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内文冠果授粉及坐果情况研究

2021-12-22赵效杨陈仁鹏赵祥树李守科朱昭进李国朋刘建才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文冠果温室

赵效杨 陈仁鹏 赵祥树 李守科 朱昭进 李国朋 刘建才

摘 要:在温室条件下,5种文冠果的可孕花比例均大于90%,在无人工授粉的情况下,通过对其授粉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文冠果1号在自然情况下授粉率最高,可达64%,且坐果率也最好,达21%;2号授粉率22%,坐果率较低,只有5%;3号、4号和5号授粉率均低于2%,坐果率几乎为0。

关键词:文冠果;温室;授粉率;坐果率

中图分类号 S792.9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3-0080-02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又名木瓜、文登阁、文官果等,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1]。该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耐寒、耐旱、耐瘠薄和盐碱,同时也是珍贵的观赏植物及水土保持树种,其种仁含油量高达60%,粗纤维1.6%,含有14种脂肪酸[2],综合利用价值很高,是我国北方地区极具发展前景的资源植物之一。随着文冠果综合价值的开发利用,对其产量有了很大的需求,促进了对其丰产性的研究。由于文冠果为异花授粉[3],提高授粉率是丰产保证的前提。本文对文冠果丰产性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实现文冠果的丰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择潍坊市安丘市种质资源圃的温室内进行。土壤类型为壤土,pH值为6.7。

1.2 供试材料 大棚温室内部种植的文冠果可孕花序比例均在60%以上,有10个品种,均是从野外采集。种植株距0.5m,行距1m。开花后,均在自然状态下授粉。

1.3 试验设计 对文冠果树的授粉进行了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授粉初步成功的标志为柱头变为黑色,7d天之后,观察柱头是否有膨大现象,如果有,则说明授粉成功,后期并对文冠果的坐果率进行了调查。

1.4 试验过程 水肥管理,每年春天萌芽前,进行浇水和施用氮肥,开花前进行浇水和施用磷、钾肥,膨果期进行浇水和施用高钾肥。期间进行2次人工除草。根据可孕花序高达90%,选取5种3年生文冠果嫁接苗,春季萌芽前进行肥水管理,每株施0.5kg的15-15-15复合肥,浇水1次;开花期间,每株施用0.5kg的12-9-25复合肥,然后浇水1次。膨果期施用高钾肥9-9-30复合肥,浇水1次。对每种文冠果树,随机选取10株进行调查。每株随机选取10个花序进行授粉数量调查。30d后观察其坐果率。授粉率调查时间为5月2日,坐果率调查时间为6月3日。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1号品种是表现最好的,与其他4个品种差异显著,而3号、4号和5号的授粉率和坐果率是最低的,之间无明显差异。

1号文冠果树授粉率高,可能原因在两侧通风口的位置上面,加之温室内部存在较多的昆虫,如食蚜蝇等,对其授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而授粉率较高,达64%,其自身的花柱亲和力较强;再者,自身雄蕊不开放,确定授粉来自其他的品种树。坐果率比授粉率低很多,可能是由于树龄较小和肥料缺失,其营养保证不了其生殖生长。2号文冠果树授粉率一般,坐果率较低,结实量低,存在一定的授粉率,但比1号弱了不少,说明其花柱的亲和力一般;坐果率同1号树。对于3号、4号和5号文冠果树,授粉率和坐果率均较低。很有可能是因为它们自身的花柱亲和力弱,导致授粉能力低。

3 讨论

可孕花序比例高是树木丰产的理论基础,授粉率高是树木丰产的前提条件。由于文冠果的授粉主要是借助于风力和昆虫的传粉,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对文冠果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吸引昆虫前来传粉的化学物质来辅助授粉,提高授粉结实能力,从而提高文冠果产量。

文冠果1号树,在保证树龄和肥水的条件下,观察授粉率和坐果率的差异,同时可以进行人工干预,如疏花疏果、剪枝拿杈等技术手段保证坐果率,为其丰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案,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2号文冠果树,可以针对其异花授粉的授粉率的差异性,找到其适宜的授粉品种树进行探讨。3号、4号和5号文冠果树进行异花授粉,观察其授粉率。如果可行,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授粉树,就可以实现其大面积的推广种植。根据以上结论,今后可以分别对其花柱进行更深入研究,对其亲和力进行实验,对不同授粉树的花粉活力进行分析。

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专门针对文冠果授粉药的存在,而其人工授粉的可操作性太低、成本太高,所以这种在没有人工干预的状态下,在丰产品种中配置授粉树是非常有必要的。授粉率和坐果率高的丰产品种是实现文冠果产业化发展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柴春山,戚建莉.甘肃省文冠果优良单株的选择及其性状特征[J].经济林研究,2017,35(4):22-28.

[2]乔晓宇.提高文冠果坐果率的技术措施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3):298-300.

[3]崔廣智.文冠果生物学特性的观察[J].林业科技,1980(3):11-13.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文冠果温室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基于层积的文冠果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冷、热榨文冠果油品质比较分析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文冠果的观花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