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皮炎湿疹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2-23静桂芳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效果

静桂芳

摘要:目的:探讨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142例皮炎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物质(SP)、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较佳。

关键词:皮炎湿疹;祛风止痒口服液;效果

皮炎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古籍中多将皮炎湿疹称为浸淫疮、湿疮、血风疮等[1]。皮炎湿疹的病因十分复杂,且与变态反应有关,易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祛风止痒口服液是一种抗过敏的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少、见效快及愈后复发率低等特点,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42例皮炎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男36例,女35例;年龄19~72岁,平均(43.58±12.76)岁;病程2~37个月,平均(19.15±10.67)月。观察组男37例,女34例;年龄20~71岁,平均(43.61±12.77)岁;病程1~37个月,平均(19.22±10.59)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符合皮炎湿疹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证、患有恶性肿瘤及精神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治疗,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脉注射,同时静脉滴注维生素3 g+0.9%氯化钠溶液250 ml,1次/d,并每晚口服扑尔敏4 mg,连续治疗10 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每次10 ml,3次/d,连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显效:患者全身皮肤红斑、水疱及丘疹等皮损消失,虽伴有色素沉着,但无明显症状;改善:患者大部分皮损消退,且瘙痒症状减轻;无效:患者各项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治愈率=显效率+改善率。(2)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进行离心,分离血清,放入-70℃冰箱中保存按照试剂盒的操作要求检测P物质(SP)、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血管活性肠肽(VIP)。(3)采用ELISA法测定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并采用RIA法测定白介素-10(IL-10)。

1.4 统计学分析

根据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记录与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清SP、NGF、VIP比较

观察组血清SP、NGF、VI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IL-4、IL-10、IFN-γ含量比较

观察组IL-4、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皮炎湿疹是由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调控影响皮肤免疫系统的神经递质是皮炎湿疹治疗的新手段。SP既是神经递质,还是调节机体免疫、内分泌的重要因子,可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诱发皮炎湿疹。NGF不仅能促进中枢与外周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及成熟,还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受损神经系统功能修复。VIP是神经递质的一种,存在于中枢神经和肠神经系统中。VIP在生物体内具有双重作用,既是胃肠道激素,又是神经肽,不仅能扩张心脑血管,还能调控中枢体温、刺激催乳素释放等。既往国内外诸多研究人员深度研究分析了皮炎湿疹发病机制,比如有研究者发现皮炎患者CLA+CD8+、T分泌的IL-4显著高于正常人,但IFN-明显低于正常人,Th2优势表达是皮炎患者的主要表现。IL-4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现已证实其参与一些过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过程,并且起到一定作用。

既往临床对皮炎湿疹患者多采取維生素、扑尔敏等常规治疗,但疗效欠佳,易反复发作。祛风止痒口服液具有活血止痒、缓急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缓解皮炎湿疹症状[2]。祛风止痒口服液由赤芍、地龙、白芍、甘草、地肤子、防风、青蒿、苍耳子组成,赤芍、甘草可清热解毒,白芍养血,苍耳子祛风,更利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P、NGF、VI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4、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对皮炎湿疹患者应用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清各项指标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晶.庞鹤运用养血祛风止痒汤治疗湿疹验案举隅[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6):21-22.

[2]罗文洁,茅恒菊.吡美莫司软膏对皮炎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16):74-75.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抓住“瞬间性”效果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