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女性促排卵期药物管理的知信行现状调查
2021-12-22钮芳芳张艳钱佳蓉唐燕朱莹孙青杨孟叶
钮芳芳 张艳 钱佳蓉 唐燕 朱莹 孙青 杨孟叶
(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是指将患者夫妻的卵子与精子取出于体外进行受精,并发育成胚胎后移植于患者宫腔内,使其种植达到妊娠目的[1]。IVF-ET作为目前不孕症患者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就是促排卵[2]。促排卵阶段涉及的药物不但种类繁多,而且给药途径多样,易于混淆。此外患者常选择将药物带回当地社区和诊所使用,易出现药物使用方法不精确及用错药物的情况[3],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取消治疗周期。因此,良好的药物管理能力对于此类患者尤为重要,生殖中心医务工作者除了需要提升专业素养,加强用药指导,更应该使患者参与到药物管理中,共同避免用药错误的发生[4-5]。目前尚未检索到我国有研究调查IVF-ET治疗患者药物管理的现状,其知识掌握情况和药物管理知信行现状尚不明了。因此,本研究对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助孕的排卵患者进行知信行调查,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辅助生殖治疗患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5月在我院辅助生殖门诊就诊的320例接受IVF-ET治疗处于促排卵阶段的女性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6]及IVF-ET治疗的适应证。(2)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者。(3)阅读能力良好并配合参加调查。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疾病服用其他药物。(2)不能准确表达的患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 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促排卵周期数与不孕症病史。(2) IVF-ET促排卵治疗患者药物管理知信行调查问卷:研究者自行设计IVF-ET促排卵治疗患者药物管理知信行调查问卷,问卷包括患者对药物管理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3个维度,共22个条目。其中知识维度8个条目,回答正确计1分,回答错误或不知道计0分;态度(10个条目)和行为(4个条目)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每个条目分别计分0、0.2、0.4、0.8与1分,态度维度有5个反向条目,行为维度有1个反向条目,各条目之和计算总分,总分范围为0~23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药物管理能力越高。问卷条目经5名临床专家通过Likert 4级评分对其进行内容效果评价,结果显示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内容效度分别为0.820、0.933和0.872。测得调查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01,重测信度为0.872。
1.2.2资料收集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匿名式调查问卷发放,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征得同意后,通过电子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对象通过手机或电脑填写,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当面或通过电话进行提问,研究者采用统一语言进行解释。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10份,回收率96.9%,剔除6份不完整资料(漏项≥25%),最终收集资料304份,有效回收率为98.1%。
2 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30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32.89±4.89)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04例(34.2%),大专86例(28.3%),本科93例(30.6%),研究生及以上21例(6.9%);职业情况:公职人员51例(16.8%),私企职员107例(35.2%),个体职业51例(16.8%),农民21例(6.9%),待业31例(10.2%),其他43例(14.1%);婚姻状态:初婚203例(66.8%),再婚101例(33.2%),治疗次数:1次187例(61.5%),2~3次63例(20.7%),>3次54例(17.8%);不孕症年限:1~3年121例(39.8%),4~5年134例(44.1%),>5年49例(16.1%)。
2.2患者药物管理知信行得分 知识维度得分为(6.12±1.48)分,态度维度得分(7.71±0.78)分,行为维度得分(2.43±0.62)分,总分(16.27±2.04)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行为维度题目均分最低。见表1。
表1 患者药物管理知信行得分
2.3促排卵治疗患者药物管理知信行相关因素分析 促排卵治疗患者药物知信行得分单因素分析,见表2。患者自我管理知识与态度及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74和0.413,而态度与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的药物管理的知识、态度与行为为应变量,以患者一般资料中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变量赋值方式:(1)年龄:<35岁=0,≥35岁=1。(2)职业:公职人员=1,私企人员=2,个体=3,农民=4,待业=5,其他=6。(3)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大专=2,本科=3,研究生及以上=4。(4)治疗次数:1从=1,2-3次=2,>3次=3。(5)不孕症年限:1~3年=1,4~5年=2,>5年=3。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与治疗次数显著影响患者药物管理知信行水平(P<0.05),促排卵药物管理多元钱性回归分析,见表3。
表2 促排卵药物管理知信行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2 促排卵药物管理知信行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表3 促排卵药物管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IVF-ET助孕患者药物自我管理知信行现状 本研究显示:促排卵期患者药物管理相关知识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患者对于药物使用种类、用法及保管掌握情况回答正确率较高,这与目前医院药物风险管理模式下严格要求院内注射第一针有关。医生给患者开局注射单后,护士负责核查并给患者讲解和示范药物使用方法,告知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其相关知识。然而调查发现患者对注射笔使用相关知识较低,尤其对于自我注射相关知技能掌握度较差。可能由于注射笔使用较为复杂,患者存在恐惧心理有关。国内研究者邹芳亮等[7]对助孕患者果纳芬注射笔自行注射安全性进行研究发现,注射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护理操作,患者无专业背景学会该项操作具有一定难度,患者注射时存在注射手法不当及计量调剂不当等问题,应加强患者自行注射健康教育。虽研究显示患者总体来说具有较好的遵医态度和行为,但仍有部分患者(5%~8%)对于用药的准确性及不良反应观察的意识不够强烈,仍然停留在被动接受状态。同时患者药物管理行为仍需完善,尤其对于用药期间的生活方式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医务人员提供个体化指导。
3.2IVF-ET助孕患者药物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IVF-ET治疗次数与患者药物管理知信行水平密切相关。高龄育龄期女性在促排卵药物管理知识与行为得分更高,可能由于其生育需求迫切,生活阅历相对更丰富,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获取用药及其他方面的知识有关。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获取医疗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力较高,能够更快且更好的接受新知识。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患者对治疗的重视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树立积极的态度和健康行为[8]。待业或个体职业患者自由支配时间充足,在促排卵治疗期间能够留有更多精力获取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用药行为,而务农患者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获取医疗知识的渠道及能力更低,其药物管理知信行水平不容乐观。此外,调查显示: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药物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呈下降趋势,此发现与慢性患者药物管理素养调查[9]结果不同,慢性疾病为非治愈性疾病,在多次住院治疗过程中患者用药依从性,药物管理知识及能力不断强化,而辅助生殖患者往往在治疗初期存在较高的期望值,因此初始态度与行为水平较好,能主动获取药物管理相关知识,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往往出现不确定、焦虑与烦闷等情绪,药物管理行为维持度较低[10]。当前对促排卵阶段患者药物管理能力的评估存在一定忽视,Welcker等[11]2010年提出应对果纳芬(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自行注射的患者进行评估,重点关注患者的应用能力,未来研究也可进一步探索此类患者药物管理相关因素,对重点人群进行强化干预。
3.3医务人员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药物管理健康教育 辅助生殖患者门诊就诊时间较短,文化程度和生活经验较低的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此如何将健康教育从院内延伸至院外,拓展此类患者的信息支持途径是提升促排卵药物管理能力的关键。鲁婧等[12]研究者采用多元化、全程教学,包括现场教授、图文宣传、视频宣教与网络答疑等措施进行药物注射指导。而唐霖等[13]运用视听技术、强化实践、电话随访多模式培训,拓宽提高患者出院后用药监管方式。此外,病友之间的交流是辅助生殖治疗患者信息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患者补充治疗相关信息和抒发情感[14]。文献报道,80%患者对于注射存在恐惧心理[15],部分表示害怕在工作单位自行注射促排卵药物会导致助孕隐私暴露[7],患者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心理不良体验。因此医务人员还应采用鼓励性话语,通过正面引导和安慰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治疗注射过程中的恐惧与焦虑心理。
综上所述,促排卵阶段带药自行注射或外院注射已经成为趋势,这对患者药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其对注射笔掌握、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以及用药准确性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影响患者药物管理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与治疗次数。因此,医务人员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在为该类患者提供信息支持时应通过多元化途径进行指导,积极构建患者连续性且长效的同伴支持平台,并关注患者心理体验,充分调动其社会资源,以满足患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