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提问策略

2021-12-21王文霞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10期
关键词:素养教材课文

王文霞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落实在每一节课上,核心素养的提升与课堂提问的质量密切相关。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做好的功课。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方向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教学应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在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重视思维训练,促进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审美情趣。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提问策略

(一)脑中有课标

1.把握学段目标,提问不越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除了总目标之外,每个学段的目标都写得清清楚楚。教师只有对各学段的目标了然于胸,课堂提问时才会定准位、站好位、做到位。例如教学三年级的习作,如果教师的提问是“如何把内容写具体”,那就越位了,三年级的习作只需“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即可。再如,学习二年级的课文,有的老师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显拔高了要求。站错位的结果是费时、费力,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辛苦,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2.注重相互联系,提问架桥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与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教师如果能够关注各板块之间的联系,课堂提问便能层层深入、打通壁垒,综合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之一是“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教师先出示课后两组句子,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的不同语气。之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下后,心里会想些什么?”在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出示“种葫芦的人心里想:我怎能不听邻居的劝告呢(  )我真后悔啊(   )”。学生填写标点符号后,出示这两个句子对应的陈述句,与反问句和感叹句对比着读,再次体会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的不同语气。如此由读到用再到读,将第一学段“阅读”和“写话”中关于标点符合的学习目标进行有机融合,一举两得,教学效果良好。

(二)心中有教材

1.关注人文主题,提出有温度的问题

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扉页均提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结合人文主题设置课堂提问,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物品质”。学习文言文《囊萤夜读》,不妨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胤的品质?在文中胤有哪些具体表现?你还想用哪些词语夸夸他?”由人物品質入手,引导学生读懂文言文的意思,进而回归人物品质,在朗读与交流中,胤刻苦勤奋、发愤读书的形象跃然纸上,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榜样。

2.紧扣语文要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扉页都注明了单元语文要素,包括知识、能力、策略、习惯等,犹如向导一样指引教与学的方向。针对语文要素设计课堂提问,教学将会简约而不简单、扎实而高效。例如,执教《牛和鹅》一课,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紧扣语文要素,课堂提问可以设置为:(1)读课文及旁批,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2)读课文作批注,说说你是从哪些角度批注的。(3)画出相关词句作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课堂提问将语文要素提到的两个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学生学方法、用方法、专项使用方法解决教学难点,学以致用,知识与能力得以提升,阅读习惯得以培养。

3.利用课后练习,提出有提升的问题

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合理,以其为抓手,能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学习《穷人》一课时,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将以下的课后题作为课堂的主干问题:(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3)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找出课文中其他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4)小练笔。“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指向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第四个问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此教学,由整体到部分,由学习到实践,由品读到体验,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4.结合语文园地,提出有品质的问题

《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多与单元语文要素紧密联系,学习课文时可以结合这一板块中的练习,提升课堂提问的品质。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学习《牧场之国》时,可以将“词句段运用”的第一个练习融入其中。学生在感受了牧场之国的动态与静态美之后,出示练习,问学生:“你能从‘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这几个情景中选一个,写出动态或静态之美吗?”学习文章,感受美是领悟;进行练笔,创造美是表达。如此读写结合,“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了实处。

5.注重文体特点,提出有针对的问题

不同的文体,教学策略是不一样的,课堂提问的侧重点也不同的。就拿说明文来说,课堂提问不能像教授记叙文那样,要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尝试使用说明方法写写其他事物。同为叙事性作品,童话与小说的课堂提问侧重点也是有区别的,童话教学侧重于故事的内容及丰富的想象,小说教学侧重于情节、人物、环境的描写。课堂提问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正确解读教材很重要,教师要把握好文体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三)眼中有学生

1.灵活多变式提问,激发兴趣

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接受挑战,课堂提问方式新颖有趣,学生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这个问题问问帅气的男孩子,那个问题问问漂亮的女孩子;这个问题请班里最聪明的同学回答,那个问题请班里最爱读书的同学回答;这个问题请小组1号作答,那个问题请小组4号作答;这个问题电脑随机抽取同学作答,那个问题以教师采访形式作答……教师的提问方式要灵活多变,要兼顾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充满期待,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

2.巧妙多样式提问,激活思维

好的课堂提问能够启迪思维,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可以出示排列错乱的小蝌蚪成长图,问:“你能将图片按顺序排列,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可以出示图表,让学生结合图表说一说“植物妈妈是谁”“给孩子们准备什么”“请谁帮忙”“孩子们怎样出发”,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了解每一小节诗的结构,为后面的仿写做准备。教学《太阳》,学习课文后问一问:“同学们,你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用到的说明方法吗?”如此提问,学习变得有趣且充满挑战,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3.适时点拨式提问,拓宽思路

能够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问题,往往不容易解決。学习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受限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反问、探问等形式,或指点迷津,或减缓坡度,或铺路搭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如学习《刷子李》,当学生只从刷子李的角度赞美他技艺高超时,不妨问一问:“课文既然主要写刷子李,为什么还要花大量笔墨写曹小三的表现呢?”借此一问,让“侧面描写”这一写作方法浮出水面。如学习《景阳冈》,当学生一味夸赞武松勇敢、武艺高强时,不妨提醒学生:“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想一想武松还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辩证地认识人物。

4.深挖广积式提问,扩大外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语文的外延是广阔的,课堂提问不能局限于教材。学习杜甫的《绝句》,可以问问学生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建议学生课后再搜集、积累。学习《草船借箭》,可以问问学生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和故事,推荐阅读这部名著。学习《汉字真有趣》,问问学生想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指导学生组建小组、制定计划,开展综合性活动。教材只是例子,借助例子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导火索,决定着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教师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抓准教学的中心点与关键点,把握好问题的梯度与难易度,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的研究》(JCJYB2002080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素养教材课文
教材精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