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营养支持对NICU早产儿生长和营养状态的影响评估

2021-12-23尹欢王义乾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长发育营养状况早产儿

尹欢 王义乾

摘要:目的:探讨NICU早产儿实施积极营养支持干预对其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新生儿科住院的98例早产儿,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给予积极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住院治疗期间生长发育情况(头围、身长、体质量)及治疗2周后肠内营养状况(肠内总能量、氨基酸量)。结果:两组头围、身长、体质量等体格指标的增长速率及治疗2周后肠内总能量、氨基酸量等腸内营养指标对比,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早产儿提供积极营养支持,能有效促进其生长发育并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关键词:早产儿;积极营养支持;生长发育;营养状况

医学上对早产儿的定义为出生胎龄尚不足37周的活产新生儿。由于过早脱离母体,早产儿头围、身长、体质量等体格指标均明显低于足月新生儿,存在营养缺失、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对其身体健康甚至存活率构成重大威胁[1]。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营养支持手段给予积极干预,帮助早产儿获取营养物质,促进其体格生长及智力发育。基于此,以我科9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实施积极营养支持干预对早产儿生产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8月~2021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8例早产儿(出生胎龄29~36周,体质量≤200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平均出生胎龄(32.26±1.53)周;研究组男26例,女23例,平均出生胎龄(32.21±1.60)周。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保暖、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置入暖箱中,妥善安置,并合理设置暖箱温度;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于患儿出生24 h内开始进行,通过外周静脉输注葡萄糖,输注速度控制在4~8 mg/(kg·min)、葡萄糖溶液浓度控制在5%以内。钠和钾的补充分别于出生24 h及出生72 h后通过静脉输注补充,维生素D及钙的补充于出生14 d后经外周静脉输液泵输注,以补充维生素与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常规营养支持,早产儿出生24 h后开始提供肠内营养支持,若喂养过程中若出现不耐受现象,立即停止。于出生24 h后开始静脉滴注氨基酸,剂量标准为1 g/kg,每天1次,并按0.5 g/(kg·d)的剂量逐日递增,最大剂量≤3 g/(kg·d)。出生48 h后开始静脉滴注脂肪乳剂,剂量标准为0.5 g/kg,每天1次,按0.5 g/(kg·d)剂量的逐日递增,最大剂量≤3g/(kg·d)。

1.2.2 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积极营养支持,早产儿出生24 h内开始肠内营养支持,以微量模式喂养。出生24 h内,静脉滴注氨基酸,剂量标准为1.5 g/(kg·d),每天1次,并按1 g/(kg·d)的剂量逐日递增,最大剂量≤3.5 g/(kg·d)。出生24 h后,静脉滴注脂肪乳剂,剂量标准为1 g/kg,每天1次,按1 g/(kg·d)的剂量逐日递增,最大剂量≤3 g/(kg·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住院治疗期间两组生长发育情况(头围、身长、体质量)及治疗2周后肠内营养状况(肠内总能量、氨基酸量),计算体格指标增长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涉数据,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用%和(±s)表示,分别以χ2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体格指标增长速率对比

两组头围、身长、体质量增长速率对比,研究组快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2周后肠内营养状况对比

对照组总能量及氨基酸量分别为(85.15±9.70) kcal/kg、(2.18±0.20) g/kg,低于研究组的(98.00±7.26) kcal/kg、(2.28±0.27) g/kg,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早产儿因未足月出生,普遍存在营养不足及体格、脏器发育不良的现象。尽管医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早产儿抢救成功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仍然存在生存风险。常规营养支持对于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供给强调不宜过早进行,在出生48 h后才开始提供营养支持,至出生2周后方可达到足量标准。这一常规营养支持方案不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易引起发育迟缓的问题[2]。积极营养支持是在常规营养支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为早产儿提供足量营养的治疗方案,早产儿出生24 h内即开始补充氨基酸及脂肪乳剂,并逐日递增的剂量,以确保在短期内满足早产儿足量标准的营养需求,旨在增强其营养水平,促进体格生长及智力发育。本研究中,研究组实施积极营养支持,结果显示,该组头围、身长、体质量等体格指标水平及出生2周后肠内总能量、氨基酸量等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实施常规营养支持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积极营养支持的实施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并改善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蕙宇.积极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20):3077-3080.

[2]史林东.不同营养支持对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3):3-5.

猜你喜欢

生长发育营养状况早产儿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冬油菜栽培技术探析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