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成长性评价”策略的研究
2021-12-21姜小淳
姜小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转变过分注重识别和选拔的教学评价作用,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中的作用以改进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师从关心学生的培养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形成性评价,能够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因此,有教育工作者提到了“成长性评价”的问题。文章将“成长性评价”定义为:教师对学生的工作给予一定的、持续的、跟踪性的逐层提升,不断推进若干书面反馈信息评审。它基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它关心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态度、情感观念和价值观念、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创新精神等领域,关键是在反馈环节将发展性评价融入评价方法中。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意见进行反馈,进而产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方法。“成长性评价”考核侧重质性评价和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模块化教育理念的体现。
一、重视成长性评价,生成学生美术创作认识
美术这一学科有较强的艺术性。为了对学生艺术的发展潜力更好地进行挖掘,使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确立,教师需要根据美术评价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塑造学生美术创作之观念。课堂教学评价是美术课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予以关注,要对学生绘画的习惯予以关注,要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予以关注,关注这门课是否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塑造,并关注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的评价,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主要表现上,学生并不趋向一致。为了对每个学生不确定的发展潜力更好地挖掘,按照不同的学生个性化和作品设计之特质,通过进行激励和正确导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展示。只要教师观察细心,对初中生的想法积极发现,会发现很多美术绘画学生心中的亮点,甚至从背后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在以成长为导向的评价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自主学习的行为主体,是创作美术的主要角色,我们要给学生更大的契合与鼓励,在美术课上合理实施成长性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优秀的美术创作理念。美术课程具有时代特色和独创性,只有运用科学和恰当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创作的主动性,发挥成长性评价的作用。学生只有以一种“释压、愉悦”的情绪实施美术创作,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比如在创作《我爱家乡的小河》这幅画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具体的指导,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总结性的点评,让学生们形成对美术绘画的自信心。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创作喜好会有不同,画出的小河也会特点不同。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了河流中天空、云彩和绿林倒映河中的美丽画面。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挖掘学生在各个领域的潜在优势,注意找寻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结合学科本体,抓住美术语言进行成长性评价
“美术语言”是根据一定基本原则,通过建模设計因素引起的数据可视化的符号系统。与一般的语言表达一样,美术语言的表达形态的组成部分由“模型设计因素”和“组织原理”构成。同时,由于不同美术品类存在差异化的工具、材料和美术技巧,它也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由于具有断续性、奇异性和随机性的特点,版画在美术造型中产生了独特的印痕美。
例如,《漫步海安石板街》这部作品描述的是很多学生在游览古镇时观赏到捏泥人并被此景象深深吸引的场景。在创作上,学生们第一次刻版的时候,画面只有几个干净的线框,缺乏区分黑白灰的色块。教师对此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合理地留白,以更好地突出画面的主题风格。在再次雕刻的情况下,学生对明暗色块进行了增加,在人物的雕刻上用一把三角刀雕刻出密集而不同方向的线框,构成了画面中的灰白色调。因为画面情况不是很关键,学生们用小圆刀把背景弄得尽量整齐,让整个画面看起来更亮。教师对这幅画进行了点评,觉得这幅作品中人物模型的美术性很强,很漂亮。雕刻一丝不苟,可见用了很多功夫。但画面仅以弧线为主,拓印后画面稍弱。雕刻时要特别注意画面中的区域关联和黑白深灰色块的分辨率。
教师着眼于版画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从画面内部空间、高级灰色关联、刀法语言运用等方向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学生们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了重新调整,运用不同的刀法不断改进画面,精心制作,以版画的刀纹使画面层次更丰富、更美观。美术的语言表达是美术的基本形态,也是美术课程的主要专业知识。不论美术品类如何,“成长性评价”都应与美术作品本身紧密相连,关注不同美术作品门类独特的美术语言表达,使美术的表达和语言真正成为学习绘画作品的主要方式。
三、注重课堂成果的成长性评价,实现高效学习目标的达成
在美术教学课堂中,课堂教学评价必须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做好学生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主要美术创作和作品的有效性评价。将成长性评价方法应用于教学课堂,掌握优秀美术素养发展的各种因素,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一是做好兴趣爱好评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教育和科研的成功与学生的爱好是分不开的。学生只有真正将身心融入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善于学习的人,才能达到高效学习的总体目标。在课堂上的成长性评价中,教师首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态,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保持热情。二是评价美术创造力,保持学生的个性化。针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动脑和自主创新设计灵感,教师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同时开展有目的的课堂教学评价,使学生的改革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起来。例如,在对美术版画的理解上,根据制作版画所使用的特殊工具,提出各种创意设计和想法。有的学生明确提出使用纸板,有的学生明确建议使用木板,有的学生明确提出要改进传统方法。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成果,教师要在多方面给予学生明确的质疑,并将学生的创新成果记录在学生的发展档案中,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作为最终总结意见的有效依据。三是评价课堂作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为学生安排比较简单的日常创作任务,要求学生消化课本内容中的相关知识,从而保证具体创作的质量。在评价中,要综合自评、互相评价、师生评价、展评,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改变以往直接获得分数或等级的做法。在整个评价过程中,需要明确相应评价方法的综合性,涉及构图方法、设计理念、想象力、色彩、线条应用等多个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表现和参与各个阶段取得的成绩需要做好成长的记录,为激发成长性评价的优势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侧重学生课外活动成长性评价,深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课外活动是初中美术课的拓展,也是美术课发展中不能忽略的一个层面。除了记录美术课堂教学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外,还要评价学生课外活动中的整体表现,以利于美术课评价方式的拓展,完善成长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支撑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课外活动的成长性评价的方式具体有以下几种:一是举办经典作品展。在整个展览过程中,注重利用学校楼梯空间、宣传板服务平台等,对学生创作的经典作品进行全面展示,以肯定学生的发展。同时,号召学生充当小评委,打造个个参加、全方位点评的成长性评价系统。例如,比较最有创意的作品,谈谈美术创造力的特点;在全部學生都参与的情况下,选出最好的小画家。二是对学生参加美术大赛活动提供帮助。目前,每个班级能参加的各类美术比赛都有很多活动。教师可鼓励学生综合考虑个人特长和美术学习状况参赛,并将学生参与比赛的果实作为成长性评价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使成长性评价体系更加完善细致。三是建立学生发展电子档案,用数字化手段记录学生美术学习状况。学生美术发展档案的文件格式要统一标准,同时要有明确的使用规则:统一命名文件夹名称,包括名称、年级、班级,在覆盖文件夹姓名、图片加上学生本人的照片,有助于收集资料和查看信息内容;将电子档案置放在公共实操空间,保证内外部特征的一致性,同时做好档案数据的及时升级;以Word文本文档形式展示评价内容,可涉文字、截图、照片、扫描作品等。
五、讲究期末成绩的成长性评价,确保成长性评价取得实效
许多美术教师在实际评估学生期末成绩时使用一键式确定的方法,他们只用教师自己的印象或美术考试成绩来敲定学生的成绩,事实上,这些并不能详细反映学生学习美术的状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也不关心学生的发展,其不科学性、不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创新和完善期末考核成绩确定方式,将成长性评价方式引入进来,使评价的全面客观得到保证。教师首先整合学生的状态,明确评价形式,设计一张表格,表中涉及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个层次。评价表的指标具体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阅读习惯、欣赏评价、造型设计、设计方案的应用、想象力和自主创新、课外活动等,每种类型下都有明确详细的评价内容。比如在阅读习惯和学习态度的类型上,设置了明确的评价内容:按规定准备美术学习用品;遵循美术课堂秩序,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教学与学生积极讨论,合作顺畅;能够按时上交美术作品。在实际评价信息的清晰性方面,教师要注意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制定评价表,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评价和规范,更有利于这些规范的融合,提高美术学习的个性化程度,保证成长性评价的有效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逐步完善和自主创新美术教学课堂评价方法,真正完成了“评价的改进与提升”功能。如何基于成长性评价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将成长性评价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动力,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