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之初探
2021-12-22卢海弘
卢海弘
(教育部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人口结构急剧变迁,对终身学习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旺盛需求。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使其既服务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由传统要素驱动向人力资本与知识创新驱动的结构性转型,又服务于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期盼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这就需要“点线面体”综合考虑、系统建构。
一、点上突破,重在补短板
(一)大力发展老年教育,适应人口老龄化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1.9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3.5%。[1]目前老龄人口超过日本总人口,2025年将相当于美国总人口,2040年将有超过4亿的老年人。[2]不仅如此,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正呈持续上升态势。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0%,标志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15年达10.5%,意味着我国正在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3.5%,几乎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3]这意味着发展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更加紧迫。
我国高度重视、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老年教育相关法规制度逐步健全,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拓展,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但是,我国老年教育总体上还存在资源和机会供给不平衡不充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不够、相应保障机制不健全、部门统筹协调亟待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度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导向,构建服务老年群体终身学习的体系,是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所需。必须以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为关键、以扩大老年教育的机会供给为重点、以推进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提升老年教育支持服务水平,形成广覆盖、多主体、灵活多元、规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
(二)缩小教育差距,更好解决终身学习发展不平衡问题
当前,“知识差距”“教育差距”比较突出,特别对部分农村等相对落后地区以及处境相对不利群体(残疾人群体、低收入群体、文化及技能水平较低群体、失业群体等)而言,知识资源及终身学习的机会很缺乏。系列研究表明,由于经济、观念等原因,处境不利群体参与正规与非正规的成人教育与培训(继续教育)的水平往往低于整个群体的平均参与水平。[4]因此,以优化体系为着力点推进服务全民的开放、灵活、包容及全纳的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推进终身学习改革和发展的一大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教育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改革和优化终身学习体系的供给,让终身学习体系不仅更好地服务于提升终身学习机会总体供给水平,而且进一步服务于提升相对落后地区、不利群体终身学习机会的针对性。为有效解决终身学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体系保障。
二、线上规划,重在谋长远
在推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时,还需要有从“线”上谋划的意识,这里的“线”,既有时间维度,即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有长线规划的思路,立足影响终身学习未来的方面来思考;也要有空间维度,即从终身学习与区域发展需求的关系来构建教育体系。这就需要更多地结合国家和地区的重大决定进行。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等就应成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主线,需要精心考虑。
例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策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区域重大策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把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决议的部署,提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加快启动区和起步区建设,推动管理体制创新”。
终身学习在服务这个重大决议时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构建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才能使其在终身学习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策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雄安新区策略部署的落实中,怎样站在探索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总体策略的高度,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标杆的目标为指导,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打造新时代教育现代化体系的“雄安样本”,就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就这个教育体系的内涵而言,必须成为打造雄安新区全方位、高层次、立体化的教育现代化新格局的一部分,必须与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功能、体系结构等相协调。
从目标而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明确提出:构建具有雄安特色、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以此目标为引领,要在教育体系构建中,打造体制机制新高地,为将雄安建成创新之城、智慧之城、绿色之城提供体系支撑和保障。从技术手段而言,要抓住新形势建设雄安新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历史机遇,以智能技术带动教育“抄新道而超车”,实现优先发展现代化教育、将教育功能全面融入智能城市建设,全面构建全时全域、开放融合、泛在智能的学习型城市。
三、面上推进,重在广覆盖
教育体系的构建还需要解决好覆盖面的问题。自21世纪以来,我国终身学习以各类教育原有基础不断发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涉及面不断拓展,表现为各级各类学校、社区、行业企业以及多种类型的其他学习型组织在终身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的终身学习机会和资源逐步增加。但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不仅需要进一步拓展覆盖面的宽度,还需要挖掘其深度,让学校教育体系发挥终身学习重要阵地的应有作用,逐步完善社区教育体系,推动行业企业以及各类学习型组织的终身学习要素配置更合理、组织结构更优化,为满足多元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奠定良好的体系架构。
(一)学校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体系是终身学习体系的关键和基础。然而,传统教育体系下的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下的学校教育诸多方面难以兼容。传统的适应大工业生产要求的学校教育体系曾经具有同质化、大规模、高效率的优势,但随着时代的深刻变革,这种优势正在日益变成保守僵化、缺乏个性和封闭低效的劣势。要发挥学校教育在终身学习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突围”囿于传统教育体系下的学校教育封闭“堡垒”,转向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以面向全民终身学习为方向,实现学校教育体系的结构性突破,致力于将学校打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开发组织、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组织、学生学习的指导性组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组织。
(二)学校之外的教育体系
“没有什么比……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系统更重要。我们的教育机构十分关注学习,但是更重要的是其他地方(包括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5]终身学习体系的完善,必须超越和突破传统教育体系形态,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引领重新思考和定义教育(学习),打造全新的终身学习导向的教育(学习)生态。
一要重视并切实发挥作为校外体系构成的教育主体的作用。无论是行业企业、机关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社区还是家庭,都应成为优化教育体系之重要依托。要进一步释放行业企业参与继续教育的动能,激发城乡社区教育潜力,要从构建灵活多样的体制机制为抓手,推动上述主体要素建构学习型组织。
二是重构各教育要素间的组合及关系,增强教育体系的包容性和多样化。要在性质、理念和功能等方面重新架构教育(学习)系统,为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教学过程和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良好的体系性支撑;还要创建智慧学习、网络学习的环境与形式,形成丰富多元、不断涌现活力的教育结构生态。
四、体上构建,重在强内涵
时至今日,我国教育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满足全民终身学习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终身学习外延式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诸多结构性问题和瓶颈,现有的教育体系有效供给不足,在供给规模以及供给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不能满足新时代终身学习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有鉴于此,必须从整体、立体思维出发,以内涵建设为根本,探索制度的存量改革和增量创新,进一步扩大教育体系的供给规模和提升供给效率,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体系效应,更好地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
首先需要搭建开放畅通、充满活力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建立以人为本、满足需求、灵活多样、沟通衔接、明晰有序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和沟通,扩大学习者的教育选择机会;针对经由非正规、无定式学习途径获得的学习完善学习成果的积累、认证和转换制度,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制度以及国家学分银行制度,打通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社会教育、自主学习等的界限,促进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研究和探索知识、技能与能力并重,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资历框架,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将普教、高教、职教以及继续教育等相关学历学位证书、职业与技能资格证书等逐步统一纳入,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为构建灵活、畅通、开放的终身学习“立交桥”提供体制支撑。
其次是强化制度保障。完成终身学习的制度和法规建设,明确政府、学校、社会以及学习者个人在终身学习方面的权责。推进治理体制建设,以更大力度优化政府在终身学习领域的协调、统筹和指导职能。健全终身学习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与社会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学习者合理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通过税收等政策支持和激励行业企业加大对终身学习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优化终身学习分配机制和资助制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职工教育与培训的支持,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和不利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倾斜支持力度。
此外,还要搭建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在线、开放的国家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个人账户以及记录、累积、认定和转换学习成果提供服务,为匹配终身学习供给和需求提供服务,为终身学习领域的大数据收集、分析与应用提供服务。
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需要立足更高的策略站位和更远的未来意识,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转型对终身学习产生的时代需求为导向,推动从技术到制度、从学校到社会组织的全方位、结构性优化,使我国教育体系指向多维化的学习目标、覆盖全纳化的学习对象、包容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囊括终身化的学习时段,最终构建起灵活、高效、优质的现代教育体系,更好服务于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