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建军教授养阴柔肝法治疗小儿抽动症的疗效观察

2021-12-23梁祥祥董佩佩宋斐李建军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李建军疗效

梁祥祥 董佩佩 宋斐 李建军

摘要:目的:探讨李建军教授养阴柔肝法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小儿抽动症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养阴柔肝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YGT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YGT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李建军教授养阴柔肝法可有效治疗小儿抽动症,改善抽动症状,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小儿抽动症;养阴柔肝法;李建军;疗效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多发于5~12岁儿童,近年来发病率呈升高趋势[1]。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以多种不自主的快速运动性抽动、不自主发声及猥亵言语为主要表现,多伴有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影响患儿的生活、学习,甚至对其身心成长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目前西医主要使用氟哌啶醇和泰必利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并且长期用药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症的方法较为多样,且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李建军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养阴柔法治疗小儿抽动症。现选取我院治疗的70例患儿分组研究,探讨养阴柔法应用于抽动症患儿治疗中的效果,以期为提高患儿的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月我院确诊的小儿抽动症患儿70例,入选标准:18岁前开始发病;伴有多种运动性抽动,一种或多种发生性抽动;抽动发生频率较高;病程时间>1年;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由亨廷顿舞蹈病、病毒感染后脑炎等其他小儿内科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抽动障碍、习惯性痉挛者;合并其他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治疗者;伴有急性疾病者;不能随访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25±0.43);男21例,女14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3.96±0.23)年。对照组年龄3~11岁,平均年龄(6.01±0.61)岁;男19例,女16例;病程1~6年,平均病程(3.85±0.45)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盐酸硫必利片(国药准字H31022306),初始阶段剂量为每日2次,每次50 mg,后续阶段可根据实际病情及耐受情况,进行药物计量调整,最终维持每日口服200~600 mg,治疗8周。观察组使用养阴柔肝法治疗,基本方剂组成:生地黄10 g,牡丹皮10 g,全蝎3 g,珍珠母15 g,醋香附10 g,栀子10 g,钩藤10 g,茯神10 g,首乌藤10 g,煅牡蛎20 g,煅龙骨20 g,炒僵蚕10 g,防风10 g,炒白芍10 g,石决明10 g,伸筋草10 g,炙麻黄6 g,每日1剂,以水煎后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该量表主要包括5项内容:(1)抽动类型,无抽动为0分,根据抽动类型最高为5分;(2)抽动频度,极少发生为1分,偶尔发生但不持续为2分,频繁为3分,经常为4分,持续性发生为5分;(3)抽动强度:轻微为1分,稍强为2分,明显为3分,超过正常范围为4分,极强为5分;(4)对生活或行为影响程度:轻微为1分,偶尔打断为2分,经常打断为3分,频繁打断為4分,严重影响为5分。病情分级标准:6~11分为轻度,12~16分为中度,17~21分为重度。两组患儿病情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记录两组患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抽动症状消失,YGTSS评分减少≥80%,3个月以上未复发;(2)显效:抽动症状明显减轻、减少,YGTSS评分减少60%~79%;(3)有效:抽动症状减少,YGTSS评分减少30%~59%;(4)无效:YGTSS评分减少<30%,甚至增加。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1.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YGTSS评分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后YGT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记录

用药期间,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科常见疾病,多发于儿童。有研究表明,抽动症患儿中男童比例高于女童[2]。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不自主眨眼、吸鼻、撅嘴、摇头、耸肩、甩手、踢腿、秽语、模仿语言等。据统计,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患病率为l%~4%,且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尚未明确抽动症的发病原因及机制,猜测可能与遗传、环境以及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调节功能障碍、心理因素等相关。患儿发病后运动肌肉抽动特点为多发性、波动性、慢性等。中医认为,抽动症的发生可能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有关,使肝郁化火,肝旺克脾则水湿不运,外感风邪、犯肺化热,最终灼津为痰,治疗应以疏肝活血、宁心宁神为原则。

小儿由于五脏六腑尚未发育成熟,機体各项生理功能也未完全成熟,需在后天得到滋养,随年龄增长不断完善机体各项生理机能。小儿的机体特点为“肝常有余”“肾常虚”。肝为藏血之脏,体阴用阳。小儿肝常有余,故少阳之火有余,以利小儿生长。如若肝血不足.血虚生风而致虚风内动,或血不养筋.筋脉拘急.均可引起抽搐发作。肝可开窍子目.血不能养于目,故眼痒,甚至翻眼瞬目。血虚生风,风性普行数变,游走不定,故抽搐部位多不固定。因此抽动症患儿可出现挤眉、眨眼、皱鼻、张口、噘嘴、摇头、伸颈、耸肩、鼓腹、甩手、踢腿、跺脚等多部位症状,且常反复发作,交替出现。

李建军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养阴柔法治疗小儿抽动症。其中,生地黄可解诸热,包括虚而多热。牡丹皮具有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的作用,研究发现其具有护肝保肝、抗惊厥等多种作用;牡丹皮的总苷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对抗小鼠最大电惊厥及戊四唑、士的宁、氨基脲所致小鼠化学性惊厥,可以增强苯巴比妥抗惊厥作用[3]。全蝎是常用动物类中药之一,属于平肝熄风药,具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研究显示全蝎具有显著抗惊厥的药效,可降低小鼠惊厥发生率,显著延长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降低死亡率。珍珠母主要药理作用包括镇静、抗氧化、抗急性肝损伤、调节免疫力、抑菌等,还可发挥达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之效。醋香附亦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研究显示,栀子的生品或各种炮制品水的煎液灌胃小鼠,可以明显延长注射异戊巴比妥后的小鼠睡眠时间,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首乌藤具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内服对于治疗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等有良好功效。钩藤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癫痫的作用,研究显示钩藤中含有的生物碱对中枢多巴胺(DA)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运动反应、显著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表现出明显的镇静和抗癫痫的作用[8]。动物实验研究证实,白芍总苷对胆碱能和白细胞介素-2的合成分泌具有抑制作用,能有镇痛和抗惊厥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YGTSS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YGT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西医上常常采用盐酸硫必利治疗小儿抽动症,该药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抑制,并且能够拮抗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运动障碍,但临床上个体差异较大,因此用药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且在联合其他用药或者调整剂量时,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提示李建军教授的养阴柔法可有效治疗小儿抽动症,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李建军教授方剂中的各味药联用,可以达到养阴柔肝、镇静止痉的功效。在临床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患儿抽动症的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时间等个体因素进行调整,对方剂中用药种类及剂量酌情加减,从而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提高该方剂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李建军教授的养阴柔肝法可有效治疗小儿抽动症,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值得推广。本研究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养阴柔肝法的远期疗效、应用安全性、复发率的研究,为临床推广养阴柔肝法治疗小儿抽动症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6,34(10):128-130.

[2]刘路,倪夕秀,田甜,等.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751-2757.

[3]翟春梅,孟祥瑛,付敬菊,等.牡丹皮的现代药学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0,37(1):109-114.

猜你喜欢

李建军疗效
木棍的长度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打火机引发的血案
打火机引发的血案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Miniature quad-channel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 magnetometer for magnetoencephalography∗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StePPing Control Method of Linear DisPlacement Mechanism Driven by TRUM Based on P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