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羟维生素D3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2021-12-23王文帅周彦梅康颐琮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维生素基础小儿

王文帅 周彦梅 康颐琮

摘要:目的:探索25-羟维生素D3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均匀分为基础组和特殊组,各53例。特殊组进行25-羟维生素D3补充治疗,基础组进行基础方案治疗。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否受25-羟维生素D3含量的影响。结果:基础组患儿治疗前25-羟维生素D3水平(30.42±6.01) ng/ml,治疗后(43.26±9.60) ng/ml;特殊组患儿治疗前25-羟维生素D3水平(30.69±5.58) ng/ml,治疗后(53.44±9.41) ng/ml。特殊组患儿治疗后25-羟维生素D3水平优于基础组患儿(P<0.05)。特殊组患儿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4.3%;基础组患儿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81.1%。特殊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患儿(P<0.05)。治疗前,基础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指标(1.99±0.21) ?g/ml,特殊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指标(1.98±0.06) ?g/ml(P>0.05);治疗后,基础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指标(2.70±0.54) ?g/ml,高于特殊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指标(1.33±0.39) ?g/ml(P<0.05)。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5-羟维生素D3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一定关联,及时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25-羟维生素D3补充,可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儿身体恢复时间。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25-羟维生素D3;相关性

维生素D作为微量营养元素,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临床对维生素D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发现维生素D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与细胞内,支持骨骼外系统正常运作,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受体的参与[1]。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于儿科常见疾病,与小儿营养和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息息相关[2]。为分析25-羟维生素D3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本研究对106例患儿进行医学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0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均匀分为基础组和特殊组,各53例。基础组男20例,女33例;年龄7个月~10岁,平均年龄(5.45±2.51)岁。特殊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年龄(6.30±3.41)岁。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治疗方法

基础组患儿接受基础治疗方案,即对症治疗及抗病毒、抗细菌治疗。特殊组患儿加用普通维生素D2或D3制剂补充治疗,剂量为2000 IU/d,补充6周(若患儿为肥胖患儿,补充剂量设置为6000~10000 IU/d,补充6周)。两组结束治疗后随访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判定标准:患儿年龄≤2岁,随访1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患儿年龄3~5岁,随访1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患儿年龄≥6岁,随访1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采用电化学荧光法对25-羟维生素D3水平进行检测。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效率,包括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患儿治疗后1年内出现小于2次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效:患儿治疗后1年内出现小于3次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无效:患儿治疗后1年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情况未得到缓解。统计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以及免疫球蛋白G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25-羟维生素D3水平比较

基础组患儿和特殊组患儿治疗前25-羟维生素D3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基础组患儿和特殊组患儿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升高,且特殊组患儿优于基础组患儿(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率比较

特殊组患儿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4.3%;基础组患儿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81.1%。特殊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患儿(P<0.05)。

2.3 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比较

治疗前,基础组患儿和特殊组患儿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特殊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低于基础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影响因素比较多。

有研究报道,其与维生素D水平存在关联[3~4]。25-羟维生素D3在受体调节过程中,对受体进行磷酸化处理,使得机体内靶基因启动子区被激活,进一步加强靶基因翻译以及转录效率,而缺乏维生素D有可能造成机体抗感染能力降低,难以控制机体感染概率。因此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过程中,需关注25-羟维生素D3的摄取。

免疫球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呼吸道感染存在联系。免疫球蛋白A在机体呼吸道接触致敏原后,会表现为升高趋势,自行免疫应答随之生成,且免疫应答发生与中央免疫系统反馈之前;免疫球蛋白G也就是免疫应答球蛋白,患儿在感染期间自身单核巨噬细胞发挥作用,与细菌以及霉素等有害细胞进行对抗;免疫球蛋白M是体液免疫的免疫蛋白形式,可能和呼吸道感染有关系。因此研究呼吸道感染和免疫球蛋白的关联,可为医师提供评估疾病进展情况的参考依据,让治疗方案更为合理和有针对性。

本研究针对10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分析25-羟维生素D3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基础组患儿治疗前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30.42±6.01) ng/ml、治疗后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43.26±9.60) ng/ml,特殊组患儿治疗前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30.69±5.58) ng/ml、治疗后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53.44±9.41) ng/ml。特殊组患儿治疗后25-羟维生素D3水平优于基础组患儿,P<0.05。特殊组患儿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是94.3%;基础组患儿显效18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是81.1%,特殊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表明呼吸道感染借助普通维生素D2或者D3制剂补充治疗,最大化调整疾病诊断流程,舒缓患儿不良症状和不良反应,让治疗过程体现出安全性与可靠性。治疗前,基础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指标为(1.99±0.21) ?g/ml、特殊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指标为(1.98±0.06) ?g/ml(P>0.05)。治疗后,基础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指标为(2.70±0.54) ?g/ml,高于特殊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指标(1.33±0.39) ?g/ml(P<0.05)。而免疫球蛋白G以及免疫球蛋白M,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需树立25-羟维生素D3补充意识,帮助患儿改善不良症状,调整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血清免疫球蛋白M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的水平,加強患儿身体机能,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江笑文.不同维生素D水平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8):94-96.

[2]李梓玲,翁志媛,温捷.维生素D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2):59,61.

[3]曹祥,黄晓燕.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D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及25-(OH)D3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6):1744-1747.

[4]李微娜,郝恒瑞,刘霞,等.维生素D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4(4):470-473.

猜你喜欢

维生素基础小儿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小儿涵之三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