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及应用
2021-12-22彭芝刚
彭芝刚
莱州市平里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莱州 261400
引言
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保问题,尤其是在“碳中和”“碳达峰”现实要求下,各个生产环节的可持续发展都应该把节能减排放在发展的首位,通过节能技术来实现能源节省、成本节约、能效提升。农机节油技术是指运用现代农业机械柴油机研发及动力学原理,优化动能传输渠道,提升农机运作效能,使农业机械设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达到最佳节油降耗状态的技术,该技术贯穿于我国农业机械设备规范化运转的全领域全过程,其主要包涵动力机械使用节能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复式作业机具节能技术、农业机械改变耕作制度节能降耗技术等方面内容。推广运用农机节油技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保障我国农机化持续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农业机械化生产方面,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浪费燃油情况,其原因比如所购回的农机与实际农业生产情况所需不符、农机实际操作过程不规范、农机养护不及时,保养不到位、发动机或农具与整机匹配不合理、农机降温处理不及时、农机质量不合格稳定性差等原因,都会导致农机耗油严重,影响农业的生产经营,还会造成乡村环境的污染[1]。
1 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应用受阻的主要原因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造成了农机耗油高与社会发展相矛盾的局面。而造成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应用受阻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3个方面:
1.1 农机使用情况受到阻碍
农村农业机械使用型号的不统一、农机设备老化或损伤严重等,使得技术员或相关工作人员无法统一开展农机节油技术的教育和讲解,要想将技术推广到所有有农机的农户家中,就只能分开来慢慢推广,而且推广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农机的维修问题,而推广员的人数有限,这样无疑加大了节油技术推广的难度[2]。
1.2 推广人员专业能力的阻碍
推广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可能了解农机节油技术是怎么回事,也可能掌握某种农机的节油技术,但是正如前面说到的,有些农户使用的农机有些过时或者有些小众,推广人员不知道这类农机应该怎样节油,这时,要让农户统一购买新的农机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等推广人员再回过头重新学习,这样就拖长了节油技术推广的时间,还容易破坏农户的信任度,令农户对推广人员和政府持怀疑态度。
1.3 部分农户自身思想的阻碍
受农户自身受教育水平和封闭思想的限制,许多农户,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农户,对节油技术相关方面的了解不够充分,虽说有节油的意识,但是用的却是错误的做法,而且还不愿听劝,不相信,甚至不愿听“外来的”技术员来给自己做什么技术指导,还是按自己以前的做法。还有些农户虽然听了推广员的技术指导,但是并没有按照讲的去做,加大了油耗和农机的损坏,反过来却责怪是推广员的错,让推广员很难办。
2 提高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应用效率的相关措施
农机是“耗油大户”,降低农机油耗,对于增收节支、环保节能、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要讲究实效,掌握方法,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节油效益。
2.1 强化农机节油基础知识培训传授要领
一是重视农机的日常保养。农业机械在工作时,由于机器的频繁操作、颠簸,一些部件可能会因为松动而发生漏油现象,特别是柴油滤清器、高压油管、油箱开关、油管接头等关键部件。为此,上述部件在机器开动前进行检查非常有必要。随着农业机械运行时间的增长,机器的精密零部件磨损从而致使其有效功率减小,如:燃油系统、缸套活塞组件以及配气系统等部件,为达到相同的功率将产生更高的油耗。因此,日常合理的养护可保证农业机械保持在最佳的技术状态,是降低油耗的首要因素。二是注意新购置农机的磨合期保养。新购置农机必然要有一个机械磨合期,但这个过程往往容易被忽视。新机入手后,迫不急待地快车、重车上路,对于新机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也不利于新机的磨合。在磨合的过程中,一是要在其额定功率内进行负荷;二是要控制机车的速度,宜匀速行驶,忌急加速、急减速、急刹车等。三是注意定期保养农业机械滤清器。日常做好农业机械“三滤”的清洗保养,使“三滤”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柴油机车行驶一定的里程,一般以五千公里为基数,保养时注意保养柴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等配件,避免产生因空气滤清器堵塞引起的柴油燃烧不充分。据统计,如果空气滤清器的横截面堵塞超过三分之一,油耗提高超2%。另外,柴油滤清器的堵塞也会使农业机械柴油发动机供油出现异常,最终导致油耗上升。四是注意随时查看农业机械轮胎气压。随时保证轮胎气压正常有助于节省柴油。因为农业机械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加剧轮胎的磨损,不仅会直接影响轮胎寿命,还会直接导致增加农业机械油耗,更不利于行车安全,因此在农业机械使用前,必须检查农业机械轮胎的气压是否正常,春,秋两季保持正常充气,夏季要比标准气压低2%至3%,冬季比标准气压高2%至3%,从而达到农业机械节油最佳状态。
2.2 将农机节油技术培训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2.2.1 了解实际需求:在了解当地农民农业机械设备购买情况、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农村耕地资源使用情况,调查统计农民常见农机耗油问题的前提下,针对农户对农艺、农技,以及农机节油的全环节需求,制定出详细全面的培训推广计划。
2.2.2 完善培训方案:可以将农民分批或分组,组队前往田间现场学习节油技术,了解农机使用和养护时的注意事项;推广人员可以把现场培训的过程拍下来或借助直播平台进行直播,为那些因为时间协调不开,赶不及到现场接受培训的农户提供视频学习的机会,也便于农户后期照着视频进行技术巩固;在一些没有技术推广站的乡村,推广人员可以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农户,便于农户后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及时解决和处理。
2.3 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农机节油技术的宣传规模
单纯的理论教育吸引不了农户的关注,甚至容易让农户产生抗拒和厌烦情绪,而且也看不出什么实际的效果。这时就需要宣传方式的转变,要结合农户的心理特点和生活习惯,选择一些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对农机节油技术进行宣传。
2.3.1 让农户对农机节油技术有初步的了解:可以趁乡村赶集赶大会的机会,也可以趁着农民傍晚在村镇文化广场散步的时候,在农户往来密集处,以舞台表演和广播的形式吸引农户的关注,并在现场向农户发放农艺农技节油、农机节油操作等小册子或宣传海报,让农户自己带回家了解情况,并在现场安排技术员,随时解决农户有关农机节油操作方面的疑惑,先在村民中造出声势,让农户对农机节油技术有初步的了解。
2.3.2 进行示范展示,让农户看得到实在的效果:在农户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自发参与、免费培训,甚至是有奖参与的方式,将农户吸引到农机节油技术的培训中来,对于那些有积极参与意向、有农机设备条件的农户,可以进行重点培养,将其作为示范,以更好地向农户展示农机节油技术的效果,提高农户参与度。
2.4 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员的农机操作能力
推广人员和技术员始于农户直接接触的,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农户对农机节油技术的第一印象,如果面对农户的疑惑“一问三不知”、对于农户使用的农机属性或操作方式不了解,容易让农户对专业程度和技术的使用效果产生怀疑。
2.4.1 政府要加大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接受培训,了解最新的农业机械和农机技术,同时可以选聘一些当地的“土专家”,直接加入到农机技术推广的队伍中,或者来给推广人员做培训,教给他们那些老旧农机设备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和老旧农机的节油技术。
2.4.2 推广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乡镇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财政制度来确定农机购入和农机技术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另一方面可以向上级政府申请补贴支持,还可以通过优惠措施,吸引生产农机设备的企业参与到农机技术的培训推广中。
3 推广应用农机节油技术可以带来哪些收益
3.1 有利于当地农业的生产经营
节油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也是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升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农户意识到农机的优势,并以包容主动的心态,乐于接受新型农机技术的学习。在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户的生活质量: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收益的增加,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多;新技术的推广改变了农户封闭守旧的心态,更愿接触新事物、了解新知识,逐渐成长为新型农民,农业生产负担减轻,更有时间去享受生活。
3.2 有利于乡村资源环境的保护
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性质的排放物,对乡村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污染,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便于农户培育生产出更高质的农业产品。一来,不仅降低了农户农业生产的开支,二来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农机节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也与我国目前需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契合,还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的最大化发展。农机节油技术的发展还可以使农村的其他产业进一步发展,在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得农民不再仅仅依靠农业生产单方面获得经济利益[3]。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关农业机械节油技术也在推陈出新,不断相互借鉴提升,全面促进了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率的不断提高,变成了良性互动互相促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双向支撑。
与此同时,在进行农机节油的推广和发展时,也应该不断提高农机技术工作人员的节油意识以及专业素养,让农机技术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农机进行养护和维修,以此来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并减少油料的消耗。通过农机节油技术的全面推广和落实让更多农民从中获得福利和好处,在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让农民从多个方面获利,达到造福于民的目的。要优化和完善在农机节油技术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这一项技术不断推广发展,为我国人民带来无尽的好处。不管是哪种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都离不开“农户”这一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要从主体的需求出发,在实地考察、科学规划、系统培训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农户对农机节油技术的接受和应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