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到认知:旅游职业院校校园景区教育理论的探索
2021-12-22林贤东杨青平
林贤东 杨青平
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国校园景区教育实践的探索历程,本文首次提出中国校园景区教育的概念,并探索了基于开展研学旅行导向的中国景区教育理论的构建,以期能对中国校园景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对校园景区教育实践的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进一步推动我国校园景区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中国校园景区教育的实践探索
实践是理论形成与创新的源泉,教育理论来源自教育实践。随着校园旅游的发展、校园创建景区热潮的到来,校园景区教育的探索实践日益深入。
1.校园旅游的发展历程
1996年,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局组织学生开展具有研学旅行的味道夏令营活动,到清华、北大等校园参观游览,在校园旅游的发展史上具有开先河意义。此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品位的提升、对教育的重视,游人纷纷走进大学校园参观游览,感受大学生活,愉悦身心,放松心情乃至参加各种修学体验项目,达到增长知识、提升素养的目的。
2.校园创建景区的发展历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大学扩招、扩建,大学城、新校区纷纷涌现,各地开始打造自然环境优美、建筑风格迥异、兼具景观规划,注重地域文化特色和科研、学术氛围的校园。特别是一些本身就具有著名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博物馆、办学独具特色且具有观赏欣赏性的高校(含职业院校)成为普通民众休闲放松、求知学习的重要去处,各地掀起了创建国家级景区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计有23家国内院校成功创建国家3A级以上景区。
3.校园景区教育实践开展现状
通过对上述23家校园景区的研究(从所在学校官网、旅游产品类型、游客在携程网、去哪儿网等匿名评论及学者相关研究等方面),有不少院校融“景(景区)、产(生产性实训基地)、坊(产品设计经营门店)”于一体,服务于校内师生教育教学与游客休闲旅游、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充分发挥了旅游+教育的功能,能够将景区与教育功能深度融合。
二、校园景区教育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1.校园景区教育的概念
校园景区教育,是以景区校园为活动空间,以相关的自然、人文景观景点、建筑场所(博物馆、展览馆、特色工坊、室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游客参与(打造)体验修学旅游体验项目产品(旅游资源,吸引物)而获得身心满足(素养提升),师生与游客共同参与、互动的旅游教育实践活动。
2.景区教育的内涵
景区教育的内涵包括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从游客角度方面,游客在校园景区中进行游中学、学中游。
二是从校内师生角度方面,师生在对客服务中,开展现场教学、实景教学,从事生产性经营活动,学中做,做中学。
3.景区教育的特征
一是兼具旅游与教育双属性、双功能。在这里,旅游与教育高度融合,具有市场化运作、旅游资源稀缺性、产品差异化、市场竞争性等旅游属性,同时还具有服务校内实践教学、服务社会大众和周边社区居民、旅游文明教育引导等教育属性。
二是景区教育是旅游教育的拓展与延伸。在这里,家庭旅游教育(中小学生研学、亲子游)、学校旅游教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旅游教育(其他游客、周边社区居民)在这里实现融合。
三是景区教育具有一般景区所没有的优势。一般情况下,景区校园交通更为便捷(校园一般都在市区或郊区,可进入性强)、旅游环境安全可靠、旅游产品多样丰富(有生產性实训基地乃至真实运营的校中店、工坊,专业建设突出、研学主题鲜明)、职教特色浓郁(岗学对接、产教融合、职业体验性强)。
四是具有教育教学改革引领作用。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融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特别是注重实践教学的职业院校中,引导师生树立景区教育理念,将景区作为真实的实训场所,开展实践教学、学做一体化教学,还能在与游客的互动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三、景区教育的理论基础——基于研学旅行开展的视角
研学旅行是新时代旅游+教育的最重要业态,是校园景区教育的核心内容,下面我们基于研学旅行开展的视角,就景区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1.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1971年,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提出协同的概念,并在1976年作了系统的论述。
协同理论作为一门研究完全不同学科中共同存在的本质特征为目的的系统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或普适性。
协同理论的自组织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如果缺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其本身就会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因此,系统只有与外界通过不断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才能维持其生命,使系统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基于协同理论,学校推行景区教育,开展研学旅行,形成了与外界交流的开放系统,达到教育与旅游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目的。
2.人本主义理论
20世纪50年代,罗杰斯经过多年的临床心理治疗实践,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提出了人本主义理论,并随后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形成了极富影响力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目的论、自由及意义学习论、师生关系论等方面,其中的目的论认为教育目标就是培养“自我实现”的人,即学会学习、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人;极富存在感,能踊跃参与、观赏自我的体验过程;能够信任自己、相信自己,即培养具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完美人格,这种人是有利于并能最终带动社会进步的人;其中的自由及意义学习论认为,自由学习观下的“学”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罗杰斯认为颈部以上的学习,即只有大脑参与思考而缺乏身体其他部分参与的学习属于无意义的学习,反之,则属于有意义的学习,即整体参与、体验式学习。
推进景区教育,开展研学旅行,符合新时代人们追求自我身心放松、享受愉悦心情、获得突破自我的体验、完善自我人格的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目标所强调的培养完整的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研学旅行中所强调的“游中学”、“学中游”也与其相吻合。
3.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继承其师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而提出的,其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命题,主张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学校与社会要实现有效融合与深化、知行合一。
推进景区教育,开展研学旅行,学生在校园景区中开展研学旅游,集中住宿与生活,在生活中,与同伴、教师、在校师生学习交流,接受教育;学校景区打开校门,实现与外界的物质流,人流、文化思想流的交换,增强学校对社会的影响,构建更广阔的社会教育系统,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学生参与研学旅行,体验修学产品,有利于其增强动脑、动手能力,达到知行合一。
4.缄默知识理论
缄默知识的概念由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人的研究》中首次进行阐述。在该书中,波兰尼将人类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其中的隐性知识也称之为“缄默知识”或“默会知识”,指的是那些日常生活中我们意识不到但是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即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就两者的地位而言,缄默知识处于支配地位,主宰着人的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人们获得显性知识的“先导”,所有的显性知识都植根于緘默知识,显性知识的增长、理解和运用都依赖于缄默知识;“情景依附性”是缄默知识的显著特征,即缄默知识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下才会发生作用。
推进景区教育,开展研学旅行,利用校园景区的各种环境空间设施资源,创设真实情境,打造情境教学,参与修学产品体验,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缄默知识,以此促进显性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从而提高研学旅行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与探讨
本文首创的景区教育理念是我国校园景区教育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在当下利好政策下,研学旅行得到了蓬勃发展,急需相关理论的支撑,以便于进一步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景区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融合了旅游和教育两大领域业态,涉及面较广,之前也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加上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于如何将景区教育的“双主体”即研学旅行的游客和在校学生的教育关系处理好,也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特约编辑 梁定宽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