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防火网络阻隔线与混交林带树种配置

2021-12-23

林业勘查设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林带林火阿城

林 宏

(哈尔滨市阿城区林业和草原局料甸林场,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通过对阿城林区森防工作总结观察,建立森林防火网络阻隔线,配置能防火、抗火的混交林树种林带,是森林火灾防控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在分析阿城林区林木树种分布及林火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配置防火阻隔效能高、能有效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及改善生态环境的树种尤其重要。

1 林区概况

阿城林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距哈尔滨市主城区约六十公里,交通方便,人口流动稠密,村屯分布范围广。林业用地面积为78693.6hm2,活立木蓄积量为1014.7万m3,森林覆盖率46%,可以建立森林防火网络阻隔线,配置森林防火树种混交林。

1.1 可利用的因素

1)林分多处于缓坡,坡度小,林内集材路分布范围广,且相互连接,四通八达,在林内林缘地带的林区公路,可充分利用作为防火阻隔线。

2)山脊、岩石山峰,沟谷河流可作为防火隔离线。

3)天然阔叶次生林与人工针叶纯林的间隔区域可作为防火阻隔线。

4)依据坡向、坡度等立地条件,营造不易着火的针阔混交林或营造不易着火的阔叶林(如三大硬阔),充分提升阻燃效果。

5)保留原有的防火隔离带,扩展开辟八十年代遗留的林内集材路,扩展林内沟底河流小溪,增加宽度,阻碍火灾的蔓延。

6)宣传动员组织林区内养殖、种植发展林下产业的林农人员自觉巡山、管护巡逻,增加防火力度。

1.2 不利与危险因素

1)阿城林区森林植被丰富,树木高大,林分郁闭度多在0.7以上,其林木树种多以天然次生阔叶为主,而针叶林多是以人工栽植落叶松、樟子松单一纯人工林。由于近十几年的采伐量逐年减少,林分内枯枝落叶杂草逐年增多,不易腐烂,可燃物载量越来越多,加之林区种植、养殖等非林业生产活动增加,遇上特别干旱的年份防火形势异常严峻。

2)阿城林区隶属于阿城区林业和草原局,下辖的九个林场与七个林区乡镇,近几百个行政自然村毗邻。这些乡镇自然村,穿插居住在林区内,村村通公路,相互联接,分布范围广,地形复杂,村民的耕地也都大部分分布在林区内,靠近林缘或在林内,每年春、秋两季生产,村民烧杆棵以及清明上坟祭扫烧纸是最大的火灾隐患。

3)随着哈市周边旅游热兴起,阿城林区的两处著名旅游景点开放,人员流动频繁,自驾游,林内体验氧吧游,驴友林区探险游等人为活动增加,增加了火险因素,给森林消防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增加了很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

4)多年的林内集材路和防火线,很多已不生产使用,且已杂草、灌木丛生,风折木横断集材路,不利于防火车辆人员入山。且缺乏资金,难以清除拓宽防火阻隔线。

2 设置阻隔线配置混交林树种原则

1)依据地理环境,立地条件,因地制宜的原则。

2)根据坡度坡向走势及林相树种比例分布状况确定的原则。

3)天然次生林、阔叶混交林及人工纯林分片区域的原则。

4)山脊、河流、沟谷自然屏障作为阻隔线的原则。

5)依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物防火林带的规律适地、适树的原则。

6)按本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制定的林场五十年长远规划,同步建设改造残破林分和新植更新林分的设计原则。

7)阻隔线大小、长短,必须达到路路连通,相互连接,达到林班内网络化及网格化的原则。

3 技术方法

林火阻隔网络的最大功效是阻隔林火蔓延,强有力的网络分布是森林防火的重要阻隔系统,主要有防火线和防火林带二大类。

3.1 防火线建立

1)阿城林区属于重点生态保护林和风景林区,天然次生阔叶林占比较大,且分布在深山区,人员流动少。依据《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可确定为面积100~1000hm2范围内,防火线的宽度为25~40m,网络理论平均密度控制指标为40m/hm2。

2)充分利用现具有防火效能的林区公路、林内集材路、高压线底走廊、山脊、沟底、河流及针阔混交林边缘空置区域,拓宽线路、清除灌木杂草,使其路路相通相连,构成密集网络,使其发挥阻隔林火效能。

3.2 防火林带建设

根据阿城林区的地理环境和立地条件因子及适地适树的原则,按林木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及防火能力的差异,提出相应的树种配置模式和防火林带的构建技术。

3.2.1 山脊混交林树种配置

因山脊地理条件较差,土层较薄,不适宜营造或改造林分。可充分保留原生的天然林,保留柞树、花曲柳、色树、椴树、榆树及林下灌木,如杜鹃、丁香等。只需顺山脊开设出15m宽的防火阻隔线,陡峭的山脊可窄开,平坦宽阔的山脊可开设20m宽,因地而宜,确保起到阻隔山火蔓延即可。

3.2.2 上坡混交林树种配置

1)在山的上坡郁闭度在0.7以上的林分,可保留原有天然林或人工林。不宜在重新更新改造林分,需要清除林内枯枝落叶杂物,并开通林间原为集材路,使其路路相通,加宽林间集材路10~15m;而郁闭度在0.5以下的林分,则需清除林内杂树、灌木、杂草,重新培育造林。

2)可按株、行混交栽植,选择的树种为椴树、榆树、胡桃楸、色树、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栽植。可采用行混或株混,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必须以不易燃烧树种的比例大,易燃树种的比例小为原则。例如:三行水曲柳,二行椴树(或榆树),一行落叶松,一行色树,株行间距为2×2m,即:3∶2∶1∶1的比例,构成多种阔叶乔木的近自然型上坡混交防火林带。

3.2.3 中、下坡(林缘耕地边)混交林树种配置

1)保留在中、下坡坡底林缘地边林分,郁闭度高,土质层各种元素含量丰富,含水量大,树干枝叶茂密的天然林及人工林。打通林内防火线,形成防火线网络相互联通。清除林缘地边的小荒地,零星坟地及毁林破坏开垦的残破林分。

2)栽植以阔叶耐火树种的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椴树等阔叶混交林,拓宽沟底季节性河流沟叉,使之相互畅通,形成防火线的阻隔作用。阔叶混交方式采用三行水曲柳、三行胡桃楸、三行黄菠萝、三行椴树,一行稠李子。株行间距为2×2m,即:3∶3∶3∶2∶1,这样的林分组成符合本地区林相结构,选择树种也是本地区优质适宜目的树种。

3.2.4 景区森林公园混交林树种配置

在景区森林公园内,保持原有的森林生态环境及林木树种,保留原有的林区道路和游步小路,狭窄处适当加宽,清除游步小路两边杂草、杂物。大量设置防火标识和警示用语,在道路两旁保留或栽植耐火性强的树种和可观赏性树种。例如: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柞树、杨树、椴树,并配置云杉、红松及林下灌木,如杜鹃、丁香、暴马子、忍冬等。混交配置方式:二行水曲柳、二行黄菠萝、一行红松、二行胡桃楸,并在林下栽植暴马子、忍冬,株行间距为2×2m。即:2∶2∶1∶2的比例。在景区林荫路和游步小路两旁,栽植云杉、红松、杜鹃、丁香,采用单株隔树种配置。即单株红松、隔株杜鹃、丁香。单株云杉,隔株暴马子、忍冬,并向林内伸展3~5行。此配置即可美观绿化,又可供游人观赏,并起到林火的阻隔作用。

4 效果分析

通过上述本地区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的建立,以及防火林带的配置模式,我们可以认为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和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可以起到多种效益全面开展的作用。

1)扩展增加了林内防火线,清除林内杂物,枯枝落叶,改善林内卫生环境,减少可燃物在林内积累,降低了林火的燃烧条件。阻碍林火燃烧蔓延连片的连续性。

2)扩展加宽的林内集材路和公路,有利于快速集结调动消防人员和车辆,一旦发生火灾,可尽快把火灾受害面积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森林山火处于人为掌控之中。

3)大量营造耐火性强的阔叶混交林,改变单一人工纯林为混交林,提高林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优化树种,改变林分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

4)营造耐火强的树种,符合生态要求,不易发生林冠火,对于森林火灾的地表火、地下火和林冠火可以起到双重控制作用,用生物防火林带控制火源火灾的发生。

5 结语

随着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我省护林防火工作措施的层层落实,森林防火网络阻隔线与防火林带建设必须在地区政府支持下,动员社会力量,在林业有关部门的技术支撑下,协同一致,按规划设计落实到基层单位,分期分批逐项完成,保质保量达到合格标准,做到有政策,有措施,有方案,有目标,细化到单位个人,有责、有奖、有罚,才能早日完成此项林业防火建设工程,让其永久发挥作用,确保青山常在,绿水永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猜你喜欢

林带林火阿城
林火蔓延中林火-风双向耦合模拟研究进展
浅谈新疆农田防护林设计及主要树种选择
半边天
戏子多秋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剩饭
一厘米的秘密
一厘米的秘密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