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2021-12-22于桂君
于桂君
摘要:在学校里,课堂教学是当今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普遍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如何使教学结构最优化的问题。下面我就《认识长方体》一课,谈谈我对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有效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教师应努力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长方体》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出示了水立方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是立方的资料,之后设计了一个质疑,创设这一情境,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想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
二、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而在讲授几何知识时,我们会引导学生利用几何模型探究新知识,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老师在这节课中,要求学生每人利用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纸盒、铅笔、纸、直尺、小棒、三项拐点等学具,自主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适时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方法、解决问题。完全打破了过去上课时,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有学生自主探究,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三、优化习题,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
数学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总结和归纳知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例题的选编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题又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例题能承上启下,引入新概念,又能加深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举反例还能证明假命题,揭示错误根源。所以充分发挥教材中例题的作用,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
在本堂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做准备。
四、要有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在这方面,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容易的问题让差生回答,较难的问题让好学生回答,好、中、差生都调动起来。
针对数学课堂提问,可以提出许多的对策与建议,诸如:每个定理、例题的分析讲解,要设计好主问句系列; 要重视提问设计的层次性; 让教师掌握各种提问的基本技巧; 别让学生为“无米之炊”; 学会指导学生答问; 教师要掌握好教学中追问艺术; 教师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回答……
五、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课件,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的题,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课件来完成。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诸多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缺一不可,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全盘考虑,是每个要素都得到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整体的效能。
参考文献:
[1]贾学志.运用数学思维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方法研究[J].中学生英语,2019(18).46.
[2]孙张玲.小学数学学习有效性提升的方法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