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具行业信息

2021-12-23

模具工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电解槽增材工业

[导读]2020年全年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升25、7.5和2.2个百分点,且高于全年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3.2和2.6个百分点,并超出年初预期。

数据统计

2020年我国机械工业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升25、7.5和2.2个百分点,且高于全年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3.2和2.6个百分点,并超出年初预期。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9%、汽车制造业增长6.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1%、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3.4%;主要涉及的52个行业种类里4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了增长。

2020年,机械工业营业收入至9月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85万亿元,同比增长4.49%,增速较全国工业高3.7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至7月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较全国工业高6.29个百分点。

2020年我国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41%,比上年提升0.3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工业0.33个百分点;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86.1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3元,高出全国工业2.42元。

机械工业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底实现同比由负转正。2020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7 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其中进口3 177亿美元,同比增长0.88%,出口4 670亿美元,同比增长1.99%。

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产量平稳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种有色金属产量6 168万吨,同比增长5.5%,增幅同比扩大2个百分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第四季度企业信心指数为50.1,连续两季度保持在临界点以上。

价格逐步回暖。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大宗有色金属价格经历“V形”走势,4月以来价格持续回暖,铜、铝全年现货均价分别为48 752、14 193元/吨,同比增长2.1%、1.7%;铅、锌全年现货均价分别为14 770、18 496元/吨,分别下降11.3%、9.7%,降幅同比收窄1.7和3.8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加。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 427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其中,进口额1 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出口额260亿美元,同比下降8.3%。

2021年1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1年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8.8万辆和25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29.5%。

2021年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1万辆和20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和26.8%。分车型看,轿车产销分别完成89.6万辆和9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8.2%和31.6%;SUV产销分别完成90.6万辆和9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8%和25.2%;MPV产销分别完成8.3万辆和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3%和8.6%;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万辆和1.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8%和18.1%。

2021年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7.8万辆和45.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3%和43.1%。分车型看,货车产销分别完成44.3万辆和4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4%和44.3%;客车产销分别完成3.5万辆和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4%和30.1%。

2021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4万辆和1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5.8%和238.5%。分车型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6万辆和1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6.6%和28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万辆和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2.4%和104.7%;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辆和63辆,同比分别下降80%和63.2%。

政策法规

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

2月25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实施计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 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

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燃料电池、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新型电子电气架构等网联化与智能化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完整供应链。

在网联化智能化应用能力方面,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明确优先发展纯电动汽车,支持整车制造企业优化生产布局,增加高端纯电动车型供给。健全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生态,打通车用氢气供应瓶颈,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和产品供给体系。加快动力电池技术突破,布局固态电池等新一代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动高功率密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向系统集成化、结构轻量化、控制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基础材料、核心工艺突破,燃料电池系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明显提升。

国际资讯

2020年日本机床订单十年来首次跌破万亿

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公布的日本2020年机床订单业绩(确认值)为9 018.35亿日元,同比减少26.7%,连续2年减少。这是10年来首次低于1万亿日元,内需、外需均连续第二年减少。受经济低迷、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需求进一步减退。日本在2020年5月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触底反弹后也进入了复苏趋势,但前景仍不确定,投资的谨慎态度仍在继续,通用机械和汽车等四大产业需求有所下降。

美国国防部发布增材制造战略计划

2021年1月,美国国防制造技术规划办公室发布首个综合性增材制造战略报告,简要分析了制定增材制造战略的目的,明确了增材制造的未来发展愿景、战略目标及发展重点。

主要途径包括:①利用基于增材制造设计的装备,推进国防系统现代化,增强国防实力;②增加增材制造材料储备能力,可进行快速原型制作和直接生产零件,从而降低老旧过时零部件引起的风险;③使作战人员能利用增材制造能力在战场上采用创新解决方案。

战略目标:①将增材制造集成到国防部和国防工业基础中;②协调国防部和外部合作伙伴的增材制造活动;③推动和促进增材制造的敏捷应用;④通过学习、实践和分享知识以提高增材制造应用熟练程度;⑤确保增材制造工作流程的安全。

区域报道

中国(国际)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联盟成立

1月30日,由济南市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协会发起,涵盖山东及京、沪、粤、苏、浙、鄂、晋、吉、黑10个省市和德国CODESYS软件、日本川崎中国总部等拥有130家成员单位的“中国(国际)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联盟”在济南成立,同时成立国内首个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培训学院。

中国(国际)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联盟是在济南(国际)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联盟基础上,为更加广泛促进产业技术交流而成立的,联盟总部设在济南自贸区,与济南市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协会合署办公、并行运行。

根据协会内汽车产业配套和装备企业众多的特点,成立“协会汽车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并聘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委员会副主任、重型汽车专家孙兆福为汽车专业委员会主任。为加大成员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分享经验、推进创新与合作,协会自2021年开始,在协会总部建立“月度沙龙制度”和“双月新闻发布会制度”。

协会以服务会员需求、实现会员增值为出发点,已初步实现技术培训、学术交流、项目鉴定、产业合作、咨询服务、政策解读、杂志发行等服务。成员之间初步实现了产业优势互补、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建、尖端市场合作。

上汽通用五菱获评国家工信部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2月3日,青岛开发区上汽通用五菱开发的《数字化供应链协同智造云平台》获评国家工信部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该项目的开发基于精益管理的数字化供应链协同智造云平台,覆盖供应链从研发、采购、生产、质量、设备、仓储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和系统功能;以信息技术固化精益管理方法提升供应商能力,帮助供应商实现精益化、可视化、透明化管理,建立精益化的透明化工厂;建立数字化工厂建设的解决方案,开发供应商数字化工厂生产运营管理系统DMOS,通过设备底层数据互联互通,提供设备状态、工艺参数、产品检测的在线感知,实现了供应商全业务过程数据的自动采集;构建DMOS数据集成分析监控中心,实现了供应商生产运营全过程数据的集成分析和可视化、透明化管理,方便解决供应商生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平台已在SGMW供应链上成功推广应用,覆盖了700家供应商;帮助12家供应商建设了数字化工厂,吸引千余名供应链商参与了20多场现场交流活动,推动了供应商传统管理模式的改变、发展理念的认同、自动化和信息化资金的投入。以点带面,通过示范效应,带动了供应链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从而促进了供应链整体水平的提升,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中国工业互联网智库委员会正式成立

2月26日,“工业互联网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工业互联网智库委员会(以下简称“工联智库”)成立仪式在北京召开。

为贯彻落实《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国家级科研机构、知名高校、行业组织和典型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工联智库”,致力于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工联智库”旨在搭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课题协作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发展。

酒钢集团铝电解槽外壳用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日前,经全国钢标委和甘肃省科技厅评定,酒钢集团创新开发的高性能大型铝电解槽外壳用钢、制定的我国《铝电解槽外壳用钢板YB/T 0229—2020》行业标准双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解决电解槽在生产中遇到的瓶颈,酒钢集团在提出抗石墨化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外壳用钢板的设计理念,并联合沈阳镁铝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从电解铝技术及槽型升级换代过程中所需配套钢材的升级材料设计与组织性能控制工艺技术着手,结合自身需求及装备特点,实施开展了“高寿命大型铝电解槽外壳用钢板研发与推广”项目。项目组开展电解槽破损机理、电解铝配套钢材应用、服役过程研究和钢种的开发及生产,陆续解决了焊接石墨化、高温撕裂、低屈服强度等问题,开发的产品具备耐高温、抗变形抗石墨化、易焊接、长寿命等特点,与传统电解槽材料Q355B相比,强度级别提高2个等级,高温力学性能、高温蠕变性能、焊接性能更优,电解槽寿命最高提高2倍,实现了电解槽从所需材料研发、生产到电解槽装备制造设计、制作,再到电解槽的应用一体化运行。

“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本钢集团召开

2月25日,“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本钢集团召开。联盟发起单位为本钢集团,成员单位包括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联盟的主要任务是以项目需求为驱动,着力解决制约钢铁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性、根本性实际问题;聚集技术人才、产业资本等创新要素,实现钢铁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国家和行业需求为重点,共同参与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以项目为载体,建立“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科技成果市场转化和共享机制。

本钢集团将遵循“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针,进一步强化与联盟成员单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围绕产业发展方向,聚集创新要素,建立“产学研用”高效融合的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形成紧密的科技创效实体,不断提升高校、企业和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为辽宁省钢铁产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针对联盟下一步发展,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要素集聚的资源优势,创建富有产业特色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打造高效协同的复合型、创新型、紧密型产学研创新联盟。围绕钢铁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能源环保、资源利用、智能制造等方面与联盟成员单位深入开展研究与合作,实现全产业链创新融合。

技术发展

辽宁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拉伸流变技术在现场应用取得实效

近日,由国家科技部立项的重点研发项目拉伸流变技术转化而成的新型螺杆在大庆石化生产现场获得应用。经检测,新型螺杆使用良好,机组整体效能较以往大幅提升且能耗更低,产出粒子质量理想,达到预期效果。

“拉伸流变应用技术”是节能高效挤压(混炼)系统的创新,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橡塑”)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公司试验中心参与承担部分项目课题和试验,并获得该技术在“大型挤压造粒机组、密炼机”等产品上的独家使用权利。

此次拉伸流变技术应用,验证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拉伸流变螺杆研发成功,新成果对提升国内石化企业在役国产化造粒机组粒子产量、质量、节能降耗方面优势明显,对进一步提升国产化造粒机组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高端石化装备全球话语权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电解槽增材工业
电解槽打火的原因及控制
基于损伤力学的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疲劳寿命预测
金属粉末增材在飞行器发动机的应用及挑战
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增材制造增加“信任”
浅谈500 kA预焙铝电解槽炉膛管理
云铝淯鑫喜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
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
400KA电解槽槽壳变形的原因分析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