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世致用 : 蒋君章《西南经济地理》述评

2021-12-22朱超

今古文创 2021年47期

朱超

【摘要】 《西南经济地理》是蒋君章有关西南地区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主要包括西南五省的自然地理、農林畜产、工矿交通、人口民族、城市商贸等内容。蒋君章的西南经济地理研究是典型的“商业地理”研究模式,具有求真务实与经世致用的特征,而“经世致用”是认识近代中国地理学学术发展史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词】 蒋君章;《西南经济地理》;经世致用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7-0053-02

蒋君章(1905—1986),字兆熊,江苏人,著有《中外地理大纲》《西南经济地理》《中国边疆与国防》等著作。抗战时期蒋君章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战时西南粮食、交通、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专著,如《战时西南经济问题》[1]《西南经济地理纲要》[2]等。《西南经济地理》是蒋君章建立在上述各类研究基础上取得的阶段性综合研究成果,是一部典型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专著,其研究的地域范围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与西康五省,研究内容以西南五省的自然地理、人口分布、工农业生产、城市交通、矿产商贸为主。《西南经济地理》是研究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地理格局的重要著作,因此先对此书的时代背景和书写特征做简要分析。

一、《西南经济地理》的时代背景

蒋君章开展西南经济地理的相关研究,与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经济建设这一社会时代背景密不可分。1935—1936年间,国民政府已确立了以川、滇、黔三省为主体范围的“西南大后方”战略方针,将西南确立为抗战建国、民族复兴的抗日根据地[3]。国民政府迫于日军军事压力于1937年11月西迁重庆,在正面战场积极抵抗日军的同时也在西南大后方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1939年,国民政府西南建设委员会成立,孔祥熙和张群分别任委员长和副委员长。国民政府重点发展交通运输业,大力开展公路、铁路建设。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经济部将西南地区作为发展矿业、基础工业和其他工业的重点。经济资源调查是经济建设的前提,因此国民政府积极开展地理考察活动,如张印堂的滇缅铁路沿线经济地理调查、嘉陵江流域煤炭地理考察、四川盐业地理考察[4]等。这一时期学者们对于西南地区经济地理的调查成果众多,但缺乏综合的经济地理专著。

七七事变后,蒋君章先后任职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等重要部门。[5]1940年蒋君章担任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专员,他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和统计战时重庆七种日用品的生产、供给、销售、运输和价格。同年10月,蒋君章进入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服务,负责收集整理资料,为撰写文告提供参考。蒋君章的这一身份为其获取西南经济地理的官方资料提供了便利,《西南经济地理》是一部依据各种调查资料撰写而成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地理作,其主要的资料来源包括各类经济和地理著作、统计调查报告和期刊报纸。1945年《西南经济地理》一书正式出版,由著名地理学者胡焕庸作序,序中对此书评价道:

“最近出其新著西南经济地理示余,察其内容,参考至为渊博,取材至为丰富,章节排比,亦十分得体;吾人如欲对于西南地理,得一全貌,则此编实为唯一可读之书,关于抗战以来,各地产业开发之经过,以及未来经营之方针,阐述尤为详尽;关心西南建设者,不可不人手一编也,爰为之叙。”[6]

由此可知,蒋君章的《西南经济地理》得到了地理学界同行的充分肯定,这与其内容的详尽、论证的充分、结构的严谨是分不开的。全书共四十部分,第一节为导言,第二、三、四节介绍了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包括地形、水文和气候。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因而将其置于首要位置。第四节到第十四节叙述了西南地区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经济作物种植等方面的情况,第十五节到第二十七节是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开发和工业建设状况的介绍,第二十八节到第三十七节叙述了西南地区的人口、交通、商贸和城市状况。最后的第三十八节到第四十节是建立在对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对西南地区农业建设和工业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如“农业垦荒问题”“农田水利问题”“工业建设方针与方式”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总体而言,全书结构紧凑、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是一部反映民国以来西南地区经济地理格局的著作。

二、《西南经济地理》的书写特征

“建立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研究”与“地方综合思维”是《西南经济地理》的第一个书写特征。从研究范式来看,蒋君章的《西南经济地理》是一种典型的“商业地理”研究模式。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史志描述阶段、商业地理阶段和经济地理学阶段。[7]商业地理学产生于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商业地理学应运而生。商业地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于世界各地的物产与资源分布、集散中心、贸易关系、运输情况以及对与商品生产有关的地理因素的描述上,[8]其主要研究方法以定性的描述、解释、归纳、比较、分析为主。蒋君章以西南地区为空间尺度,对西南自然地理、农林畜产、工矿交通、民族人口、城市商贸贸易开展系统研究,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定性描述为主要特征的“商业地理”研究范式。值得注意的是,《西南经济地理》一书中使用大量数据统计表格,如各类粮食经济作物统计表、矿产资源统计表、人口统计表等等。这表明蒋君章的研究是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定性研究,旨在更加全面、深刻地展现西南经济地理的全貌。《西南经济地理》不仅完整、清晰地描述了西南经济地理的各个要素,而且按照一定标准系统地将具有高度关联性的要素排列组合在一起,如自然地理环境与农业、农业与轻工业、矿业与重工业、交通与城市等,这些相互依赖且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了西南经济地理这一有机整体,这是地理学“地方综合思维”的体现。“建立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研究”与“地方综合思维”,为蒋君章对西南经济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使其研究更具系统化。

“求真务实”与“经世致用”是《西南经济地理》的第二个书写特征。抗战时期蒋君章对西南经济地理的综合研究主要是为战时及战后西南地区建设开发服务的,故而《西南经济地理》的“求真务实”与“经世致用”特征尤为显著。《西南经济地理》文风朴实、少有艰涩难懂的学术语言,通俗性、普及性较强,既不泛泛而谈,也不夸张渲染,实事求是的论述了西南经济地理的总体状况。在此基础上,蒋君章详细阐述了西南各地产业开发价值、开发经过及未来之经营方针,这有利于增强民众对于西南经济地理状况的了解,对于政府而言可作为西南建设开发的参考书目。由此可见,蒋君章所作之研究并非“象牙塔”式学问,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经世之学”,服务于社会现实需要是其研究的主要目标。对于西南地区的产业开发,他提出了大量建設性的意见建议。针对西南地区的农业建设问题,蒋君章主张采取增加耕地面积、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设农业仓库等措施。而针对西南地区的工业建设问题,蒋君章认为首先要以工业化为目标应关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者间的生产连续性;其次提出应以促进交通为开发西南经济的第一要务,发展钢铁工业、电气业为首要的工业建设方针,以实现各类工业品的自给自足;最后比较了苏俄式、德国式与英美式的三种工业建设方式之利弊,建议政府采取“苏俄式”的工业建设模式。[9]这些独到的见解都是以西南经济建设问题为导向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结论

蒋君章的治学方向,“初以国防地理为中心,兼及边疆之研究,抗战中期则以中国经济地理为重点,来台后则以政治地理学为其研究目标”[10],具有高度的现实关怀。《西南经济地理》是蒋君章地理学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成果之一。蒋君章的《西南经济地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西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国民政府抗战大后方建设时代背景下西南地区经济开发得一个缩影。蒋君章主张开发西南应“以改善交通为第一要务”“兴办农村金融”“兴修水利”等,这些措施直到今天仍具有参考价值。蒋君章既是行政官员又是地理学学者,既有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也接受了系统的近代地理学学术熏陶,经世致用是其学术研究的主要特征。而民国时期这一类型的地理学者非常之多,如翁文灏、张其昀、黄盛璋等,因此,经世致用这一学术特征是认识近代中国地理学学术史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蒋君章.战时西南经济问题[M].重庆:正中书局,

1943.

[2]蒋君章.西南经济地理纲要[M].重庆:正中书局,

1943.

[3]张柯风.大西南与小西南:抗战大后方战略主导下的西南空间分层[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27):49.

[4]张雷,陆大道.我国20世纪工业地理学的发展[J].地理学报,1999,(5):392.

[5]张永帅,朱梦中.学术与政治:抗战时期蒋君章的边疆地理研究论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9,(4):121.

[6]蒋君章.西南经济地理·序[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

[7]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8]侯锋.西方商业地理学的基本内容[J].经济地理,1988,(1):72.

[9]蒋君章.西南经济地理[M].重庆:商务印书馆,

1945:390.

[10]宋晞,虞伯卿.民国人物小传——蒋君章[C]∥蒋君章教授逝世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蒋君章教授纪念论文集[J].台北:蒋君章教授逝世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1987:29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