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田彩桂’组织培养研究

2021-12-22尹原森郭志海殷勤韦庆华汪成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3期

尹原森 郭志海 殷勤 韦庆华 汪成忠

摘 要:通过对‘云田彩桂’不同树龄植株采集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采取‘云田彩桂’3y的幼嫩枝条作外植体较好,这是因为在幼树当年生枝条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及酚类化合物较少,能有效降低褐化率和污染率。最适宜的消毒剂及消毒时间为:75%酒精1min,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10min,成活率达46.5%。在增殖阶段为防止无菌苗褐化及提高增殖系数,采用MS+6-BA1.0/L+NAA0.1mg/L+Vc 20mg/L的培养基配方,能有效减少褐化率,并提高增殖系数至2.02。

关键词:‘云田彩桂’;无菌苗褐化;增殖系数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3-0038-02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属木犀科木犀属的木本香花植物,原产地为中国西南地区。近年来陆续选育出新叶色彩变化极为丰富的新优品种,而‘云田彩桂’是变异品种一个优良品种,小乔木或灌木,作为桂花的新品种,其叶色一年四季变化多样、精彩纷呈,初春嫩芽为紫红玫红,后转为桃红,进而转金黄色至白色,再由中央主叶脉开始向两边渐变绿色,直至深绿。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条件下,一年四季不断有嫩芽冒出,因此整个植珠从上到下五色斑斓、姹紫嫣红,整个植株的观叶期超过半年,既是香花植物又是彩叶树种。其适应性较强,能耐长江流域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10℃,耐热及耐寒性良好,已成为景观绿化及观赏树木界的新宠。

‘云田彩桂’主要是采用扦插嫁接的无性方式进行繁殖,但由于插穗数量有限及嫁接技术要求较高,繁殖系数相对较小。为此,本研究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种苗繁殖,加快繁殖速度,以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外植体 选取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城科技园品种圃内3y和10y树龄的‘云田彩桂’,取树冠外围、芽体饱满的当年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嫩枝,取材季节选择春季,进行实验。

1.2 外植体灭菌 选取‘云田彩桂’2种树龄当年生的健壮的幼嫩枝条,叶片颜色两侧呈粉红色,中间呈青黄绿条状,剪除叶片保留叶柄,枝条剪成3~4cm的茎段,放入玻璃瓶中,加水和洗衣粉清洗,去除外部的灰尘等杂质,叶腋部分用毛刷刷洗,清洗完毕用流水冲洗1h。接种室消毒:均用75%酒精1min,分别用0.1%升汞和2%次氯酸钠溶液各消毒10、12min和20、25min,用无菌水冲洗6次,将茎段放在无菌的滤纸上,切除叶柄,将茎段切成1~1.5cm的带1个腋芽的小段,转接于初代培养基MS+6-BA0.2mg/L+NAA0.1mg/L中,茎段1个/瓶,各接种50瓶,30d后统计成活率。

1.3 继代培养基的设计 继代培养设置以下6种培养基:1/2MS+6-BA0.5mg/L+NAA0.1mg/L,2/3MS+6-BA0.5mg/L+NAA0.1mg/L,MS+6-BA0.5mg/L+NAA0.1mg/L,MS+6-BA1.0mg/L+NAA0.1mg/L,MS+6-BA2.0mg/L+NAA0.1mg/L,MS+6-BA0.5mg/L+NAA0.01mg/L+活性碳1g/L。每瓶接種2个芽。接种后放置于光照培养室中培养60d后,随机抽取10瓶统计相关数据用于分析。

1.4 增殖培养中褐化的处理 在增殖培养基MS+BA1.0/L+NAA0.1mg/L中,分别添加4种浓度的添加剂,分别为活性炭:1g/L、2g/L及Vc:20mg/L、30mg/L,观察其对褐化及增殖系数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消毒处理对外植体的影响 木本植物消毒效果相较于草本植物要难些,故采用2种消毒剂、不同消毒时间进行比较,其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云田彩桂’的消毒剂最好是用氯化汞,消毒时间10min,成活率高达40.5%,但使用氯化汞的污染率虽然低于次氯酸钠,但其褐化率均高于次氯酸钠消毒剂。取‘云田彩桂’2种树龄(3y和10y)的当年生健壮的幼嫩枝条为外植体,均用75%酒精1min,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10min,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3y采的外植体初代成活率优于10y,其污染率和褐化率均低于10y的。

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增殖系数的影响 由表3可知,6-BA与NAA配合的比例浓度是决定芽苗增殖的关键。其中,以4号培养基的比例配合最好,增殖系数为1.96,芽体也较健壮。在细胞分裂素浓度较低的培养基中芽体萎黄,而在较高浓度的培养基中,芽体周围愈伤组织出现白色排列疏松的愈伤组织,最后芽体也逐渐发白并无生命力。

2.3 增殖培养中褐化的试验 在增殖培养中,褐化一直存在,且影响苗体的生长及增殖速率,因此在4号继代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Vc及活性炭,能有效控制褐化。由表4可知,添加Vc及活性炭均能降低褐化率,但对无菌芽的增殖与分化有影响,添加20mg/L的Vc增殖系数高于其他浓度添加剂的培养基,而且叶色及芽体健壮度较好,平均增殖系数达2.02,培养60d后,芽体高度能长到2~3cm。

3 小结与讨论

‘云田彩桂’外植体采取3y的幼嫩枝条较好,由于在幼树当年生枝条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及酚类化合物较少,因而能有效降低褐化率和污染率。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10min,效果较好,成活率达46.5%。在增殖阶段为防止无菌苗褐化及提高增殖系数,采用MS+6-BA1.0mg/L+NAA0.1mg/L+Vc 20mg/L的培养基配方,能有效减少褐化率,并提高增殖系数至2.02,为‘云田彩桂’的工厂生产和种苗快速繁殖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易剑雄,“云田彩桂”新品种选育、繁殖技术研究.湖南省,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云田苗木基地,2008-12-18.

[2]柳群.云田彩桂[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4(02):5.

[3]何海燕,何小弟,董筱昀.北美枫香“秋霞红”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4,41(05):23-26.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