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复习策略 提升备考效率
——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思考与实践
2021-12-23山东栾晓丽
山东 栾晓丽
在教师的教学中,复习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复习课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优化复习策略,以下是笔者对高中生物复习课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巧建思维导图,完善知识网络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而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在学生构建横向、纵向知识体系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1.新授课好比“上山”,是从低起点到高落脚点;而复习课是“下山”,是先站在一个高处纵览全局,然后再重点落实。例如,复习完必修1“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章节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如酶、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联想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大的知识框架;然后结合每个核心概念,回顾与之相关的知识并进行简单的书写,对知识进行比较与归纳,完善知识框架,形成本章思维导图。此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形成了科学探究的学科核心素养。
2.复习课的知识脉络一般是横向的,通过对比、归纳,把散落在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所以备课时应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例如,复习完必修1 第三、四章后,可以引导学生将“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生物膜的结构”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三节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以细胞膜为核心,借助构建思维导图的方法将与细胞膜有关的知识形成体系。
3.通过典型习题,构建知识网络,进行深度复习。以点带面,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例1】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在2%的NaCl 溶液中,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
A.细胞内的渗透压小于外界环境的渗透压
B.细胞内呈胶质状态的物质体积变小
C.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结构不发生变化
D.细胞内将合成更多的水通道蛋白
讲解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明确该知识点在“考纲”中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建议学生采用排除法,逐个选项进行分析,并鼓励出错的学生提问,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例如学生问细胞内的渗透压与外界环境的渗透压如何比较?教师可以提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等渗溶液是什么。学生可以想到是0.9 %的NaCl 溶液。另一位学生提问细胞内的渗透压小于外界环境的渗透压,细胞失水,按照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 选项应该正确。教师可先肯定学生提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再引导学生思考D 选项中命题人考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什么特点。学生便可明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无法合成水通道蛋白。
针对这道题,笔者在课前通过研究近十年的全国卷发现,2011 年全国卷Ⅲ第1 题考查了低温影响红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知识点,2018 年全国卷Ⅲ第2 题考查了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这一知识点,在平时练习的各地的高考模拟题和联考题中,也经常会遇到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有关的习题,有的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也有的以该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作为填空题的形式,由此可见这部分知识点的重要性。因此,针对这部分知识点的复习,教师引导学生们回忆课本知识,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来源、呼吸方式、实验、疾病等角度梳理知识点,逐级拓展,扩大知识辐射面,最终构建知识网络。例如由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结构,引申出它有细胞膜,无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细胞膜的成分、元素组成、结构特点、功能特点,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等一系列的知识点。
通过对知识点—线—面的处理,解决了知识点多而分散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高效记忆,提高复习效率,提升解题能力。
二、妙用微课教学,突破复习重难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课已悄然走进高中生物课堂。复习时很多教师都希望能将知识再讲述一遍,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下完成知识的再认识,但由于时间的限制,这是不可行的,而微课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在复习必修2“DNA 的复制和表达”方面知识时,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先是动画演示和介绍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然后就三个过程的发生时间、场所、模板、条件及特点等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微课语言简练、目的明确、过程形象,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比较出三者的区别,不但能突破本节复习难点,更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再如,复习必修3“激素的调节”一节时,由于该部分知识较抽象,不易理解,微课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微课内容包含血糖调节的模型构建、与血糖调节有关激素的具体作用,动态演示血糖调节的过程,再结合平日练习的一些易错点和易混点设计成典型例题分析和讲解,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血糖调节有了真实的体验,对平日的易错点、易混点有了清晰的认识,突破了本节的复习难点,提高了复习效率,形成了一定的生命观念。同时,微课教学的引入,可以为枯燥的复习课增添一些色彩,激发了学生复习的热情。
三、充分利用习题,渗透方法与素养
1.活用课后习题,夯实基础知识
复习时,传统的做法往往是“重练轻讲”“重难轻易”,把复习课当成了练习课,忽视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课后习题的运用。但其实所谓难题就是将几个简单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进行考查,其考查内容本质仍是教材本身的知识。而每节课的课后练习题都是紧紧围绕该节内容进行设计的,所以教师在复习时需要关注课后练习题,在认真审视课后练习题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发挥课后练习题的潜在价值,对课后练习题重新组合,巧妙运用。
在复习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对课后练习题进行自主改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复习必修1“细胞呼吸”这一节时,学生对课后练习第2 题的改编就出现以下情况:(1)将“有氧”改成“无氧”。(2)将加入的“葡萄糖溶液”改成“丙酮酸”。(3)原题干中是文字描述,可以变式成图形描述等。这种做法的优点:一是学生自己命题,自己给出答案,这种改编题的过程督促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二是通过习题改编时情境的创设,联系生活生产实践和社会热点,形成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2.善于借题发挥,渗透解题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复习过程中,教师就题论题的单一讲解模式不能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更应渗透解题方法,归纳解题规律,使学生得一法而会解多题,跳出“题海”,提升能力。
【例2】用32P 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 条染色体)的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后期及所产生的子细胞中被32P 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为多少?
针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及DNA放射性追踪问题,可以采用画图法,展示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和DNA 的数目变化。讲解时,首先教师让学生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和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突破口;其次根据学情回顾DNA 半保留复制和有丝分裂过程等知识点,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从而建立知识与习题的联系;最后,采用画图法构建模型,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玉米体细胞中2 条染色体为例进行画图讲解,分析两次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及对应DNA 的数量变化和被标记情况。其中,第二次有丝分裂的末期是易错点,学生往往忽视了后期分开的染色体会随机向细胞两极移动这一点。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并把末期所有的可能性都一一画出,加深理解,最终由学生总结出第二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20 条,从而突破难点。
画图法解题直观形象、思路清晰,学生易于接受,再通过改编习题,如改变标记元素、标记时间、分裂次数,联系减数分裂等,强化训练,以达到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效果。实践证明,在这类题型的练习中,学生作答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优化复习策略,就是要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复习策略,会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