂。如病猪身体较弱,可适当减少药量。

5.2 哌嗪化合物疗法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磷酸哌嗪、枸橼酸哌嗪,在其具体治疗过程中,用药剂量一般为0.2~0.25g/kg·bw,将药物溶解后均匀混入饲料中让猪自由采食。此药无明显的毒副作用[5]。

5.3 中药疗法

中药疗法也是常见的仔猪蛔虫病治疗方法。可将使君子、贯众、苦楝子各15g,槟榔13g,芜荑12g,鹤虱、大黄各10g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猪空腹灌服;亦可将石榴皮、使君子各15g,槟榔13g和3个乌梅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猪空腹灌服。

6 预防措施

1)需定期开展预防性驱虫工作,每年养殖场需驱虫两次[6]。针对3~5月龄的仔猪,要在断奶结束后进行一次驱虫,可在100kg饲料内拌入100g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一般要连用7d,2个月后应再进行一次驱虫。

2)养猪场应保持饲料和饮水清洁,强化饲养管理,严格落实卫生防疫工作。

3)保持圈舍内良好的卫生状况,强化圈舍内采光以及通风,避免其阴暗潮湿,严格控制饲养密度以防圈舍内过于拥挤,定期开展全面消毒工作。

4)清理出的猪粪及垫草,需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杀灭虫卵。

5)从外部引入猪只时,必须先进行隔离饲养,并检查粪便,如有病猪,要经过两次驱虫后方能合群饲养[7]。

参考文献:

[1] 蒋世茹,王长德.猪蛔虫病的防治[J].畜禽业,2017,28(8):112+115.

[2] 赵金祥.猪蛔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J].乡村科技,2019(5):105-106.

[3] 阳明春,周跃,廖振芸,等.利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一起猪蛔虫病继发肠炎的诊疗[J].中兽医学杂志,2021(2):44-45.

[4] 冯博.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和药物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20(12):136-137.

[5] 李志敏,王兆炜,肖啸,等.云南贯众提取物驱猪蛔虫效果研究及对猪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3(6):791-797.

[6] 杨兰,黎学铭,吴钦华,等.两种生态卫生厕所对猪蛔虫卵的灭活效果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4):503-505.

[7] 王向辉.猪蛔虫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20(5):60-61.

猜你喜欢

仔猪诊断防治
浅析导致断乳前仔猪死亡的因素
仔猪腹泻病的防治
农村集贸市场2016年10月仔猪价格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