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分析
——以河南为例

2021-12-22赵志刚朱方方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26期
关键词:车主河南省补贴

赵志刚 朱方方

郑州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18

引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制定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早在2015年,环境保护部、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的通知》[1],从强化执法监管、严格报废注销、加强政策引导、严格检验检测、严格报废监管等方面着手,全力推进黄标车淘汰,加强环境保护。2018年7月,为减少大气污染,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年底前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2]。河南省作为交通大省,拥有着将近60万辆的中重型营运载货汽车。其中,国三车数量超过20万辆,占比超过1/3,淘汰形势严峻。本文以河南省淘汰国三车为例,分析总结经验做法,梳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1 河南省淘汰国三车对策分析

1.1 明确任务目标,细化职责分工

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2020年、2021年河南省需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20.8万辆,其中,2020年需淘汰14.6万辆。面对这巨大挑战,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生态环境厅、财政厅、商务厅和公安厅各抽调一名工作人员在交通运输厅合署办公,成立省淘汰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国三车淘汰工作;五厅局联合印发《河南省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工作实施方案》[3],明确了各地的淘汰任务目标,细化了职责分工,加强了协同配合。具体由商务部门负责淘汰车辆报废信息汇总整理,并对回收拆解车辆出具《报废汽车回收证明》,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淘汰车辆排放信息统计,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车辆《道路运输证》查询统计,财政部门负责拨付资金,公安部门负责淘汰车辆注销信息查询统计,并对机动车注销登记车辆出具《机动车注销证明》,合力推动淘汰工作顺利开展。截至2020年底,河南省淘汰国三车16.2万辆,圆满完成2020年度淘汰任务目标。

1.2 化政策支持,压实淘汰责任

河南省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国三车的淘汰:一是筹集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约21亿元,对淘汰的国三车车主进行补贴;二是商务厅规范了国三车最低回收拆解指导价格,将报废回收价格提高到1300元/吨以上,增加了车主收入,协调银保监部门指导相关保险企业退还车辆未到期保费,保障了车主利益;三是增设报废机动车临时回收存放点139处,对需要回收的车辆,先集中存放、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再实施拆解,实现对各县(市、区)临时回收网点全覆盖,发挥了报废车辆“蓄水池”和“中转站”作用;四是对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实施省外、省内异地互认,有效提升了异地运营车主淘汰车辆的积极性;在强化政策支持的同时,也采取多种措施压实各级各部门的淘汰责任。省淘汰工作专班明确各地人民政府为淘汰任务的责任主体,并建立了“沟通协调、分析研判、信息发布、考核通报排名、督查约谈”五项机制,对各地淘汰工作进度按照日报告、旬通报制度进行排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生态环境厅、商务厅和公安厅领导带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分组分区域对各地淘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排名落后的地市报请省政府约谈相关负责领导。各地在此高压态势下,也积极采取强力措施推进淘汰工作进展,部分市县政府将国三车淘汰任务作为刚性指标实施单独考核,针对国三车淘汰推进缓慢的问题,制定相应追责方案,哪个责任人所负责的区域不能按时限完成年度淘汰任务,就把该责任人撤职,强力推进淘汰工作进度。

1.3 落实禁限行措施,加大路检路查力度

河南省交通运输部门将20.8万辆待淘汰国三车录入了录入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禁止其经河南省高速公路收费站驶入。公安部门将国三车录入国、省道查缉布控系统,对上国、省行驶的国三车进行预警。各地市政府也积极出台限行方案,明确国三车限行区域,压缩活动空间,倒逼车主淘汰国三车。在此基础上,各级公安、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商务等部门,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公安检查站、公路超限检测站等实施联合执法,加大路检路查力度。公安部门、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现场拦截控制车辆,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现场确认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商务部门负责现场指定拆解回收企业,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督促企业、车主将车辆运送至拆解回收企业,合力推进国三车淘汰。

1.4 强化宣传引导,保障群众利益

一是营造良好氛围。省淘汰工作专班在河南电视台新闻联播尾版黄金时间和河南新闻广播、交通广播播出宣传标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地在车站、出租车、公交车、公路情报板等交通工具、服务场所,积极开展淘汰工作宣传。二是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为保证全省淘汰国三车工作过程公开透明,省淘汰工作专班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明确各地运管部门负责同志是处置司机企业纠纷的第一责任人,打消了车主顾虑,提升了车主淘汰车辆的意愿。三简化工作流程。各地商务、公安、财政等部门在拆解企业联合办公,推广回收、注销、奖补“一站式”服务,简化审批流程,让车主最多跑一次,尽早拿到补贴。

2 存在的问题

2.1 灭失和非正常拆解车辆数量较多

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存在大量经过多次转卖后灭失,或自行拆解国三车辆,导致部分市县灭失和非正常拆解车辆比例达50%以上,致使报废回收拆解率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2.2 部分国三车情况特殊,淘汰难度大

一是部分失联车辆均在边远省份和偏远地区活动,该部分车辆需要组建追淘小组跨省追车,但是在如此高压态势下,外省车辆运营更加隐蔽,淘汰难度更大;二是部分车辆注册时间较早,车主的联系方式有误或者为空号,且大多数为租住户,根据台账内登记的地址已找不到本人;三是一些车辆经多次倒手转卖,已经无法联系到原车主,现车主也难以提供证据证明车辆为其合法所有,补贴资金的拨付存在困难;四是部分车辆涉及查封、抵押、扣押,需要上级部门统一协调;五是部分车主认为自己的车辆未到审验期限,且补助资金少,不划算,运营收益远大于拆解补贴,不愿意拆解,存在迟疑观望、多跑一天是一天的想法,主动性、自觉性不高。上述一系列问题导致剩余车辆淘汰难度较大。

2.3 补贴资金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河南省共筹集到约21亿元的补贴资金,按照全省20.8万辆的淘汰目标,一辆车的补贴约1万元。各地在制定补贴标准时,也基本参照该标准进行制定。但是因存在大量灭失车辆,按照该标准下发补贴,这就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车主领到的补贴较少,主动淘汰积极性不足,报废回收拆解率较低;二是补贴资金使用率较低。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报废回收拆解率过低时,将收回部分中央奖补资金,部分市县补贴面临资金清退风险。

2.4 车辆补贴标准大幅降低

据我省拆解企业普遍反映,虽然各企业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大幅提升收车价格,优化免费上门拖车等便民服务,但各地在制定补贴标准时,为了吸引车主尽早淘汰,2020年补贴标准基本比2021年高出30%。2021年以来补贴标准的大幅降低使得回收车辆数量大幅下降,收车困难。

3 建议

3.1 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完善资料手续

目前河南省各地基本已完成全部淘汰任务,建议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可适时将淘汰工作重点转移到完善淘汰流程手续、梳理淘汰资料等方面,切实提高淘汰工作质量。同时要对灭失和非正常拆解车辆逐一核查,制定情况调查表,统一规范调查取证、承诺、审核的材料内容,完善相关资料,做到一车一档,确保车辆真正灭失和非正常拆解。研究制定抵押、扣押等相关车辆淘汰措施,积极协调法院等部门,对抵押、扣押的车辆,探索采取先拆解报废领取奖补资金,将奖补资金作为抵押物的方式,及时报废回收拆解。

3.2 发挥奖补资金作用,切实提高报废数量

各地均存在大量灭失车辆,该部分奖补资金无法有效分配,使得补贴资金发放率过低,既不利于调动车主报废回收的积极性,阻碍淘汰工作推进,也影响中央奖补资金的使用效率,限制了奖补资金应有的作用,更对我省使用中央奖补资金的最后清算带来不利影响。按照政策要求,中央奖补资金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清算,省级清算资金与《报废车辆回收证明》数量挂钩。建议财政部门可调配各地市切块资金,抽取落后地市适当比例奖补资金,分配至淘汰任务完成情况好的地市,鞭策落后地市提高报废回收拆解数量。各地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适当提高奖补资金发放金额,利用好闲置资金,引导车主淘汰。

3.3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车主以旧换新

建议协调工信部门组织省内货车企业,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对淘汰车主新购车辆制定优惠措施,为生态型企业让利,为车主提供减少贷款利率等优惠措施鼓励以旧换新,整合高速公路运营公司、货车经销商、金融机构等相关资源,制定淘汰车主新购车辆的营运组合优惠方案,提供降低购车、车险、加油等费用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套餐,切实让车主感受到优惠,变“被动淘汰”为“主动淘汰”。密切关注运输企业和社会广大车主的相关诉求,给予深切的关怀和最大的帮助,维护交通运输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3.4 加强监督考核,做好过程监管

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将淘汰工作与环保督查相结合,纳入下级政府工作考核中来,并适当提高考核分值,提高地市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开发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要求各地市按照要求上报每日淘汰进度,加强监管,做到过程可控,实时可查。同时将淘汰数据连接交通和公安信息平台,做到实时传输,加强淘汰车辆监管。

3.5 加大监控力度,加强上路审查

建议生态环境、公安部门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对禁限行区域、超限检测站、检查点柴油货车的联合执法力度,禁止淘汰车辆上高速行驶,严查上国、省道行驶的淘汰车辆,全面收紧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运行空间。

猜你喜欢

车主河南省补贴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送伞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听伴:抓住车主的耳朵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关注用户
汽车车主的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