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课堂表演的形式探究

2021-12-22李雪萍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5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李雪萍

摘要: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音乐学科是一个边缘化的學科,不太受重视,但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受到新的教育观念的影响,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受重视。因此,教师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优化学生的表演技能。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课堂表演在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音乐课堂中学生表演出现的主要问题,针对性的总结出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学生表演的形式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表演;教学策略

一、课堂表演在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从音乐这一学科的整体性来分析,其作为一门选修的科目,在其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美育、德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审美意识以及个性特点,通过提升学生全面的艺术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意识,激发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起到减负增效的教学作用。音乐教学是一个提升学生审美的过程,在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乐观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课堂表演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结合学习内容和自身的理解,将感受和感悟表达出来, 能够有效的促进音乐的整体性教学,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用肢体、语言或器乐等来表达情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当前学生在音乐课堂表演中的问题

(一)忽视表演的目的性

课堂表演虽然丰富了音乐教学的教学形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参与到表演过程中,容易放飞自我,忽视表演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表演之后音乐教学也就草草收场。在表演过程中,教师给予让学生用各种形式去展现自己,丰富表演形式。但是结果却影响了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的养成,忽视了学生对表演目的性的重视,学生在欢快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容易忽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缺乏自信心

在音乐表演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胆小,不自信,不敢表现自己,不敢在他人面前表达过展示自己音乐才华的现象。部分学生能够上台表演,主要是教师进行点名提问,而不是学生主动参与。并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表演缺乏条理性,教师通常是一边进行示范,学生一边表演,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过程化表演不完善

学生不清楚应该怎样完成,都有哪些步骤,每个步骤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并且在表演前存在对音乐作品表达内容不够清晰,无法用心、用情感展现出来,没有注重音乐的审美体验,而是将教学目的实现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在表演之前深入的挖掘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歌曲旋律等,很难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音乐课堂中学生表演形式的探究及表演意识的培养

(一)加强表演内容和表演艺术的关联性

教师要能够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和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在有效的音乐表演空间内将音乐表演内容和表演艺术的相关性进行加强,充分结合学生的理解和思维来促进音乐表演内容的相关性,进而增强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加强音乐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从意识上让学生加强表演内容和表演艺术的相关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表演形式。

(二)增加音乐鉴赏机会,提高表演意识

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音乐鉴赏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表演意识。

人们对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初步体验的过程,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相互交融、产生共鸣的过程。这种情感的体验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或是专业的音乐人士来说都是相同的,是进行音乐鉴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情感要素。

(三)鼓励器乐表演,活跃表演氛围

在传统的表演模式下,学生主要是通过上台唱歌的方式进行表演,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可以创新学生的表演形式。例如,教师可以为了传达给学生音乐的呈现要具有形象和生动性,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融入音乐中去,就能够使观众在感观上获得一种欣赏的内在动力,不仅能够让表演者加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也能够使观众提高鉴赏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表演意识和良好的音乐素养。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创建和谐的音乐课堂,鼓励学生利用器乐进行表演,教师可以在学生表演之前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可以先示范,让学生聆听,并让学生明白曲子的表现场景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感情等,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体会到器乐融入音乐表演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根据上文提出的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表演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不自信,不敢表现自己的现象。教师应该针对出现的问题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建出有效的教学形式或者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让学生成为实际意义上的能够适应新时代特征的活泼开朗、自信、有朝气的祖国未来接班人。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总结创新、反思方法,并及时更新教学形式,创建音乐实效性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均强.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表演让教学更出彩[J].学周刊, 2011(32):206.

[2]曹咬脐.试论情感体验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渗透[J].时代教育, 2016(16):205.

[3]庄筱嫣.巧创一片演艺天空——初中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表演的方法探讨[J].学子:理论版, 2017(18):87.

[4]施培培.完善融合以演绎音乐的情感之美——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31).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