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笑的遗产

2021-12-23韩少功

润·文摘 2021年12期
关键词:凉水笑声奶奶

韩少功

我女儿数她的亲人时,总要提到游,一位曾经带过她的保姆,就住在我家附近。

游心直口快、心宽体胖,笑的時候脸上隆起两个肉球,挤得连眼睛都不见了。她的哈哈大笑是这个居民区的公共资源。茶余饭后,常能听到这熟悉的笑声远远传来,碎碎地跳入窗户,落在杜鹃的花瓣上或者你展开的报纸上,为你的心境增添亮色。

孩子开始畏生,哭着不要她。不过没多久,孩子就平静下来,喜欢上她的笑声了。孩子试着用手去摸她的胖脸。她笑得张大嘴巴,把脸别过去,又突然“呷”一声转回来,还做出一个鬼脸,让孩子觉得刺激有趣。她可以把这个简单的游戏认真地重复无数次,每次都与孩子笑成一团。

孩子从此多了一位奶奶。

南方的夏天很热。到深夜了,屋里还如烤箱一般,所有家具都热烘烘的,把凉水抹上去,暗色水渍飞快地被分割,然后一块块竞相缩小,蒸发至无。在这种夜晚连蚊子也少多了,大概已被烤灼得气息奄奄、锐气尽失。孩子在这样的夜晚当然睡不安稳,刚闭一会儿眼又“哇哇”热醒。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听到楼下有人叫唤,是游奶奶来了。她说在家里就听到远处的哭声,怎么也睡不着。她听得出是孩子在哭,便说什么也要抱到她那儿去。

她并没有特别的降温妙方,只可能是彻夜给孩子打扇,或者抱着孩子出门夜游,寻找有风的去处。

整个夏天,她家最凉爽的竹床、最通风的位置,都属于我女儿。每当太阳落入高墙,游奶奶就开始往门前的地上喷水清暑,把竹床放置在梧桐树下,至少用凉水擦两遍,为我女儿过夜做准备。

后来,游奶奶的身体渐不如前,医生说她心脏有毛病。正好这时候孩子也该上幼儿园了,我们便把她送往外婆家——那里有一所不错的幼儿园。那儿离我家比较远,孩子每个星期只能在周末回来。

孩子刚去的那几天,游奶奶失魂落魄,不时来我家打听孩子的近况。

我女儿从幼儿园到小学,每个星期六回家。离家还老远,她就要从我肩头跳下,风一样朝游家跑去,直到扑向游奶奶肥软的怀抱,一扎进去就不出来。游家总有很多邻居的孩子——游家常有乡下来的亲戚,用拖拉机运来藤椅、砧板、鸟笼、瓜果在游家门前售卖,也带来乡音和乡野阳光的气息——孩子们疯疯地赖在那里看热闹,久久不愿回家。

1988年,我家迁居海南岛。女儿每吃到一种新奇的热带水果,都会说:“游奶奶来了,要让她尝尝这个。”她给游奶奶写过一些信。游不识多少字,回信大多是请人代笔的。

她还是经常给游奶奶写信,也经常收到游奶奶的回信。每次看信,她都捧着信纸一次次仰天大笑。令我有点吃惊的是,她笑时的神情特别像游奶奶。她的脸,上半截像我,下半截像她妈,但她的笑毫无疑问来自游家:笑得那样毫无保留、毫无顾忌,尽情而忘形。我记得经常在游家出入的那群邻居小孩,个个都带有这种笑,真是习性相传、音容相染。

游奶奶在孩子们的脸上留下了欢乐,让他们的笑容如花般四处绽放。

(潘光贤摘自《抚顺晚报》)

猜你喜欢

凉水笑声奶奶
吃凉水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飞云江
暖瓶
笑声
妙趣横生话反冲
奶奶驾到
寂寞冻成冰
爱上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