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旅游产业链的云南可邑小镇产业竞争力异质性分析

2021-12-22凡哲付伟张旭杰张曼飞李仲铭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3期
关键词:产业链小镇景区

凡哲 付伟 张旭杰 张曼飞 李仲铭

摘 要:旅游小镇的建设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其异质性的研究对于提升旅游小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价值链分析法,将可邑小镇旅游产业链分为上游核心产业、中游依托产业、下游相关产业,并对其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可邑小镇文化保存完整,但存在文化传承意识不足,基础设施与高定位旅游资源不符;中游依托产业产业结构单一,集群效应不显;下游相关产业支持作用不显、类别单一等问题。因此,可从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丰富旅游内容及形式等4个方面提升旅游小镇产业竞争力。

关键字:旅游产业链;旅游小镇;异质性;云南可邑小镇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3-0018-04

Research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Yunnan Keyi Town Based on th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FAN Zhe et al.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towns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promoting my country′s urbanization,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ies and helping farmers increase income. Research on its heterogene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hancing th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t towns. This paper uses the value chain analysis method to divide th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of Keyi Town into upstream core industries, midstream supporting industries, and downstream related industries, 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eyi Town′s culture is intact, but There are insufficient cultural inheritance awareness, infrastructure and high-positioning tourism resources; the midstream relies on the singl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cluster effect is not obvious; the downstream related industries support insignificant role, single category, etc., and deeply explore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rich touris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content and form,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t towns′ industries.

Key words: Tourism industry chain; Tourist town; Heterogeneity; Yunnan Keyi town

1 引言

城鎮化进程是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关于城镇化的研究颇丰。旅游小镇是彰显区域特色的文化城镇,其始于1982年Fritz R的论文中,后于1996年为我国学者罗肇鸿沿用[1]。2006年,云南大理召开的全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工作会议指出,广泛力推云南小城镇建设模式后,各地方小城镇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士和旅游开发经验[2],出现了旅游产品同质化的现象。熊正贤认为,同质化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且同质的2个事物可以共存[3]。早在20世纪,国外学者E.H Chamberlin[4]和M E.Porter[5]先后提出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盈利。从提升竞争力、快速从同质现象挣脱的角度,差异化已成为必备之选。为实现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单一产品、元素的差异化并不能满足要求,故而从产业链角度出发,以旅游产品为核心,追求根本性的差异化。为此,本文从旅游产业链视角出发,以提升竞争力为重要抓手,从上游、中游、下游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可邑小镇异质性的提升策略,突破可邑小镇在同质化旅游中的发展壁垒,以期为旅游小镇的建设提供参考。

2 旅游产业链及可邑小镇旅游产业链的构建

2.1 旅游产业链 关于旅游产业链,学术界仍具争议,就共识而言分为以下2种:(1)综合横向的产业价值链,以“六要素”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涉及的相关产业开展,其目标为满足旅游者的各项需求,核心为旅游景区企业;其界定方法使得旅游产业边界较窄,通常被称为狭义的旅游产业,主要代表为国家旅游局主导的旅游产业统计口径[6];(2)范围较于宽泛,职能更加综合,包含了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者服务产业的“大旅游论”[7]。其以旅游产品为纽带,共同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形成一种分工合作关系,从而在不同行业组成的一个链状结构,涵盖了横向同类旅游资源、六要素等以及产业链中各企业和纵向上游、中游、下游等3个层次的节点企业、旅游景区以及基础服务供应商,3个层级之间均存在横向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共性。内在的层级关联性较完整勾勒出旅游产业体系,使旅游产业研究具可操作性[8]。本文采用“大旅游”的概念对云南可邑小镇进行相关研究。

2.2 可邑小镇旅游产业链基本形态的构建 关于旅游产业链的基本形态相关论述,黄继元[9]以传统制造业产业链为蓝本,将旅游业归结为上中下3个环节多个部门共同组成的链状结构体,具体包括旅游的教育、研究与开发设计、基础设备供应、景区景点、旅游商品销售、餐饮食品服务、交通、娱乐、住宿以及旅行社、旅游者和政府等。罗明义[10]针对旅游产业链的范围提出可分为完全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旅游核心部门、提供部分产品和服务的旅游依托部门、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带动的旅游相关部门3个层次,其中旅游核心部门构成了旅游业的主体。赵小芸[8]借鉴传统制造业投入——产出方式,结合旅游业内在特殊性,认为旅游产业链的基本形态为从上游原材料、中游产品生产、下游销售到最终消费者体验的动态联系所反映的旅游核心产业链和各环节所涉及的产业部门所刻画出的旅游相关产业链构成。综上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结合可邑小镇的实际产业构成情况,将其相关产业归纳为上游核心企业、中游依托产业、下游相关产业共同组成。

可邑小镇实质为以彝族文化为主构成的文化旅游小镇,以歌舞剧“阿细跳月”和火神文化、虎文化为代表的彝族阿细文化是其差异化的实质保障,也是可邑小镇上游核心产业最重要的成分,就包含了“阿细跳月”歌舞表演、小镇三景区以及结合当地文化元素所形成的旅游住宿酒店,如散落在景区内的可邑帐篷酒店、默默吧等。对于中游依托产业,实质为上游核心旅游产品产业链的延伸以及所提供的公共基础设施,如结合当地饮食文化开发的可邑四宝、彝家菜、民族饮食等,其对象是周边居民和外来旅游者,是为了提高等地居民收入所开发的依托产业,遍布在景区周边位置。而下游相关产业则主要分布在景区较近区域,不一定依赖旅游产业,主要针对的消费群体也并非外来旅游者,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当地旅游产业有较强的支撑和吸引作用,对周边旅游景区的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可邑小镇旅游产业链详情如图1所示。

3 旅游产业链产业竞争力异质性分析

采用价值链分析法,选取文化程度、文化传承度、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景区开发程度、交通区位等影响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可邑小镇旅游产业链产业竞争力异质性,具体如下:

3.1 可邑小镇上游核心产业 作为可邑小镇旅游业的构成主体,以“阿细跳月”为代表的彝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开发,是其差异化最大的体现。但当地人文化程度并不高,对于文化的传承意识不足。目前其基础设施符合国家4A景区标准,但与其高定位的旅游资源不符,旅游服务机构也应提供更加多元的综合服务。

3.1.1 彝族文化保存完整,阿细文化得到较好的开发 作为世界十大名曲、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发源地,可邑小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其彝族传统民居、民族文化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保存完整。在开发方面主要为2种方式:观光和体验式旅游。观光游览包括自然观光和民俗文化观光,如民俗博物馆陈列的阿细先民生产生活器具和民俗娱乐用品等;体验式旅游主要为阿细跳月广场与非遗传承四合院的大型歌舞表演、民族饮食文化等,阿细文化得到较全面的开发,文化特色明显。

3.1.2 当地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化传承意识不足 可邑景区由可邑村、蚂蚁哨、法雨哨3个村庄组成,共有原著民193户730人,彝族支系阿细族占99.6%[11]。但在其文化传承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史上文化以口口相传的史诗歌唱方式延续,缺乏失真率低、保存周期长的记录手段,如影像、音频、书本等。传承手段和方式单一,易出现文化缺失现象,且当地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会作琴的为数不多,对于文化的传承认知有限。相关传承手段与服务有待完善,传承意识与机制待有提高。

3.1.3 基础设施服务与高定位的旅游资源不符 2017年可邑小镇成为国家4A景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但其可提供的综合服务能力依旧有限,仅限于导游、观光车等项目,与其以独有的阿细文化特色的高定位旅游资源高度不符。虽然政府曾对其基础设施进行度修理,但设施老化程度和游客的多层次需要仍不能适应。除景区内,外围村庄的基础设施相对简陋,服务及配套环境设施缺口较大。

3.2 可邑小镇中游依托产业 小镇中游依托产业面对的消费群体为当地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与上游核心产业相比仅提供部分产业和服务,在旅游产业链中扮演依附者。对于可邑小镇中游依托产业进行深入异质性分析发现,其可依托的产业开发程度严重不足。

3.2.1 产业结构单一,开发程度有限 可邑小镇外围村庄经济收入主要以種植烟叶、苞谷为主,虽依靠景区开发红利可获得一部分经济补偿,对景区农户而言,仅起到改善作用,生计可持续较弱,农业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仍将长期存在。可邑森林度假酒店面对年接待旅游人次近10万的人口流动压力,服务容纳量相对有限,森林康养作为新兴产业,有强劲发展势头,并未得到重视。此外,文化娱乐、特色产品也存在单一化,可邑小镇地处封闭的岩溶发育高山地貌区,溶洞遍布,特殊的地理地貌也为户外运动休闲项目开发带来了可能。特色产品以可邑四宝为主,而景区掩映在核桃、香椿和森林之中,具有丰富的森林食品。

3.2.2 公共服务供给有限,协同效应不明显 在公共交通服务上,其可提供的基础设施供给有限。可邑小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3镇,距市区21km,距弥勒县锦屏山公园10km,距石林风景区40km,从地理区位上讲,均处于相对较近位置。目前可邑小镇公共服务交通设施,从弥勒市仅有一路交通专线,从其他景区、公园还未有其他线路。各景区之间在经营策略上,并未实现联合经营,严重阻碍产业要素组合与行业间信息化交流。先进管理经验也得不到有效推广,横向或纵向一体化战略无从实施,景区间单打独斗相互竞争,无法形成有效合力,协同效应并无体现。

3.3 可邑小镇下游相关产业 作为旅游产业链的参与者,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旅游带动作用,并不一定依赖旅游产业发展,反而对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据景区距离、交通情况、设施现代化情况等影响因素具体分析。

3.3.1 据景区位置普遍较远,支持作用不显 在对景区周边相关产业调查发现,其分布位置均处于较远位置,对可邑小镇旅游业的支持作用相对有限。景区周边相关产业与可邑小镇距离普遍为12km以上,且在分布上均处于弥勒市城区范围内,虽说现有交通情况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但相关产业网络信息化平台功能缺失,在相关推荐中完全没有对周边娱乐景区的推荐,个体之间缺乏合作,相关产业于可邑小镇旅游核心产业并未形成有机协同发展,对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打造阻碍较大。

3.3.2 主营业务缺乏吸引力,类别单一 餐飲方面,考虑到目前周边景区的建设目标以及现有的年平均旅游人次数、消费者偏向,虽说彰显了云南本土特色,但却丢失了因为同质化而带来基础消费,如果说特色性是促使消费者冲动欲望的向标,那么同质化消费就是其向标的保证。但在住宿以及娱乐度假方面,却失去了促使消费者冲动欲望的向标,与其他景区相关产业相较,同质化严重,没有网红娱乐体验消费项目。不仅主营业务上体现不出差异,在宣传方面,也局限于景区宣传手册、电视媒体。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价值链分析法,将可邑小镇旅游产业链分为上游核心产业、中游依托产业、下游相关产业,选取文化程度、文化传承度、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景区开发程度、交通区位等影响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对其差异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在云南可邑小镇上游核心产业中,彝族文化得以保存完整且得到较好开发,但当地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化传承意识的不足,导致基础设施服务与高定位的旅游资源不符;(2)在云南可邑小镇中游核心产业中,产业构成要素单一,以旅游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开发程度有限,公共服务配给有限,可邑小镇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及关联产业的集群效应不显;(3)在云南可邑小镇下游核心产业中,相关支持与带动产业位置距离景区普遍较远,主营业务缺乏吸引力,支持作用不显。

针对各个链条间存在的以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开发不足与支撑产业的缺位,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丰富旅游内容及形式。丰富民族节庆、节日及相关的习俗活动,让更多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与展示中,形成民族文化传承、旅游开发、村民与景区共同受益的有效机制,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扩宽景区-社会的合作范围,整合区域资源。深入探索景区-社区-村民-游客的互动模式,引导村民进行规模化的经济果林的栽种,拓展户外训练、户外运动、生态采摘等休闲项目;(3)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清楚认识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保留、传承、发展”中权衡乡村旅游开发工作,包括乡村环境、村容村貌、村落建筑等乡村景观。

本文选取云南可邑小镇进行个案研究,受时间的限制,并未做出更为翔实的调研分析。选择价值链分析法对云南可邑小镇旅游产业进行研究,采用定性方法以不同产业在旅游价值链所处的核心地位作为上中下3个链条的区分标准,在产业链边界上仍较模糊,在后续的研究中拟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区分。选取文化程度、文化传承度、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景区开发程度、交通区位等影响因素分析了可邑小镇旅游产业链上中下3个链条的异质性,但并未做出更为翔实的检验分析。因此,本文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统计数据的不断完善,会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善与解决。

参考文献

[1]李聪媛,刘洋洋.国内外旅游特色小镇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1):116-124.

[2]李明瀚.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同质化旅游产品竞争策略研究——以云阳梯田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3.

[3]熊正贤.旅游特色小镇同质化困境及其破解——以云贵川地区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01):123-130.

[4]Fouraker L,E Chamberlin.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57,24(2):215-216.

[5]Poter M. 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with a new introduction[M]. Free Press,1980:86-87.

[6]禹建湘,周蔷.梅山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构建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01):20-24.

[7]胡志毅,田学芝.贫困山区古镇旅游产业链特征分析——以重庆龚滩古镇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04):173-179.

[8]赵小芸.旅游产业的特殊性与旅游产业链的基本形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06):42-47.

[9]黄继元.旅游企业在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竞争与合作[J].经济问题探索,2006(09):97-101.

[10]罗明义,罗冬晖.关于发展“大健康旅游”之我见[J].旅游研究,2017,9(02):2-5.

[11]太星南.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培育研究——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J].当代经济,2017(29):16-19.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产业链小镇景区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熊的小镇
“摘牌”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