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渝 老兵本色
——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张富清
2021-12-22田国松何武涛
☉田国松 何武涛
栏目编辑:韦国良
深秋,住了半年院的张富清回到家中,尽管身体还未痊愈,但只要好一点,还会下床走几步。品读张富清的一生,“路”无疑是串起他生命轨迹的一个重要元素。不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张富清似乎总在走路、赶路,即便是右腿截肢了,依然阻挡不住他对路的热情。他凭着难以想象的毅力,扶着床边,扶着墙边,一步步向前,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
一位哲人说,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张富清一生走了多少路无从计算,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他走的是一条没有终点的奉献之路。
一 择路
张富清出生在陕西省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逝,大哥夭折,母亲带着他们兄妹3 人艰难度日。1945年,家里唯一的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军队抓走当壮丁,打长工的张富清用自己换回二哥。因为羸弱,他被关押近两年,后被迫加入国民党军队当杂役,目睹其种种劣行。
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中,被共产党“解放”出来的张富清,站在命运的岔路口,他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是带着解放军派发的粮饷回家过日子,还是跟着共产党去打仗?
张富清选择了后者。他从小就听说过共产党、向往过共产党。当他来到解放军部队,亲眼见到这支迥然不同的军队,张富清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路:“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这是张富清第一次为自己的正确选择感到自豪,“为了穷苦人”也成了他今后选择道路的不变初心。
1955年,多次立功、身体有伤的张富清,原本可以选择回到老家陕西或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但为了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边疆、山区去”的号召,他做出了一个连家人都非常不理解的决定:到穷困偏僻的鄂西山区来凤县支援建设。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翻开张富清的人生履历,类似于这样的选择,还有很多很多。但站在每一个命运岔路口,张富清的道路选择程序极其简单,而且只有一个按键,这就是——党的指引。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他服从命令,毅然转业;湖北恩施条件艰苦,需要干部,他听从召唤,打起背包就出发;在来凤三胡区任副区长,偏远山区需要驻村干部,他主动申请前往。“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当人生的画卷徐徐展开,又慢慢回望,张富清的每一次选择都让人肃然起敬,也留给人们太多的感动和思考。
二 开路
因为身体原因,现在的张富清去烈士陵园的次数少了。但在儿子张健全的印象里,从他小时候起,这里就是父亲最喜欢去的地方。翻开家里的照相簿,很多合影都是在烈士陵园照的。张建全说,小时候他以为父亲去烈士陵园,是因为那里环境清幽。而在知道了父亲深藏64年的故事后,他才发现,父亲每次去烈士陵园,都是为了怀念他的战友和当年的战斗往事。
当先锋,开先路,这是张富清战斗生涯的一种常见姿态。张富清打了无数次硬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48年的永丰战役。那天拂晓,张富清和两名战友组成突击组,匍匐前进率先攀上永丰城墙。他第一个跳下城墙,和外围的敌人激战。
“突然感到有人在我头上重重地打了一下,用手一摸,一块头皮翻了起来,这才意识到,刚刚是一颗子弹擦着头皮飞过。”每次忆及此事,张富清有些激动:“就是死也要和敌人拼尽最后一口气!”他憋着一股劲继续战斗,把近距离敌人全部消灭了。击退外围敌人后,张富清冲到一座碉堡下,刨出一个土坑,将捆在一起的8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将碉堡炸毁。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天亮,他炸毁了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战斗结束,他死里逃生,另外两名战友却再也没回来。每次回想起当年和他一起并肩战斗而壮烈牺牲的战友,张富清都哽咽难言。
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记载着他的4 次立功经过:1948年6月,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座,使后续部队顺利前进,获师一等功;1948年7月,在东马村带突击组6 人,扫清外围守敌,占领敌人碉堡一座,给后续部队进攻打开缺口,获团一等功;1948年9月,在临皋执行搜索任务时发现敌人,占领外围制高点,压制了敌人封锁火力,迅速消灭敌人,获师二等功;1948年10月,在永丰战役中带突击组夜间上城,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获军一等功。
风烟滚滚唱英雄。当年张富清身体其实很瘦弱,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勇气一往无前地开路?“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张富清说,为部队当先锋、开先路,都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只要有突击任务,我就报名参加,我打仗的秘诀是有信念,不怕死。
三 赶路
张富清卧室的墙上挂着一张中国地图,他经常会在上面寻找当年走过的路。陕西、甘肃、新疆、北京、天津、江西、湖北……不论是在辽阔北疆,还是在鄂西山区,张富清总是在赶路。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张富清随王震率领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先头部队深入新疆腹地,一边继续剿匪,一边修筑营房、屯垦开荒,让他记忆深刻的是酒泉至喀什那段征战。
从酒泉至喀什,2500 多公里,要穿越戈壁瀚海,翻越雪山峻岭。当时,新疆尚无铁路,公路极差,张富清跟着部队,靠着一双铁脚板,一路行军、一路征战。挺进途中,他和战友们时常高唱由王震的诗谱成的战歌:“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
1953年初,全军抽调优秀指战员抗美援朝,张富清又一次主动请缨,从新疆向北京开拔。从“山连山川连川”的陕北,到“平沙莽莽黄入天”的南疆,再到首都北京,张富清赶了多少路,连他自己都没法算清,但他只记住了一点,为党和人民赶路,再远也值得。
赶路,不只是在战争时期,和平建设时期张富清也始终没有停下赶路的脚步。1955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张富清,怀着改变边远山区贫困面貌的目标,跋山涉水,一路向西。“一脚踏三省”的来凤县,地处武陵大山深处,与湖南省龙山县只隔着一条酉水河。今天我们借助现代交通工具,从武汉走陆路到来凤尚需7个小时,而当年的张富清,从汉口出发赶到来凤,穿越崇山峻岭,硬是靠着一双铁脚板,走了整整7天。
张富清总是在为人民赶路,而当母亲需要他赶路时,他却又停住了脚步。1960年初夏,不到20 天的时间里,陕西汉中老家连续给张富清发了两封电报,一次是母亲病危,一次是母亲过世,希望他能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但一心扎在来凤搞建设的张富清,两次都没有赶回家。直到母亲去世后20多年,张富清离休后,才得以赶回故土,祭拜母亲。
“困难时期工作任务繁重脱不开身,路太远,钱也不足,我想我不能给组织找麻烦,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们的最好报答。”多年之后,张富清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文字,解释了当初的选择。
四 修路
“山川盘郁,道路分歧,诚川之咽喉,而荆施之扼要也……”这是清朝同治年间,《来凤县志》对这里的描述。今天的来凤,早已是湘鄂渝通达的枢纽,被誉为“来凤三宝”的生姜、藤茶、杨梅,已成为走出大山、流向世界的“来凤品牌”。只是在1955年,这里还是和清朝同治年间一样,高山为阻,激流湍急,选择到这里来的人,都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铁心进山的张富清,挑了条件艰苦的卯洞公社;而到了卯洞,他又一头扎进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的高洞,这是公社最偏远的管理区,村民与外界完全隔绝。高洞在悬崖之间,山路崎岖,粮食运不出去,需要的生产资料又运不进来。每年上缴供应粮,生产队劳力肩挑背扛一周左右,才能全部运到镇上。
张富清和大家一商量,决定修路。他四处奔走,申请报批、借钱筹款、规划勘测……约5 公里长的路,有至少3 公里在悬崖上,只能炸开打通。张富清不仅要筹措资金、协调物资,还要组织人手、发动群众。有的社员“思路不大通”,认为修路耽误了生产。张富清就住到社员家的柴房,铺点干草席地而睡,帮着社员干农活、做家务。
“他跑上跑下,五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并不好,工作却特别认真。”曾和张富清在卯洞公社共事的百福司镇原党委书记董香彩回忆。从抵制到触动,从被动到主动,群众在张富清带领下肩挑背扛,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硬是靠着一个韧劲,把一条挂壁公路修到了高洞。
那一年,张富清因组织需要,要从高洞调走。临走那天早晨,他发现屋子外站了好多人,是老百姓赶了好远的路,自发来送他。“他们守在门口,往我们手里塞米粑粑,帮我们把行李搬上车,一直到车子开了,都没有散。”回想当年的情景,老伴孙玉兰感动地说。
将心比心,张富清把老百姓对党和国家的期望,都化作默默洒下的汗水;以心换心,群众把对他的信赖与认可都修进了一条条路。如今,原卯洞公社所辖的二三十个村,已全部脱贫出列;当年张富清主持修建的道路,已拓宽硬化,变成康庄大道;高洞几乎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
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张富清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来凤这片远离家乡的穷乡僻壤,留下一个人民公仆任劳任怨的足迹。
五 守路
如果不是那次退役军人登记的偶然发现,可能到现在都没人知道这位立过赫赫战功的英雄。
从转业那天起,张富清就“封存”了自己的所有战功记忆,对子女也只字不提。即使生活过得并不宽裕,他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国家开展精简职工工作时,张富清首先动员妻子离职;大儿子遇到一个到市里工作的机会,身为当时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富清却让他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做白内障手术时,虽然医药费能全部报销,张富清还是选择了最便宜的晶体。
张富清深藏功名,淡泊名利,过俭朴生活、做平凡人,这是他一直坚持走的本色之路。2019年,张富清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从北京回来,张富清很快就把这枚勋章和他珍藏多年的军功章放在一起,锁进柜子里。在张健全印象里,除了回家给子女看了一次,再就是因拍摄电视剧《功勋》需要,做了很久思想工作,父亲才又拿出来一次。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啊?”面对别人的追问,张富清讲不来豪言壮语,但说的每一句话都那么质朴纯净、直抵人心。
这几年,张富清荣获了“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等很多荣誉称号。诸多光环加身,但他依然是那个坚守初心、保持本色的张富清,依然是那个“为党为人民可以牺牲一切的张富清”。
曾经,为了新中国站起来,他不怕流血牺牲;曾经,为了国家富起来,他不怕吃苦受累。如今,见证伟大祖国日益强盛,张富清说:“祝愿我们的党越来越好,也相信我们的党能越来越好!”这,是一名老兵不变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