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脱贫背景下扶贫生态系统中的大数据运用及其优化路径

2021-12-22彭泽阳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优化运用大数据

彭泽阳

摘要:当下扶贫工作中由政府、社会、扶贫环境等要素构成的扶贫生态系统已经基本形成,扶贫工作重点也由减贫脱贫向实现乡村振兴过渡,为了实现这一转向就需要从改善扶贫资源供需对接、扶优化贫业务流程和促进扶贫主体意识回归等工作入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平台运用也融入扶贫工作中,扶贫政务平台和扶贫电商平台的探索和实践,为扶贫生态系统提供了新的基础和保障。文章围绕精准脱贫背景下的大数据运用现状,具体分析了扶贫生态系统中大数据运用出现的“信息壁垒”“效率削弱”等现象,以概念整理和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提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平台在扶贫生态系统中的优化路径,以期促进脫贫任务从精准脱贫向脱贫致富顺利转型。

关键词:大数据;扶贫生态系统;运用;优化;路径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中国通过不同扶贫的政策实施、措施改善和手段运用上取得的扶贫成就有目共睹。我国形成了以农村经济体制为主的改革开放初期的扶贫减贫模式,再到党的十八大以后建立起的精准扶贫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区域和个体双重扶贫体系。如今,实现由减贫脱贫到持续脱贫致富过渡与转变,这就要求现有的扶贫生态系统引入新的发展元素与模式。如今大数据在“互联网+”时代发挥着其独特的统计、分析、预测、定位等优势,其应用已经覆盖到当下社会的教育、金融、医疗、零售、电信、政府办公等领域,发挥大数据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助推扶贫生态系统优化,为促进扶贫工作转向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一、扶贫生态系统中的大数据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实践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贫困地区面貌焕然一新,扶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大数据的引入在扶贫生态体系中,至关重要。

(一)大数据的概念与扶贫实践

大数据平台是具有统计、分析、预测、指导、储存功能的数据集网络平台,它可以实现将有价值的数字化数据进行成因分析、历史评估、趋势预测、问题定位、信息记录等处理。以政府为主体的国务院扶贫办的全国扶贫开发系统、各省市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劳动力转移登记系统等一系列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网络数据平台,以及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的以销售扶贫地区服务和产品为主的电商平台和网站,就是将大数据引入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

(二)扶贫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扶贫生态系统是指由扶贫生态系统主体和扶贫生态系统环境所构成的彼此关联、相互作用、自动调节的动态系统。扶贫生态系统主体是包括了政府、社会、企业、贫困个体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在内的所有要素,扶贫生态系统环境是指扶贫成果和服务所需要依赖的社会、经济、人文、法律、自然等因素构成的环境要素。我国扶贫生态系统模式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单主体的救济式扶贫阶段,到后来的政府+社会的多主体网状型开发式扶贫,再到如今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精准化统筹式的扶贫模式,未来扶贫生态系统要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公众参与的综合型自发式的扶贫模式转向。构建新型扶贫生态系统,需要激发大数据潜力,形成一个信息传递及时、定位精准到户到人、科学性预测性强的扶贫生态系统。

(三)大数据运用与扶贫生态系统的关系

扶贫生态系统中大数据主要发挥着调控扶贫生态系统循环、提高扶贫生态系统循环效率、监督扶贫生态系统主体和扶贫对象以及分析定位扶贫生态系统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大数据平台的运用不同于传统的方式、信息获取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效益。一方面通过数据的收集、记录、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宏观调控,以达到优化扶贫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组织方式,对扶贫生态系统进行准确、及时地调控;另一方面,数据平台加速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扶贫对象等各级部门的对接融合,及时将扶贫产品和服务转化为经济效益反馈给扶贫对象,提高了扶贫生态系统的循环效率,促进扶贫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从政府来说,通过扶贫对象的诸如基本信息、人口流动、医保信息、收入开支、政策扶持等关数的描述,结合政府大数据、社会大数据和个人大数据等维度的数据信息分析,能准确“定位”贫困对象在脱贫致富过程中隐藏的积极或阻碍因素,从而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利用数据信息指导扶贫工作,以此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政府审计、纪检、财政等部门能对数据进行高效和及时的审查核实,提高了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从社会层面来说,相关扶贫产品和其服务的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可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减小扶贫产业创业风险。综上所述,大数据的运用能调控、保障、监督和促进扶贫生态系统的运作。

二、大数据在扶贫生态系统中的问题分析

政府在主导扶贫工作时,基本都是直面贫困地区、贫困群体和贫困户的直接帮扶,通过强制性的物质补贴让贫困群体达到脱贫的标准,这种模式时间短、见效快,适用于大规模的人口脱贫,但从持续性上来说,存在较大的返贫风险。为提高贫困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只依靠教育的方式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使其成为脱贫致富的主体,周期太长,也不太适用。则要依靠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准确把握每个脱贫对象数据信息,又整体掌握脱贫对象的情况,从而促进扶贫目标的实现。但在目前的扶贫生态系统中,大数据在精准脱贫的实践运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数据孤立现象严重

现有的扶贫生态系统中,各大数据平台承担着相对独立的数据采集、储存、记录、分析等工作以维持和保障目前扶贫工作的进行和开展。平台信息无法实现共享统一,只能实现单一维度的数据供给,导致“各自为政”的情况日益凸显,导致扶贫生态系统中信息使用的数字鸿沟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必然会成为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的阻碍。一方面,打破“信息壁垒”关键要将扶贫对象的社保、人口、就业、财政、教育等重要信息纳入扶贫开发系统中,建立一个大而全的数据扶贫平台。另一方面,打消平台碎片化模式,就要建立统筹规划、专业独立的扶贫电商平台,促进扶贫服务和产品与市场对接融合。但目前,扶贫开发系统一体化的过程进展缓慢,使得扶贫数据孤立的现象仍然严重。

(二)大数据服务功能弱化

通过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反馈信息,数据平台的使用并不能真正发挥大数据平台应有的预测、评估、分析、定位等方面的优势功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数据中的信息效益。再加之数据零散化、碎片化的情况严重,不能形成统一有效的数据集合,不仅阻碍了政府扶贫工作推进中大局意识的培养和形成,还削弱了政府统筹、调配、执行扶贫工作的能力,更降低了扶贫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电商平台使用过程中,大数据的价值往往也被忽略了,扶贫产业、产品、服务很少求助于大數据分析,不能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为其在扶贫产业、产品和服务在制定产业结构、产品目标和服务对象时提供科学的指导,导致产品供应和市场需求出现脱钩的情况,降低了扶贫产品的经济效益。

三、大数据运用在扶贫生态系统中优化路径分析

大数据在扶贫生态系统中主要是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网络平台的形式呈现,要优化其在扶贫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就要增强其多元、共享、高效的特征,提高有效供给,从而满足贫困人口需要和提升精准扶贫的效益。

(一)扶贫生态系统中大数据运用优化方向

从上述大数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优化应该从政府信息共享、产业数据整合两个方面入手,具体就是整合现有扶贫生态系统中的扶贫政务平台的和扶贫电商等数据,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实现扶贫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提升扶贫效益。首先,政府的政务扶贫平台应该脱离原有的平台设计观念,从“各自为政”的单一直管式平台到全面统筹式的网状综合平台转变。将政府已采集的诸如人口、社保、教育、就业、财政等贫困群体的信息分版块纳入综合平台的子系统,并确保政府管理端或者扶贫基层端都能及时对这部分信息进行录入和修正,这样在保留数据独立性的基础上又加强了信息使用的针对性和综合性。对于扶贫电商平台也应打破原有的碎片化自建平台模式,应与各大成熟的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其平台已经采集到的数据资源,构建扶贫产品服务电商专项板块和平台,促进扶贫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真正实现扶贫“自身造血”的转型。

(二)扶贫生态系统中数据平台优化原则

优化大数据平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运用应该遵循下原则:政府参与性原则;数据共享性原则;动态监管性原则和信息保密性原则。首先,在扶贫大数据平台的使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引入不同程度的政府参与,能够促进扶贫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中国扶贫实践过程中政府对于人员安排、物资供给、资源调配、政策落实、问题导向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随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更多的市场机制引入,在扶贫生态系统向市场主导转向成熟以后,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积极地对脱贫致富工作进行管控显然是有益的。其次,要积极实现扶贫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对于消除“信息壁垒”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实现数据共享互通,一方面,通过将扶贫对象的社保、人口、就业、财政、教育等信息的整合,形成一个数据合力的扶贫工作平台。另一方面,通过统筹扶贫产业、产品和服务等信息,建立集中式的电商平台,不单利于产品扶贫大数据的采集形成,也利于客户对目标产品的搜索与采购。再次,建立的扶贫平台应该便于政府审计、检察、财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监督管理。因为政府扶贫投入的资金量巨大、分布的领域广泛,容易形成监管的盲区,政府扶贫大数据平台的使用可以便利监管部门通过数据比较和分析找出扶贫工作中物资调配、资金使用、人员安排等存在的问题。市场监督管理局还能通过电商平台反馈的信息,及时地针对存在质量、欺诈或者其他问题的扶贫产品服务进行监管和处理,维护市场的公平。最后,大数据平台应保障扶贫对象以及扶贫产品服务提供者的隐私信息。

四、结语

总的来说,优化大数据的运用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质量的提升、促进扶贫生态系统的完善都起到良好的基础保障作用,也能够有针对性地促进各类脱贫致富机制的完善、推动产业体系科学性提升、加速农民长效增收实现、逐步实现扶贫生态体系的完备,最终为扶贫工作由减贫脱贫向实现乡村振兴过渡与转型提供基础。显然,大数据只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扶贫工作提供保障,客观看待它在扶贫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只有正确使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才能真正促进我国扶贫工作推进和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斯丽娟.数字经济时代农村信息扶贫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路径优化[J].图书与情报,2019(2).

[2]雷明,邹培.共享发展理念下扶贫生态系统构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3]孙兆洋,咸奎桐、王志强、程悦、刘贺、安鑫.大数据精准扶贫标准体系框架初探[J].标准科学,2019(11).

[4]易法敏.产业参与、平台协同与精准扶贫[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5]王金秋.电商扶贫平台的重塑与转型[J].兰州学刊,2020(1).

猜你喜欢

优化运用大数据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