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探讨

2021-12-23满鲁蛟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施针火针痉挛

满鲁蛟

摘要:目的:分析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考组给予常规体针治疗,研究组给予火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Ashworth痉挛等级以及运动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shworth痉挛等级优于参考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火针;Ashworth痉挛等级;肢体运动功能

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后遗症,80%~90%的患者有肌张力增高或痉挛,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1]。现阶段临床多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副作用多且花费较高,具有局限性。中医针灸按摩则可发挥出比较突出的优势。本研究主要分析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考组男19例,女11例;最小41岁,最大73岁,平均(56.25±3.81)岁;出血性脑卒中15例,缺血性脑卒中15例。参考组男18例,女12例;最小42岁,最大75岁,平均(56.37±3.63)岁;出血性脑卒中14例,缺血性脑卒中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诊断标准;初次发病;发病时间在半年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随严重的脏器疾病、糖尿病者;存在智力及精神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用火针治疗。以《针灸学》为基础依据,确定定位和针刺方法。如果患者肩部和肘部关节有僵硬、疼痛状况,用火针对局部阳明经循行部位施针;指关节僵硬者,用火針对掌侧指关节施针;膝关节痉挛者,用火针对犊鼻及局部穴施针。火针选取要粗细适当,以中小号豪火针最佳,施针之前操作者双手、工具以及穴位必须进行彻底消毒。用酒精灯将火针烧红烧透,刺入穴位速度要快,穴位处若出现红晕立即拔出。针刺部位要避开跟腱及受伤部位,治疗后不要抓挠,3 d内保持施针区域的干燥状态。治疗频率为2次/周,治疗3周。参考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穴位选择与针刺方法和研究组相同,采用平补平泻法,以患者能感觉到麻胀感为宜,留针半小时。治疗频率为1次/d,连续治疗6 d之后休息1 d,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评估患者痉挛状态,分为0~Ⅳ级,级数越高表明痉挛越严重;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百分制,分值越高表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Ashworth痉挛等级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Ashworth的痉挛等级优于参考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后肌张力的持续增高会严重阻碍患者的肢体运动,限制患者的活动。中医学中,脑卒中又称中风,诱因为阴阳经气的不平衡。火针是中医“针”与“灸”的完美结合,从而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Ashworth痉挛等级优于参考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可见,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悦,周鸿飞,崔宇,等.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12):40-43.

猜你喜欢

施针火针痉挛
得气的判断指征辨析
内热针治疗腰骶部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火针疗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针灸手法对针灸效果的影响分析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