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谯区稻茬麦生产现状及对策探讨

2021-12-22张新河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生产现状对策

张新河

摘 要:南谯区常年种植稻茬麦14667hm2,单产在4500kg/hm2左右。但目前南谯区稻茬麦生产存在产量低、适耕期短、粗耕粗种、病虫草害严重等问题,应重视基本农田建设,完善有利于稻茬麦生长的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制定适宜南谯区稻茬麦的生产技术指标;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播种;整地做墒,“三沟”配套,防渍壮根,以促进南谯区稻茬麦生产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关键词:稻茬麦;生产现状;对策;南谯区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3-0047-02

南谯区位于117°50’~118°30’E、32°05’~32°36’N,属江淮分水岭地区,地形全貌为丘陵地,自西北向东西倾斜,西、西北和西南属山区,约占52%,北部、东部、南部起伏较小,属丘陵缓坡地带,约占43%,东南圩区地势较低,约占5%。区境内有滁河、清流河,大沙河、小沙河等河流,中小型水库190余座,其中沙河集水库(姑山湖)为安徽省十大水库之一,有效灌溉面积2.56万hm2。气候为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2℃,年有效积温4877℃,无霜期218d,年平均降雨量1032.1mm,常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土壤主要有水稻土、潮土、黄粽壤、石灰(岩)土和紫色土5大类11个亚类,37个土属81个土种。南谯区耕地面积14667hm2,其中小麦面积14667hm2,所处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稻麦等大宗粮油作物生产。

1 南谯区稻茬麦生产现状

1.1 产量低 南谯区常年小麦种植14667hm2左右,其中稻茬麦8800hm2,占全区小麦播种面积60%以上。多年来单一的“稻→麦”种植模式,形成了稻茬麦生产的特有现象,即土壤粘重、排水性差、难耕难耙、适耕期短、耕种粗放。多采取机械化播种开沟种植技术,常造成苗不齐、杂草多、渍害重、产量低而不稳等,一般单产在4500kg/hm2左右。

1.2 适耕期短 南谯区水稻为单季稻生产区,前茬水稻收割让茬晚而集中,耕种时间短,不能适期播种。南谯区地处江淮分水岭之间,麦茬稻一般在5月初播种,9月下旬成熟,从收割让茬到小麦播种不到1个月时间,而且此阶段易发生连阴雨或持续干旱等不良天气,直接影响小麦的适期播种。

1.3 粗耕粗种 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与南谯区的土壤质地有关。全区域内土壤多为下蜀系黄土土壤,干旱了“硬”、潮湿了“粘”为该土壤的特性。干旱时耕种易形成大土团,播种后易跑墒,常出现深籽、露籽、缺苗等现象;潮湿时播种,机械播种时墒面易形成“板块”,播后易形成“僵块”,造成麦苗生长时土壤水、肥、气不协调、通透性差,影响麦苗根系正常生产发育,从而形成麦苗僵苗现象。二是与农户的种植技术有关。前茬水稻机械收割后的稻草、稻根没及时按技术规范粉碎处理翻耕播种,墒面易形成凹凸不平,很难做到高标准的“三沟”配套,造成小麦生长不良,加重病虫草渍害的发生危害。

1.4 病虫草害重 南谯区稻茬麦低产的主要原因是渍害。麦播期间,耕层土壤地下水位高,小麦墒面土壤水、肥、气三要素不协调,影响稻茬麦根系生长呼吸、营养吸收,易形成弱小苗、病死苗现象。春季遇连续阴雨,常会加重杂草、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稻茬麦生长后期遇连续雨,直接影响小麦根系生长活力,易早衰;间接影响小麦茎秆及上层叶片生长,损害到根系和叶片的正常生长功能,造成麦苗青枯,导致病虫草害加重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1.5 后期倒伏 近几年,南谯区稻茬麦生产后期存在倒伏现象,小麦产量一般在4500kg/hm2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有2点:一是小麦播种量偏大,大多农户习惯播种量在330~420kg/hm2。播种量过大导致群体大、个体弱的现象,极易造成麦苗后期倒伏。二是施肥不合理。近几年,小麦生产上推广氮肥后移技术,由于部分农户没有很好地掌握小麦生育进程,常在3月下旬小麦第一、二节间普遍出现时还追施225~375kg/hm2尿素,造成小麦无效分蘖生长、叶片葱绿、群体过大,直接导致小麦生长后期倒伏。

2 对策

2.1 重视基本农田建设,完善有利于稻茬麦生长的农田配套基础设施 积极争取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强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力度,实现农田、函桥、沟渠、道路配套;完善良种、良法、良田等措施配套体系,推动稻茬麦向纵深方向发展。政府要把改水、改田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必须组织好、服务好、实施好,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做好远期规划,做到田、林、路、渠综合改造,降低渠底高程,在稻茬麦生长季节保证干支渠水位低于基本农田80cm以下。

2.2 因地制宜制定适宜南谯区稻茬麦的生产技术指标 产量指标:穗数(春性品种)510万~570万/hm2,穗粒数555~615粒,千粒重39~43g;产量指标4800~6300kg/hm2。技术指标:南谯区所处经纬度适宜种植春性小麦品种。苗期主茎叶龄5~6叶,单株分蘖2~3个,次生根4~5条,茎蘖数675万~975万/hm2;返青期茎蘖975万~1275万/hm2;拔节期茎蘖数1275万~1500万/hm2;孕穗期茎蘖数540万~630万/hm2。

2.3 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播种

2.3.1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稻茬麦小麦品种宜选用抗性较好的优质高产品种,以春性品种为主,适当搭配部分半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如扬麦18、扬辐麦4、扬麦21、镇麦9号、宁麦13等。

2.3.2 推广科学播种技术 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是实现稻茬麦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主推技术是适期播种、播量合理、机械化播种、减肥增效、绿色防控等。要求春性品种播期调整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播种量控制在150~180kg/hm2。

2.3.3 改變播种方式 稻茬麦生产上重点推广机播、机开沟和农机农艺综合配套技术。机械化耕种节省劳力、进度快、质量高,能将水稻秸秆灭茬、田间开沟、耕后播种、播后覆土、畦面镇压5道工序一次性完成,且播种均匀一致,能较好地控制播种量和行间距,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培育壮苗。通过近几年推广机条播、机开沟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稻茬麦“露籽、深籽、丛籽”和渍害问题。机条播技术标准:行距18~22cm,播种深度3~5cm,做到播种均匀、出苗整齐。

2.4 整地作畦,“三沟”配套,防渍壮根 一般根据田块类型确定畦宽,两山夹一洼的塝冲田畦宽1.5m左右,地势高的旱地畦宽2m左右,畦面做到上虚下实,无明显大土团。大力推广机播机开沟,畦沟、中沟、围边沟的“三沟”深度分别要达到0.25、0.30、0.35m,田外主排管沟渠应低于畦面60cm以下;做到內外沟畅通、遇旱能灌、遇雨能排、旱涝保收。

2.5 肥料运筹,推广氮肥后移技术 南谯区目前种植的春性稻茬麦的生育期一般为220d左右,播种、出苗、返青、拔节这段时间大约占小麦全生育期的2/3,而这段时期小麦的生长量不到全生育期生长总量的10%。氮肥后移技术主要目的就是改变农户不合理的施肥习惯,减轻在小麦前期施肥田间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多、拔节以后导致小麦田间郁蔽等现象。氮肥后移技术主要围绕主攻大穗,目标产量5250~6000kg/hm2,设计总施肥量:纯氮210~255kg/hm2,五氧化二磷90~100kg/hm2,氧化钾105~135kg/hm2,硫酸锌22kg/hm2,优质农家肥3200kg/hm2。基肥、苗肥、返青肥等前期氮肥总量与拔节肥氮肥后移总量占比分别为6.5∶3.5。将35%氮肥作氮肥后移使用,视苗情于3月中下旬追施尿素150~195kg/hm2,拔节肥施肥最迟不晚于3月底。

2.6 加强病虫草害监测,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2.6.1 杂草防控 南谯区多年来实行单一的稻麦生产模式,造成麦田恶性杂草逐年加重发生。在播后苗前趁墒情及时使用异丙隆、丁草胺或吡氟酰草胺等化学药剂封闭处理,防控上突出一个“早”;麦田杂草在3叶期以前,视苗情、墒情、天气等情况,使用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彪马乳油、世玛颗粒剂、阔世玛颗粒剂、使它隆乳油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控,防控上突出一个“小”。确保麦田无杂草危害。

2.6.2 病虫害防控 赤霉病要准确抓住小麦齐穗至扬花期(见花打药)开展第1次预防,药量要足,突出预防和兼治作用;施药后5~7d再开展第2次防治。蚜虫500头/百穗以上、天敌数量在利用指标以下时及时喷药防治。对早期出现的条锈病发病中心,要立即进行围歼防治。条锈病病叶率达到0.5%,叶锈病病叶率达10%,上部位三叶白粉病病叶率达15%时,要立即普治。

防治赤霉病可选用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等药剂,优先选用适用于统防统治作业的悬浮剂或悬乳剂等液态环保型药剂剂型。防治穗期蚜虫可选用吡蚜酮、呋虫胺、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噻虫嗪等药剂对水喷雾防治,兼治麦田灰飞虱。后期穗蚜发生量大时,可选用噻虫·高氯氟、联苯·噻虫胺、联苯·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防治锈病或白粉病药剂可选用烯唑醇、三唑酮、丙环唑、腈菌唑、醚菌酯、氟环唑等药剂喷雾防治。

选择无人机防治赤霉病等主要病虫害时,适宜用水量为15~22.5L/hm2,飞行高度为小麦冠层上方1.8~2.2m,飞行速度小于6m/s。化学防治时,推行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避免或延缓产生抗药性,可辅助使用植物调节免疫剂和增效助剂,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以调节小麦生长,提高小麦免疫力。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晾晒烘干,避免麦粒湿度过大,致使病菌生长繁殖引起毒素污染。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生产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祁连县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