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森林病虫害成因及其防治技术
2021-12-23纪艳风
纪艳风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八河川镇林业工作站,辽宁 丹东 118225)
森林中一旦出现病虫害就会降低树木的成活率,其不仅会对森林树木的生长产生影响,也会造成林业经济的损失。所以探寻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式,并且在实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加以应用,这是业内人士应引起关注和重视的部分。
1 森林病虫害出现的成因分析
森林对于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为破坏、气候变暖、使用化学药物等都会引起森林病虫害的出现,从而直接破坏森林资源。因此通过具体分析而知造成森林病虫害反复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病虫害类型较多,且滋生迅速,危害的范围较为广泛、这样持续影响最终会增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从而威胁整个森林的安全。
1.1 森林病虫害危害的范围较为广泛
森林之中存在诸多生态资源,但是因为人们的开发无节制,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不惜滥砍滥伐,不断削减绿色植物的数量,进而影响生态环境,造成森林自然系统的平衡被破坏,直接降低森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而生态系统被破坏、林木削减、生态链失衡等问题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快了病虫害的衍生,扩大了病虫害危害的范围[1-3]。
1.2 病虫害类型较多且滋生迅速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机械化进展持续加快,但随之而来的则是生态资源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其中全球变暖就成为关注的焦点。温度的上升会导致生态失衡、环境变化,这样就会逐渐减少植物的数量,并且为病虫害的出现提供有利条件,进而增加病虫害的种类,提升病虫害的破坏力。适宜的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快速繁衍,并且其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传播也会导致病虫害扩散繁衍,最终导致森林之中病虫害快速传播,对生态链以及生态资源造成直接的危害与威胁。
2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对策
在当前的森林资源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找到积极有效的策略来进行病虫害的合理防治。在具体的操作中就应该做到树苗检疫、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利用病虫害、实现林区生态系统作用的优化,通过这几个方面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处理。
2.1 树苗检疫
在栽培树苗时要从基础方面促进树苗的成长,通过树苗检疫的强化避免树苗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这样才能实现对外来病虫害入侵的防范。同时对运输树苗和繁殖材料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求其进行严格的检验,这样才可以真正消除树苗携带的病虫害。另外,针对病虫害出现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结合起来加以防治,这也是需要格外关注的。
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作为森林病虫害有效的防治技术之一,能通过对病虫害的喜好、性质等方式的分析,利用物理方式来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查杀。相对于农药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更加环保,但是会造成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的浪费。一般来说,森林病虫害的物理防治主要是采取隔离法、人工捕杀、诱杀等方式。第一,隔离法主要是迅速隔离扩散速度较快的病虫,并且实施集中的消灭,这样就可以避免林木受到虫害的威胁。第二,人工捕杀主要是针对容易捕捉的害虫,由于这部分害虫个体较大,虽然能起到明显的捕杀功效,但是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第三,诱杀法则是基于害虫的实际特性分析,比如害虫具有趋光性就可以考虑到这一特性,悬挂诱杀灯来实现对害虫的防范。此外也可以放置信息素,规避雌性害虫的交配通信,从而降低害虫的繁殖率[4-6]。
2.3 生物防治
在森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中,生物防治作为重要的防范技术之一,其主要包含了微生物使用、天敌生物利用、鸟类防治等。第一,就微生物而言,其主要是在虫害多发区域利用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如利用苏云金杆菌,其本身属于天然的杀虫剂,并且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第二,天敌生物,也就是引入害虫的天敌,如在松毛虫的多发区域可以考虑到赤眼蜂的引入,对于天牛害虫多发的区域则可以引入管氏肿腿蜂,针对白蛾虫害等则可以利用啮小蜂实现生物防治。第三,考虑到鸟类基本都是以害虫为食,它们的存在就是对森林自然平衡的有效维护,在森林之中包含了啄木鸟、杜鹃等有益鸟类,其可以在森林之中捕食害虫,相关技术人员就可以直接利用构筑鸟巢的方式吸引这些有益鸟类前往,这样也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实际发生率。
2.4 合理利用病虫害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分析,在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基于利用的角度来加以分析。遵照全新的林业病虫害防范原则,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条件。比如森林之中的病虫害会造成林业方面的较大破坏,但是在其余的领域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生物领域中通过不同的测试与分析处理,就可以将原本森林病虫害的劣势直接转变成优势,对于药物的研发或是在攻克各种病毒、进行产品加工时,其都可以对此进行合理的改善。解决林业病虫害不能按照单一的思维被动应对,要考虑积极有效的手段,从林业病虫害的功能性入手,有效防治病虫害,促进森林资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同时注意改造林区,因为虫害蔓延速度很快,只要出现虫害必须立刻治理,避免森林因病虫害侵袭而死。为了防治虫害扩散,在防治过程中可以设置隔离带,分割树木和害虫,断掉害虫的粮食,迫使害虫迁移,让树木免遭害虫的侵袭。
2.5 实现林区生态系统作用的优化
在森林生态建设过程中要促进林区生态系统的优化,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杜绝滥砍滥伐的情况出现。在人工造林中可以考虑多形式、多种类的造林,选择要种植的树木时应分析树木本身的特点以及生长习性,同时所种植的树木要具有较高的病虫害抵御能力。在森林管理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增加森林动植物的多样性,实现对林区生态系统的合理优化,同时将林区生态系统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帮助森林区域增强植被防御能力,提升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但是考虑到即便是相同的昆虫类别,如果其数量庞大也可能会引发新的病虫害,所以采取措施要与数据信息相互结合起来,在投放天敌以及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提升病虫害防治的针对性。同时,对于易滋生林业病虫害的空气、生态环境土壤、水源等生长环境也要进行采样调查,避免使用各种药剂超出允许的范围,从而营造生态林区[7-9]。此外,还要定期清理林间杂草,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通过适当松土阻止病虫繁殖;合理间伐,在控制病虫害扩散的同时满足树木根系的营养需求,从而保证森林中各区域树木营养的均衡[10]。
3 结语
考虑到森林资源与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并且会对经济发展建设水平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林业部门就需要加强分析,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水平,在改善森林资源环境的同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充分的资源支持、环境支持与保障[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