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速肌力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2-22门艳军刘超冉龙飞迟光跃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天津30045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1期
关键词:躯干角速度肌力

门艳军 刘超 冉龙飞 迟光跃 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 (天津 300452)

内容提要: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10月门诊非特异下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麦肯基治疗;观察组在麦肯基治疗基础上增加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评估患者躯干的屈伸肌峰力矩、屈伸肌总功作为评估指标,运用VAS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并用SF-36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治疗6周后再次评估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屈伸肌峰力矩、屈伸肌总功、VAS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SF-36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可提高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生活质量,且效果显著。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约占腰痛的85%,其发病因素可能与年龄、职业、遗传、体重等相关[1,2]。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具有精确性、客观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的优点,目前在康复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在NLBP患者中进行躯干等速肌力训练的研究为数不多,本研究在麦肯基疗法基础上增加躯干等速肌力训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康复科门诊患者共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30)

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NLBP的患者,且经CT、MRI以及X射线片检查后,均无阳性;②年龄20~70岁,男女不限;③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y Score,VAS)评分>4分者;④试验前3周内未接受过其他相关治疗者。排除标准:①患者NLBP处于急性发作期;②伴有恶性肿瘤、骨折、神经损伤、风湿等相关疾病者;③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④具有严重的心肝肾肺等脏器疾患或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麦肯基疗法(McKenzie疗法),根据患者病情主要采用脊柱松动术、手法矫正术、放松技术等治疗,2次/d,持续6周。

1.2.2 观察组。在麦肯基治疗基础上增加躯干等速肌力训练,肌力训练采用HUMAC2009®/NORMTM多关节等速测试与训练系统(Computer Spots Medicine,Inc.)。训练模式:①CPM模式:立位,根据参数调整设备,角速度设置为15°/s,5min/组,共1组,目的等速肌力训练前的放松适应性训练。②Isokinetic Con/Ecc:运动模式和角速度分别设置为Extensors(Con)45°/s、Flexors(Ecc)45°/s;Extensors(Con)90°/s、Flexors(Ecc)90°/s;Extensors(Con)180°/s、Flexors(Ecc)180°/s;20次/组、共3组、组间休息1min,1次/d,训练量及强度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调整,以引起肌肉适度疲劳且第2天感到舒适为宜。

1.2.3 注意事项。①麦肯基治疗技术由本科室未参与实验研究的康复治疗师负责。②操作人员须熟练掌握HUMAC 2009NORM多关节等速测试与训练系统的操作步骤,准确设置髋关节及躯干屈曲及伸展的角速度、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最大扭矩的限制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运用VAS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对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进行评估。

等速肌力评定采用HUMAC2009NORM多关节等速测试与训练系统,评定指标为角速度为60°/s(5次)躯干的伸肌和屈肌峰力矩(Peak Torque,PT)及角速度180°/s(15次)时屈肌和伸肌的总功(Total Work,TW)。

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估,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躯干的屈伸肌PT、屈伸肌WT、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6周康复训练后,两组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等速测试角速度为60°/sPT与角速度为180°/s的WT值比较(n=30,±s)

表2.治疗前后等速测试角速度为60°/sPT与角速度为180°/s的WT值比较(n=30,±s)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a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bP<0.05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躯干屈肌PT(N ·m) 39.41±11.62 55.19±12.82ab 39.58±12.86 48.10±12.93a躯干伸肌PT(N ·m) 24.41±15.52 43.16±16.45ab 24.58±16.97 34.00±15.96a躯干屈肌WT(J) 53.03±19.61 78.41±20.21ab 53.19±19.60 67.80±18.7a躯干伸肌WT(J) 78.19±19.81 111.66±28.91ab 78.16±16.81 98.07±19.82a VAS(分) 7.90±0.91 4.09±1.22ab 7.84±0.95 4.72±0.96a Oswestry 0.89±0.06 0.57±0.14ab 0.87±0.06 0.63±0.08a SF-36 46.79±4.37 67.71±3.20ab 47.60±4.38 61.40±3.09a

3.讨论

由于疼痛导致功能障碍,NLBP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易复发,被临床广泛关注。基于此,McKenzie疗法通过良好的姿势和运动改善功能,疗效得到临床肯定[3]。等速运动测试是一种客观评价技术,可量化肌肉各项指标,信度和效度都较好,且在全关节活动范围中,肌肉任一点均承受最大阻力,测出的数值具有客观、安全及可重复的特点[4,5]。在训练过程中,同样提供与肌肉收缩的实际力量相顺应的阻力,使肌肉在任何角度都能产生最大肌力[6]。工作原理为通过动力仪传感系统将肌肉收缩的过程传递给计算机系统记录,同时等速仪器提供一种顺应性阻力,阻力大小随肌肉收缩张力的大小而变化,动力仪控制肌肉收缩的速度指标,通过等速仪器记录下来,经计算机处理,得到力矩曲线及多项反映肌肉功能的参数,作为评定肌肉运动功能的指标。NLBP患者存在软组织粘连、活动度受限、肌肉萎缩、肌力、耐力下降等问题。传统的肌力评估采用MMT分级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但存在主观性强、不能量化、不能精准指导运动强度等缺点;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训练也常采用徒手、辅助器械(如砂袋)进行等张或等长训练,存在训练强度过小造成的无效果和训练强度过大引起的疼痛加剧及关节肿胀加重等问题。等速技术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测试数据相对可靠,应用于NLBP患者能对肌肉功能精确定量,且等速肌力训练可提供适应性阻力,可以使腰背肌产生最大张力和力矩输出,对下背部功能的恢复有着较好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等速装置产生的阻力远远高于患者运动时所发出的极限力量,即无论使用者用多大的力量,仪器都可产生同等的力量强度,令患者在任何时候、任何角度都可发出极限力量,以做持续最大强度训练,从而不断增强肌肉力量,故等速测试及训练方法是目前最有效的肌肉测试和训练方法。本研究在麦肯基治疗基础上增加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后证实观察组躯干的屈伸肌PT、屈伸肌WT、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SF-36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分析其原因:①等速肌力训练通过神经调节兴奋神经活动,从而调动更多的运动单位,也可通过生化调节途径增加肌糖原及线粒体酶的数量与活性。②核心肌群训练可调节腰背部力量传送,提高不稳定状态下人体对平衡和稳定重心的能力,从而缓解症状[7]。

本研究结果表明,McKenzie疗法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NLBP的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躯干角速度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树与人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圆周运动角速度测量方法赏析
半捷联雷达导引头视线角速度提取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基于构架点头角速度的轨道垂向长波不平顺在线检测
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