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语文要素有效解读文本

2021-12-22张嵩柯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爬山虎要素叶片

张嵩柯

统编本教材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了语文要素,明确了单元教学的方向和语文训练的目标。而每个单元所编选的课文,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语用训练的重要载体,还与单元语文要素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对课文的解读,不仅要从文本自身蕴藏的教学价值入手,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从单元语文要素的视角,找准语文要素与文本内容之间的对接点,才能真正把握文本的教学价值。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爬山虎的脚》,这个单元所设置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那这篇课文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教学资源,能够与单元要素中所提出的观察和表达形成有机的联系呢?我们不妨进行这样的解读。

一、整体把握,解读生动的语言源自作者“远远地看”

虽然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但作者行文并没有急于指向于脚,而是先从爬山虎的叶片开始。这与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顺序有着直接关联。爬山虎的脚藏在深处,而叶片展露在外面,是首先看到的。作者从叶到脚的构思,本身就体现了鲜明的观察顺序。

课文第2自然段重点描写了爬山虎的叶。语段开始,作者先从整体性视角,描写了爬山虎叶片的颜色变化,先是“嫩红的”,然后变成了“嫩绿的”;随后笔锋一转,“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直接超越了时间的隔阻,将描写的着力点从“嫩叶”转移到“长大的叶子”上。

作为这段描写的重点,作者对于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描写可谓是构思精妙、表达精准。首先,作者整体进行了概括和提炼,借助“新鲜”“舒服”两个关键性词语,展现了自己观察之后的真实感受。为了进一步凸显和印证叶片给人带来的“新鲜”“舒服”之感,作者接着对叶片进行了细致描写,如“一顺儿朝下”展现了爬山虎叶片的长势特点,“均匀”则从爬山虎叶片铺展角度展开描写,并借助于“没有重叠”“和”不留一点儿空隙”这两处细节加以印证;最后,借助于“一阵风拂过”的状况,凸显了爬山虎叶片“漾起来波纹”的画面,将描写的着力点从静态之美写转移到动态之美。

从语段所展现出来的作者构思和具体内容信息来看,作者的语言与其创作之前的观察有着紧密联系。之所以作者能够形成“新鲜”“舒服”之感,就在于作者对于爬山虎叶片的印象绝不是道听途说,而是自己实实在在的观察所得;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一系列关键性词语,也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在真实性观察之后,自己内心所形成的真实感受地自然流露。

由此就不难推断,语段中生动的语言,与作者从整体视角的远看有着直接联系:正是因为整体远观,才能发现所有的叶片是“一顺儿朝下”,才能发现叶片铺得如此“均匀”,才能在“一阵风拂过”的情况下,感受到叶片“漾起波纹”的画面。

二、聚焦关注,解读精准的语言源自作者“细细地看”

既然名叫“爬山虎”,自然就会想到要了解“是怎么爬的”;要想了解“是怎么爬的”,当然就需要观察爬山虎的脚。于是,在描写了爬山虎的叶片之后,作者顺应基本的认知规律,将描写的中心聚焦到爬山虎的脚上来。由于描写的事物不同,因此所采用的观察方法和视角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语言表达的特点也就相应的有所调整。

细读描写爬山虎脚的第3自然段就不难发现作者遣词造句与深入观察之间的联系。首先,描写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先明确“长在茎上”,而且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然后相机交代了爬山虎脚的数量和形态,数量是“六七根”,形态是“细丝”,而且“细丝像蜗牛的触角”;最后,点出爬山虎脚的颜色,就“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当然,如果仅仅是从文本语言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信息来审视,我们只能从了解的角度,感知爬山虎脚的特点,这对于落实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并没有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解读的视角可以从阅读理解向着作者的表达层面迈进。从这个角度来解读,就会发现作者的这一段描写,尤其是在语言的运用上,显得十分精准。其实,作者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爬山虎是有脚的,这可以从本段一开始寻找到证据,比如“可不知道它怎么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对爬山虎的脚和爬行过程进行过专门的关注;再比如“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这些字里行间,其实都在无形之中渗透出给读者,爬山虎的脚不容易发现,如果不进行细致观察,根本不觉得它的存在。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再一次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与细腻:

首先,作者精准地揭示了爬山虎脚的位置,从“茎上”到“长叶柄”,再到“反面”,表达的位置越发精准;其次,作者精准展示了脚的形态。一般肉眼都无法发现的东西,作者却连具体的数量、细丝的形态都描写得一清二楚,还运用了对比,将爬山虎的脚与“蜗牛的触角”进行了比照,更加凸显了脚的特征;再次,描述的最后,作者还不忘记对爬山虎脚的颜色进行介绍,可谓是滴水不漏。

经历了这样的细读,语言表达的精准与观察方式的联系,就已经无需多思,作者对爬山虎脚进行了聚焦式地细致观察,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放大性处理,才能运用如此精准而细腻的语言展现其特点。

三、动态捕捉,解读形象的语言源自作者“天天地看”

对脚进行了细致性描写,依照思维认知规律,描写的着力点就应该迁移到“爬山虎是怎样爬”这一部分上来了。果然不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则借助一连串形象化的动词,将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爬山虎脚在形态上的变化,从原本“六七根细丝”转变成为了“小圆片”,并紧扣“小圆片”的外形特點,选择了“巴”字,展现出“小圆片”紧紧贴住墙壁的样子;其次,进一步展现爬山虎脚的变化过程,“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也正是这种从“直”变“弯”的过程,形成了爬山虎整体性向上的过程,而作者并没有生硬地描写,仅用了一个“拉”字,就将爬山虎用“脚”将整个身体提一把的过程鲜活地展现了出来;紧接着,作者再以一个“紧贴”的动词,将爬山虎恢复原状,为下一次再度“向上爬”奠定了基础;当然,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并不是仅仅这一次,但也没有必要将每一次都写出来,最后借助于一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以详略安排的方式将后续的爬行过程省略。

这段介绍爬山虎向上爬过程的语段,虽然着墨不多,关键点就在于所运用的几个动词,但从生活经验可以得出,这一过程其实是非常缓慢的,以人的肉眼来看,难以在一定时间段内有所察觉。由此就不难看出,作者对爬山虎爬行过程的观察,绝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具体的时间里,而是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或许是两三天,或许是一个星期,或者是一个月。只有在一个完整的周期下,才能深入关注到爬山虎脚在爬行过程中形态的细微变化,才能真正捕捉到爬行过程时动作的转变。也正因为如此,作者在介绍爬山虎爬行的过程时,才能选用“巴住”“拉一把”“紧贴”等一系列的动词组合。

《爬山虎的脚》一文出自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之手,是描摹状物类文本的典范之作,其蕴藏的写作示范点非常丰富,语言表达也极具特色。因此,对于这篇文本的解读,不能泛泛而谈,而需要进行深入品读和细致鉴赏,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从单元所设置的单元语文要素出发,找准文本体现语文要素的着力点,以进一步彰显编者编选这篇课文以及将这篇课文安排在这个单元的真实用意。

统编本教材课文的解读既需要深入地全面解读,也需要紧扣语文要素这一要点展开聚焦性解读。只有做到两个角度协同并进,才能真正彰显课文载体的示范性效能,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刘妍

猜你喜欢

爬山虎要素叶片
橡皮泥科学实验室
爬山虎
我的植物朋友
叶片雨水痕迹大不同
爬山虎
爬山虎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爬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