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社团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塑造刍论
2021-12-23夏月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社团蓬勃发展,作为学生活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社团同其他政治社会化路径一样,对于塑造学生公民意识、落实教育理念乃至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主体间性理论的哲学意蕴、高校社团的发展现状、高校社团发展背景下公民意识的培养途径三方面,对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社团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塑造进行探讨,指出要做好以下几点:创设良好宽松的运营氛围,改善高校社团的内部环境;将教育理念融入社团发展,丰富社团活动内涵;规范社团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对高校社团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高校社团;公民意识;主体间性;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3-0013-03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以语言为中介的交往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社会联系,是最普遍、最常见的活动媒介,能让人们避免被工具理性所操控。利用高校社团对学生进行教育,塑造公民意识,是成效比较显著的一种方式。在校园里,青年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塑造自身的公民身份认同。其中主体间性是理论基础,高校社团是核心平台,开展教育是必由之路,培养公民意识是最终结果。本文主要通过这一主线,对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社团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塑造进行探讨。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哲学意蕴
多年以来,主体间性思维一直是许多哲学家、教育学家研究的课题,大家见仁见智,各有不同。“主体间性”的哲学概念最早是由现象学的代表人物胡塞尔所提出的,现象学的另一位大师海德格尔从本体论的角度又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使之更具有超越性。主体间性是有关共同存在的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概念,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联系,这种交互主体性兼具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较高价值,皆因它强调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体现了对社会的反思与批判。这不是说完全肯定或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一个扬弃的过程,一如马克思所说的“辩证的否定”。由主体性转变为主体间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要以交往活动为切入点。在此理论下的教育,杜绝了传统的学生被动灌输、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让学生在社团活动和工作中,与负责人互为主体,通过实际经验获得理解和共识,潜移默化地接受国家认同的理念,塑造公民意识,从而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这是一个双边的、互动的模式,为人们解决矛盾和冲突提供了可能。主体间性的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超越和提高。主体间性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它没有泯灭受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与学双向主体的进阶,更有利于在校学生公民意识的觉醒。在哈贝马斯看来,“当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进行沟通时,他们就具备了主体间性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可见马克思的主体间性思想,是一种对象主体论的思想,人都是有关对象性活动的主体,能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所以要求必须把科学的理念概念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转化成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在高校,相对合适的方式就是开展社团活动来凝聚学生的国家身份认同。
二、高校社团的发展现状
高校社团是学生的重要活动组织,由学生依据各自的爱好自发形成,在校团委的指导下依法开展特色活动,囊括各个年级的学生且活动形式丰富多样、趣味十足,不仅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有益补充,也是丰富课余生活和进行教育的有效形式。一般来说,社团作为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草根性组织种类繁多,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阵地,因而具有较大的战略价值与意义。青年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高校社团为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
当前,高校社团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社团的教育发展现状和学生公民意识发展状态却依然不容乐觀。如一些高校社团的发展良莠不齐,学生政治意识淡薄等,导致学生自主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近年来要求改革高校社团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夯实青年公民意识塑造机制的声音不绝于耳。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高校都在进行学生组织的机构改革,精简社团,更多地关注质量而非数量,并裁撤了大量“僵尸社团”,留下优质的社团。所以,在社团工作中解决好当代学生主观认同客观构建的问题,能够为培养政治信仰坚定的合格的社会公民做好更为扎实、充足的准备,进而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规范对高校社团的管理,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这让学校社团工作有了依据。社团因其类型多样,成为学生组织中弹性最大、活跃度最高的部分,而将教育融入其中,能促进学术型、爱好型社团的蓬勃发展,也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以J大学为例,在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之初就进行了社团机构的改革,在管理上由放松走向收紧,由松散走向严格。比如,大幅度精简了社团的数量,保留特色社团;定期迎检、注册并更新完善社团系列信息;加强培训和理论学习,提高社团主要负责人的素质;规范选举流程和公示制度,并进行相关负责人的公示……这就要求所有成员必须了解社团章程,严格按照团组织的宗旨进行活动,拧成一股绳,使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育人功能。在大数据时代,培养公民意识的前提是树立网络文明意识,所以社团对加强新媒体平台的运行很重视,会通过网络宣传弘扬健康向上的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如J大学的学生社团在2020—2021年第一学期,21个社团的微信推送图文转发量达700条,抖音平台点赞量达2 000个,线上迎新视频展播创新高……
三、高校社团发展背景下公民意识的培养途径
公民意识,可以被界定为在政治共同体中,每个个体都有正式的成员身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类情感、行为等的总称。公民对于国家的认同,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对于社会的认同,呈现出动态性和包容性,这是由国内、国外错综复杂的多元环境所决定的。公民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政治行为主体,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以揭示其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公民意识也要随之成熟,与中国当前国情相匹配。所以,新时代公民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公民意识是近年来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而获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作为一种心理感受和理性认识,其彰显着对国家责任和个人责任的认知。特别是将高校学生作为年轻的公民,我们在探讨公民意识时,公民意识的培养就变得极具战略意义了。总体来看,高校社团发展背景下公民意识的培养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良好宽松的运营氛围,改善高校社团的内部环境
高校社团是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大学校园里的第二课堂,在此可以探究学生在新时代通过教育,塑造政治认同,进而培养公民意识,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接的动态机制。借用主体间性的哲学概念,既观照了学生作为主体的特殊性,又着力解构了客观的意识形态形成机制,即高校社团营造的环境,助力社团良性发展。这是公民意识塑造的根本途径。高校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应该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开阔眼界,不要目光短浅,把自己局限住,应不断提高分辨事物的能力。我们要清楚:一个宽松的、积极的运营环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将教育理念融入社团发展,丰富社团活动内涵
高校要注重学生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提高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缩小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但有相同爱好的成员之间的隔阂,避免摩擦。对于意识形态的教育,高校丝毫不能松懈,甚至还要加大力度,使学生在校就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时候会陷入困境,被认为是主客体模式,即师生普通教育模式的产物。对于这个模式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哈贝马斯就针对这个问题做出理性的思考,并辩证对待。他看到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反思是必须的,强调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同为学习的主体,平等沟通。这些,都需要高校将教育理念融入社团的发展,丰富社团活动的内涵。
3.规范社团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对高校社团的监管力度
对于是否应该开展活动,开展什么活动,怎样开展活动,都需要提前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估,这是一个选拔人员的过程。而骨干成员的培养和考核、科学的管理、树立榜样典型,都为公民意识的塑造创造了前提条件。这种感召力的作用是巨大的,更容易讓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对于自身角色的定位,必须要正确。如学生在学校是某个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其进入社会就是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这种情怀是传承的、延续的,并且其话语的选择、接受和表达能力也是逐步形成的。提高对高校社团的重视程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做好育人的工作,从而构建出参与社会的公民新型话语体系。而要让社团活动的平台更广阔,流程更规范,就需要高校规范社团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对社团的监管力度。
主体间性的哲学观,具有统一性和协调性,是对主体性的升华,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个人主体性的觉醒催生了现代公民意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主体间性是公民性的基本维度,它与高校学生公民身份认同问题密不可分。我们常说要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让教师起主导作用,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设计原则,但是它却有着很大的推动力量,而如何正确运用这种力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中国的古代典籍《学记》中,很早就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让教者与受教者之间树立一种共同学习进步的意识。主体间性的哲学思想也揭示了教育的规律,并从本质上体现出交往的特质如尊重、平等、理解等,让学生更有话语权。随着学生个性需求的多样化,社团组织也呈现出不同的类型,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意识形态的把控,通过教育引导,塑造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民意识塑造和培养的道路依然很漫长,这就要求高校应把主体间性的哲学思维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创设良好宽松的运营氛围,将教育理念融入社团发展,规范社团管理和运行机制,以推动社团活动的深入开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更多的“四有”公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田雪龄,陈晓曦.论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视域中的主体间性思想[J].滁州学院学报,2019(03).
[2]刘珺.法律教育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中的开展——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以公民意识养成为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20(10).
[3]马姗.近十年来国内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思想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
[4]李延祥.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制度维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郭广春,周静,马晓琼.基于标准化建设理论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6]高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论社团价值引领力的提升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8(06).
[7]王苍龙.公民身份的含义、变迁与本土化——评《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J].公共行政评论,2016(03).
Discuss on the Shaping of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by University Associ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
Xia Yu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741431,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ollege associations are booming,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and carrier of student activities, associations, like other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ath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haping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implementing educational ideas and finally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haping of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by university associ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university associations and the cultivation ways of civic consciousn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association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following points should be done well: create a good and loose operation atmosphere and improve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university associations; integrat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associations and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association activities;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mass organizations, and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of mass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associations; civic awareness; inter-subjectivity; comprehensive quality
作者简介:夏月(2000-),女,吉林大安人,吉林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