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管理在麻醉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21-12-22邢雪燕陈祖鹏田曦晁会郭晓慧涂淑敏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4期
关键词:模块化规范麻醉

邢雪燕, 陈祖鹏, 田曦, 晁会, 郭晓慧, 涂淑敏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麻醉科,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 北京 102218)

近年来, 国家管理部门出台了多项关于麻醉科建设的文件, 其中不仅提出了麻醉护理的岗位设置要求还阐述了麻醉护理的具体工作内涵[1-3]。 麻醉护理作为专科护理具有其自身特点, 同时也需要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麻醉护理质量, 保证患者安全[4]。 模块化是一种实现将复杂系统分解成为更好的可管理模块的方式。 护理质控内容模块化不仅能达到各模块功能清晰、 各模块数据连续和共享的功能, 还有利于日常护理质量控制、 分析和提高护理质量[5]。 我科自2017年设立专门的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运用“结构-过程-结果”的三维质量评价模式进行麻醉护理质量管理。 自2018年开始将模块化运用到麻醉护理质量管理中, 分别从结构、 过程和结果3个模块开展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1 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按功能划分为规范组、 监测组和改善组。 其中, 规范组工作对应结构维度形成麻醉护理质量管理的结构模块、 监测组工作对应过程维度形成麻醉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模块、 改善组工作对应结果维度针对麻醉护理质量管理的结果模块。

1.1 结构模块

与医院信息处联合构建麻醉护理质量管理的结构模块, 网络路径为本院院内网-在线学习网-麻醉护理规范板块, 内容包含麻醉护理操作标准作业规范和麻醉护士工作细则两部分。 根据每年的规范学习计划安排细分为1~12月的必修, 每月必修内包含当月需学习的规范以及相应的试题。 在规范组计划并敦促完成麻醉护理操作标准作业规范及麻醉护士工作细则的修订和逐级审核的前提下, 上传至在线学习网的麻醉护理规范板块, 形成结构模块的内容。 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进行每月的学习和答题, 护士长拥有权限可每月汇总科室护理人员规范学习计划的完成率及考核成绩, 形成麻醉护理质控报表。 “知信行”模式认为获取知识是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的前提, 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6]。 在线学习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方便护理人员灵活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一些企业和医院已经将其应用于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7-8]。

1.2 过程模块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内设置“护理查核管理”模块, 内容包含“查核计划”、 “计划明细”、 “查核执行”、 “查核记录清单”及“自主查核汇总分析”板块。 监测组于“查核计划”板块中制订年度麻醉护理质量查核计划, 内容包含查核项目、 阈值、 查核频率和查核时间等, 最终由科室护士长及总护士长审核通过后生效。 监测组在日常查核工作中依照查核计划每月进行查核, 可通过“计划明细”板块查看当月应查核、 尚未查核及已查核的项目, 该板块还具有前提示功能。 规章制度需要靠大家的执行才能落到实处, 查核表可以提供护理质控逆向追踪并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监测组依照麻醉护理操作标准作业规范修订了麻醉护理操作查核表[9-11]。 监测组提供审核通过的各项麻醉护理操作查核表构成“查核执行”板块。 查核人查核过程中于“查核执行”板块中相应查核表内逐项打分输入扣分原因, 查核结束后查核人和被查核人输入各自姓名。 监测组可通过“查核记录清单”板块总览一定时间内的查核结果, 包含不达标的项目及不达标的原因等。

1.3 结果模块

HIS内设置“不良事件上报”模块, 系统内路径为手术室临床作业系统-护理记录-不良事件上报。 当事人通过此路径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 包括患者基本信息、 基础情况、 事件经过的详细描述, 处理措施及初步的原因分析等内容。 科室护士长收到不良事件上报的信息后, 对事件做进一步的分析、 拟订改善措施, 审批合格后提交给上一级。 HIS系统内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填报内容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信息管理平台填报内容一致, 填报形式分为点选形式及开放式描述形式。 此系统可提供对既往上报事件的查询功能及统计分析功能。 在此基础上, 改善组每月汇总麻醉护理异常事件(含不良事件), 针对麻醉护理异常事件, 运用科学的方法(如RCA等)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 后续持续关注改善成效并进行改善结果的评核。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对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率以及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而基于HIS系统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既达到了上报流程简化又有利于医院管理部门精准统计分析[12-13]。

2 结果

2019~2020年我院麻醉科门诊无痛内镜由麻醉监测护士协助麻醉主治医师完成约3841例/年。 手术麻醉由麻醉监测护士协助麻醉主治医师完成的约8966例/年。

2019~2020年规范组完成在线规章学习及考试平均26篇/年, 模块化较传统方法每年规范组节约纸张895张, 成本可降低37.6元。 每年用于规章考试时间节约3.5 h/人, 每年规范组用于规章考试评分及结果汇总时间节约18.2 h。

2019~2020年监测组针对麻醉护理人员完成麻醉护理操作查核项目平均41项/年。 模块化较传统方法每年节约纸张3444张, 成本可降低144.6元。 每年监测组用于查核结果登录、 汇总时间可节约38.3 h。

2019~2020年改善组共发生2例不良事件且完成填报。 每例不良事件的处理模块化较传统方法节约纸张15张, 成本可降低0.63元。 每例不良事件改善组用于填报、 人工追踪进度及归档汇总的时间共可节约40 min。

麻醉护理质量运用模块化管理使护理人员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规章学习及考核, 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 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利用模块化管理的功能可大大缩短例行工作的时间, 提升工作效率。 模块化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护理质量管理的整体满意度。

3 讨论

李威等[14]研究表明Donabedian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三个维度紧密相连, 相互支撑, 对护理质量评价具有科学、 实用、 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周爱霞等[15]提出护理质量模块化既使质量指标的监管科学化、 数据化, 又节省护理人力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邢琳琳等[16-17]研究表明基于信息化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和资源共享, 有助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能。 我院麻醉护理在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基础上, 运用模块化对麻醉护理质量进行信息化管理, 既有利于环境保护, 又能减少护士的非临床工作时间, 提高护理质量控制的效率, 达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化使用。

猜你喜欢

模块化规范麻醉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来稿规范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