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大连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1-12-23刘春华

林业科技情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林地发展

刘春华

(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039)

林下经济是现代生态林业模式,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在林冠下开展农、牧、草和药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发展林下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农林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提升林地综合效益、提高林地产出率和解决农民就业等问题。为此按照辽宁省大连市下达“提升林下经济”任务要求,对大连市林下经济进行调研活动,并根据调查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1 调查形式

采用实地调查与电话随访的形式对大连地区的林下经济展开调研。调研组深入庄河市、普兰店和金州区部分乡镇,考察调研10余处林下经济生产基地,并与县(市、区)涉农(林)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村干部和经营大户进行座谈。通过抽调庄河市的步云山乡、桂云花乡、大营子镇、仙人洞镇和鞍子山乡5个乡镇,电话咨询7个乡镇。对普兰店区的四平、同益和原南山街道3个乡镇,及金普新区的石河、登沙河等乡镇都进行了调研[1]。

2 调查结果

2.1 林药种植

(1)人参地均位于庄河市境内。由于林下参种植的生产周期长,后续管护费用较大,因此目前参地种植面积和种植户数均没有增加,现有种植面积能够保存下来的也正在经受管护难度大、经营费用高等问题。位于步云山村三道沟屯,村民在老黑山的林地33.3hm2;位于桂云花满族乡石佛山,林地面积大约333.3hm2;大营子镇孙屯村一位承包户投资100万元,承包66.7hm2林地;庄河市仙人洞镇,占地面积包括山林在内共计约666.7hm2。从2011年开始,在园区山林中种植20hm2林下参,上述4处参地目前保存率比较低,一方面可能与生长环境不适应有关,另一方面也有鼠害和野鸡损坏等影响[2]。

林下参种植对环境要求很特殊:其一是种植前需要选对山地坡向、土壤类型;其二是对林分树种组成、林分郁闭度和林下腐殖质层也有一定选择性要求;其三是人参对光照、水分和温度等生长因子有特殊要求。另外,林下参至少需要生长5年以上才能收获,15年以上才能接近野生山参的药用效果。由于生产周期较长,参地既要进行除灌割草、林地透光等日常管理,又要加强管护,防止野猪、山鼠和野鸡等踩踏和啃食破坏,尤其是防止人为偷采等干扰。

综上所述,适合发展人参种植的林地空间相对有限,大面积产业化发展林下参存在一定难度,但只要规范种植、避免林地严重破坏和水土流失,可以因地制宜适度发展[3]。

(2)部分村屯都有种植中草药的经历,种植品种主要是纯中药材和食药兼具品种。如,黄精、天麻、玉竹、细辛、刺五加、蒲公英、土贝母、桔梗和黄芪等。另外还有龙胆、沙姜、穿龙骨、山芍药和柴胡等草本植物,这些植物也适合药材种植。从种植效果看,目前多数种植户都是在自家菜园或庭院种植中草药,因种植面积小,产量也少,所以在销售上基本以药商上门收购为主。只有少数个体和部分企业能够利用果园树下和经济林下的空间有规模种植。例如:桂云花乡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就在果园树下种植了蒲公英等中草药,从现场情况观察,果园内满地皆是绿绿葱葱的蒲公英,长势十分旺盛。据了解,该公司与其集团公司已计划开发蒲公英系列产品,对蒲公英进行采收、加工和销售,而且在三道岭村及周边村屯建立中草药种植基地,推动五味子、刺五加和辽细辛等中药材种植[4]。

中草药种植投入成本很大,市场销售价格也起伏不定。所以,要想种植中草药,不仅需要选择适合的土地、合适的品种,更要长期关注市场走势,才能获得效益。如,鞍子山镇金山村有两三户村民在自家庭院种植天麻,虽然只种几分地,而且3年一采收,市场行情好的年份,收获的天麻最多能卖出1.7万元。再如,鞍子山乡玉石岭村,一位外地村民在该村经营15.3hm2板栗园,该村民一边在板栗树下种植玉竹,一边在大田地里种植黄精,两种药材每隔几年采收一次,目前已累计销售玉竹十多万千克,销售渠道还算畅通,黄精的种植收益也十分看好[5]。

2.2 林下养殖

利用林中空地散养家禽即所谓林禽模式。本次调研,实地走访5户利用林下饲养家禽的个体户,这些个体户分别处在庄河市仙人洞镇、普兰店区四平镇、同益乡、南山街道和金普新区石河街道。养殖种类主要是家鸡,养殖规模每户养殖少的有几百只,多的近4000只。几户村民在林下可林缘处散养家鸡,而且还有一两处驯养孔雀、鹿等野生动物的养殖场。也曾有村民从事林蛙养殖,但是因规模较小、天敌多、管理技术跟不上,未赚到钱而放弃[6]。

散养家鸡效益很好,但自然受损率较高。一是每年都受到野猫、山鹰动物侵害,二是如果遇到急雨天气,鸡受到雨淋会在鸡舍相互挤压而生病死亡。如,在一处鸡场调查可知,第一年在果园里饲养了5000只鸡,当年只剩下一半。另一户养鸡场位于普兰店区四平镇,经营者早年承包了120hm2荒山,2012年开始饲养土鸡,目前鸡场存量2000只鸡,蛋鸡、肉鸡各半且均已见到效益,由于该鸡场自身能开展防疫工作,鸡病受损率基本能得到控制,2018年,该鸡场改变了经营方式,购进孵化器批量繁育种鸡,除了供自家养殖场更新换代外,还为当地百姓提供鸡雏和技术服务。地处普兰店区原南山街道的一家养殖场,利用2hm2果园,林下饲养大鹅、鸡、鸭和雁等几千只,每年经济效益都较为可观,该养殖场按照不同禽类的生长天数分“批次”饲养,还计划将果园分成片区,控制饲养数量并实行轮放,既保证产蛋、产肉数量,又保证了循环发展。

总之,无论是利用林地空间,还是在果园树下,每处养殖场的禽舍都比较简易。经营管护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散养家禽的自然损耗一般约占最初投放数量的20%,而病死损耗能占20%,其他原因损耗能占10%。同时,凡是禽类集中活动的区域,因常年鸡刨踩踏,林地和果园树下已是光秃秃的地面,几乎没有草本植物生长。尤其坡度大的地方,如果遇到雨季降水,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可能。由于受山林严加管护限制,林地内不能建造永久性禽舍等基本设施,养鸡场的管理人员常年生活在简易的板房内。所以,林地、林木监管严格,从不同程度限制了养鸡场的生产规模和长期经营计划[7]。

2.3 其他林下经济

林粮模式。一般在经济林造林初期常见有农户兼作。

林菌模式。位于庄河市栗子房、仙人洞等镇,过去有个体村民曾在杨树林下种植大盖球菇,但在本次调研了解,村民搞了一两年种植就放弃了,具体原因很复杂,但主要是投入人工等成本大,价格不稳,销售渠道不畅。

3 发展现状分析

大连地区发展林下经济有空间、潜力大,前景广阔,但存在很多生产条件局限和一些制约因素。从发展水平看,林下经济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发展模式看,主要为林药、林蚕和林禽等模式,其他林下经济模式还有林粮(油)、林菌、森林旅游和林下采集等。论速度大连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明显滞后;论规模个别乡镇虽有发展,但零星分散,既没有主打产品,也没有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论种养殖效果,林蚕模式发展的最早,产业链相对完整成熟,在北部山区养殖户有一定的收益,林药、林禽模式大部分发展在2000年以后,但有的经营户效益较好,有的效益一般,有的还未见效益;论持续性发展,因广大农民缺少信心,有的种养殖业,农户干了几年没赚到钱,没有坚持下来。

4 主要的建议

(1)重视政策引导和扶持。在产业规划上,坚持生态优先、明确产业开发目标任务,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开展了以林抵贷、林业发展项目贴息贷款等工作。给予农业户资金补贴。

(2)健全行业管理体制。县级由林业部门成立开发办负责行业管理,乡镇由林业站负责管理职能。如林下参种植,需要进行林木透光伐,经乡镇林业站审批,允许参农对上层林木进行修枝和伐除5cm以下灌木。

(3)强化技术服务和指导。县级行业管理部门、技术服务部门和生产企业,对参农、药农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与指导和实用技术推广。大力推进和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级推广示范项目,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各乡镇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建立产业示范园。

(4)加强合作组织建设。成立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带动千家万户。合作社的主要职责是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负责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必要时会干预行情,发挥稳定市场价格作用。

(5)招商助推企业龙头,采取“企业龙头+基地+农户”做强产业链条。创办交易市场。通过网络营销渠道扩大市场影响面。

(6)重视品牌建设。打造地域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批国营、民办企业积极争创国家、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5 结语

大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宜人,森林资源丰富,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有意识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愿意学习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呼吁政府加强科技先行,因地制宜,引领行业发展,给百姓以示范带头,不盲从,有规划,有步骤,有效益。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和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积极扶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真正做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

猜你喜欢

林地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新时期林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Summer Is Coming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