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的话

2021-12-23

关键词:学界中西融通

特约主持人 许 钧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张柏然教授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双语辞典编纂家,曾任中国辞书协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张柏然教授是一个有真性情、真观点的学者,他对学生真诚,对事业认真,在翻译理论研究上坚持求真高于一切。张柏然教授毕生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呼吁我国翻译学界尽快建立自己的学派以促进学术发展,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学术队伍,以提高我国翻译学界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张柏然教授指出,中国译学要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平等对话,必须要有一套建立在自身语言特点基础上、立足于本国文化精神的理论体系。在他看来,中国翻译学要想在国际翻译学界拥有话语权,不仅要进一步厘清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发展定位和建构脉络,也要推动更多具有中西融通视野的翻译学人参与海外学术活动,让世界听见中国翻译学的声音。

应《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之约,本期围绕“张柏然中国特色译学思想研究”的主题组织了四篇文章。

李婵、胡开宝的《厘清中西译学源流,构建中国译学体系——张柏然比较译学观探析》认为张柏然的译学研究立足理论产生的根源,秉持比较方法,以西方翻译理论为参照,探究中国译论的民族特点。文章分析了张柏然教授围绕中西译论溯源、现当代译论批评,以及中国特色译学理论构建三个方面展开的比较译学研究,认为张柏然的比较译学理论始终把握和放眼中西译学理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强调古今参照,中西融通,目的不止在打造“民族特色”,更是为普通翻译学贡献“中国智慧”。

柴仕伦、杨柳的《中国译学的传承与创新——张柏然译学思想研究》分析指出,张柏然作为中国译学的早期建设者,提出了传统译论“范畴的视域融合”与“体系的整合建构”的继承方法论,为学界指明了如何将中国传统译论、西方译论、新时代的翻译活动三种学术或实践资源转化为中国译学话语的创新路径。文章着力于评价张柏然译学思想所具有的引领性、前瞻性与系统性,认为张柏然教授的译学理论成果有力促进了中国译学话语体系建设,准确研判了外译研究、翻译数字化、翻译服务实业化等研究趋势。

汪璧辉的《中国译学建设的融通之道:张柏然翻译美学思想探析》聚焦张柏然教授翻译美学思想的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传统,指出,张柏然教授始终致力于以共性为译学研究本体,以“和而不同”为理论追求,以“比较调和”为研究方法,以“天人合一”的融通之道,为翻译学界描绘出一幅纲目清晰的“译学太极图”。文章认为,张柏然教授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源泉,依循“传统定位—西学反思—融通自立—打造特色”的路径形成由“变化观”“适切观”“融合观”组成的“三观合一”的翻译美学思想。

祝朝伟的《教研同一 道术归一 知行合一——张柏然教授翻译人才培养观研究》用“创新引领、中西融通”“国学陶养、通才模式”和“能力导向、质量为本”24 字概括了张柏然教授研究型翻译人才和致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理念。文章认为,张柏然教授在毕生的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始终遵循从应然经使然再到实然的逻辑演绎路径,切实做到了翻译人才培养的教研同一、道术归一与知行合一。

以上四篇文章分别从张柏然中西比较译学、中国特色译学建设、翻译美学特质和翻译人才培养等各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张柏然教授如何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话语体系,既是对张柏然教授毕生译学建树的学术礼敬,也是对其“中国需要创建自己的翻译学派”呼吁的学术回应。

猜你喜欢

学界中西融通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国内外学界象雄文明研究述评①
什么是绥芬河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