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中“玫瑰灰”的象征意义:命运与悲情
2021-12-21杨涛董榆萍
杨涛 董榆萍
摘 要:本文探讨了《荆棘鸟》中“玫瑰灰”的象征意义。玫瑰灰是爱的代价,象征着命运与悲情。这层含义主要围绕三位主要人物拉尔夫·德·布里克萨特主教、梅吉·克利里和戴恩·奥尼尔展开,揭示出他们的命运禁锢在宗教的牢笼之中,这样的命运给他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磨难。在磨难中,两位主人公拉尔夫和戴恩以“生命的灰烬”的形式,即以“死亡”的形式完美地诠释了《荆棘鸟》隐喻的主题:荆棘鸟们乐意以最深的剧痛死亡,来换取最美的东西——真爱。但三位主人公遭受磨难后,他们爱的精神却得到升华,“玫瑰灰”如凤凰涅槃般把小爱升华为永恒的大爱。
关键词:《荆棘鸟》,玫瑰灰,磨难,死亡,命运
《荆棘鸟》(The Thorn Birds)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Colleen McCullough,1937—2015) 于1977年在美国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荆棘鸟》的前半部分中,“玫瑰灰”是爱的颜色和情的灰烬,构成了“爱”与“情”在生活中的二元对立:美到极致,伤到极致;梦幻有多么绚烂,幻灭就有多么哀伤。“爱”与“情”尖锐对立的结果,在《荆棘鸟》的后半部分中产生了“玫瑰灰”的另一个象征意义:爱的代价,生命的灰烬。虽然被死亡的悲情笼罩,但玫瑰灰的含义在凄美中升华为壮美:在死神燃起的烈焰中,爱情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让“玫瑰灰”涅槃!
女主人公梅吉·克利里一生追求爱,勇敢爱。她爱得宽容,爱得勇敢,爱得坚定。梅吉四岁时,就万分珍爱布娃娃艾格尼丝;稍大一点后,她自告奋勇做弟弟的“小妈妈”,精心呵护小弟弟健康地成长。她内心充盈着女性的柔情,一直充满了对别人无私的爱……
梅吉信仰爱情,一生坚定不移。对于梅吉而言,建造一个伊甸园,只需要一朵“玫瑰灰”的玫瑰花。当拉尔夫神父以1300万英镑将梅吉一家出卖后,心怀负罪感的他快速撤离德罗海达,留下一个少女心被掏空的梅吉。但梅吉没有被压垮,她的心智一天天在成熟,在这过程中她的心理经历了“玫瑰灰”的巨变:有喜有悲,悲喜交替轮回,但她都以一颗坚强的心承受住了命运的打击。在梅吉的生命中,她对“玫瑰灰”的认识经历了从“融合”到“排斥”,从“排斥”到“融合”,再从“融合”到“分离”,最后精神得到升华。
一、玫瑰灰——爱的代价: “排斥”“与”融合”
17岁舞会上的“玫瑰灰”无疑与梅吉·克利里的身心是高度融合的,但拉尔夫离开前告诉梅吉,他爱她,但不是男女之爱;拉尔夫也一再强调,天主教神父是不能结婚的,让梅吉找个合适的人把自己嫁了。梅吉的心碎了,因此拉尔夫离开后的“玫瑰灰”对于梅吉而言是一种折磨,梅吉对其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
“Meggie wore her ashes-of-roses dress, not having anything else to wear.”a
6年后当梅吉快23岁时,她遇见了外貌与拉尔夫高度相似的打工者卢克·奥尼尔。当卢克邀请她去參加一个剪毛棚舞会时,推脱不掉的梅吉,不得不穿上了那条曾让她光芒四射的玫瑰灰色礼裙,因为拉尔夫走后,她已心如死灰,没有再参加过任何舞会,没有做过任何新的礼裙。“她讨厌穿这身衣服。倘若她再有一套哪怕稍微合适一点儿的衣服,马上就会把这套衣服脱掉的。”b 梅吉对这身衣服持有极度的排斥态度,因为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以前她面对的是她深深爱着的黑发男人拉尔夫,而不是陌生的黑发男子卢克,这玫瑰灰色的礼裙和她的爱情与梦幻、孤寂与眼泪息息相关。梅吉对玫瑰灰色礼裙的排斥态度反衬出她对爱情的坚持态度,她不希望以些许的轻慢之举亵渎了她心中的“玫瑰灰”。纵使时光流逝,爱也不会轻易消逝:
“Yet she was young, at times like this, staring at herself in the ashes-of-roses dress; she wanted to feel, wanted emotion to blow over her like a strong hot wind.”c
梅吉凝望着镜中身着玫瑰灰色服装的身影时,那上面满满是青春的回忆和初恋的记忆,爱的感觉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内心深处她仍渴望感情,渴望激情……为了得到她从小就憧憬的爱情,她嫁给了与拉尔夫外貌酷似的卢克。可惜婚后,她才发现卢克空有拉尔夫的皮囊,却没有拉尔夫有趣的灵魂。当她生下卢克的孩子朱丝婷·奥尼尔时,工作狂卢克却没有陪伴在她身边。在梅吉遭遇难产,生命岌岌可危时,拉尔夫神父却如天降神兵一般,来到梅吉的产房。他确实宛如昔日那尊守护神,兑现了对梅吉的守护,帮助梅吉转危为安。
梅吉对“玫瑰灰”的认识也从“排斥”转变到“融合”。对爱情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也会被爱神垂青。麦特劳克岛是命运馈赠给梅吉的世外桃源,是梅吉情爱的乐园。在麦特劳克岛上,拉尔夫背叛了上帝,违背了誓言,从教士身份回归到男人身份,人性战胜神性,与梅吉鱼水之欢、融为一体……苦恋终于开花结果,这既是充满爱心的安妮夫妇的热心撮合,更是上帝打盹时,命运对他们爱情的安排。拉尔夫神父在去罗马任职前,千里迢迢来看望他心心念念的梅吉,这是上天对他痴情的回赠,也是上天对他的考验。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梅吉怀孕了。梅吉欣喜万分,以为她成功地从上帝那儿偷到了拉尔夫的一部分。她决绝地离开卢克,回到德罗海达,生下了她和拉尔夫的儿子戴恩·奥尼尔……
二、玫瑰灰——爱的代价:“融合”与“分离”
但“玫瑰灰”所显现的“融合”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含义是“分离”。他们的这份爱违背了宗教的教义:天主教神父不能结婚,更不能生子,故而他们注定要为这份爱付出沉重的代价。
岛上一别十多年后,已升任红衣主教的拉尔夫重返德罗海达,“玫瑰灰”的意象再次出现:
“And one color was everywhere among the roses,a pale pinkish grey, Ashes of roses? Yes, that was the name of the color. Meggie must have planted them, it had to be Meggie.” d
未见其人,先见其花。时隔十多年,59岁的拉尔夫回到德罗海达度假,正值夏季,花园里盛开着五彩缤纷的各色玫瑰,黄玫瑰、白玫瑰、粉玫瑰、红玫瑰……这些玫瑰花是生命力的象征。在所有这些玫瑰中,有一种浅淡的粉灰色的玫瑰随处可见,拉尔夫一眼便认出这是“玫瑰灰”,并惊喜地认为这一定是梅吉种的。在这里,“玫瑰灰”起到一种久别重逢的惊喜效果,“玫瑰灰”的意象也从先前的“排斥”转变为高度的“融合”。将这种融合推向高潮的是:在一大片粉灰色的玫瑰花丛的后面(behind a great clump of pinkish-grey roses)e,红衣主教拉尔夫被一阵活泼可爱的、银铃般的笑声所吸引,恍惚中他仿佛听到了30年前小梅吉“咯咯咯”的笑声。顺着笑声,他见到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这正是他和梅吉的儿子戴恩。这是他到德罗海达见到的第一个人。可他既不知道自己和心爱的梅吉有一个儿子,也没有认出这外表酷似他的少年就是他的亲生儿子!这也为后来“玫瑰灰”从“融合”走向“分离”埋下了伏笔。
然而,“玫瑰”化为“生命的灰烬”是有迹可循的。梅吉的好友安妮曾警告过梅吉:不可理喻地爱某个东西,众神会嫉妒并在该对象怒放花朵时将之摧残!想不到安妮一语成谶。戴恩初见拉尔夫时,对这位大名鼎鼎的红衣主教不仅钦佩不已,更是仰慕,被拉尔夫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心地纯净的他对上帝充满了敬仰之情、敬畏之心。尽管他不知道拉尔夫是他的亲生父亲,他仍然听从内心的声音,毅然追随他心中的榜样拉尔夫的脚步要去神学院学习,当一名虔诚的教士。戴恩的职业选择把梅吉打晕了!这当头一棒,击醒了梅吉,让她顿悟“玫瑰灰”的另一层深刻内涵:“这是难以置信的嘲弄!玫瑰的灰烬,那天夜里他骑马来到矿泉边上时曾这样说过,而我不明白他指的是什么。你是灰烬, 必复归于灰烬。你属于教会,也将归顺教会。”f
梅吉终于理解她当年不能理解的“玫瑰灰”的深层神秘含义:宗教式的命运。天主教奉行禁欲主义,爱上神父,命运便被禁欲主义所禁锢。即使在上帝打盹时偷到神父和神父的子嗣,也是枉然。戴恩对职业生涯的抉择,如一声惊雷把沉溺于幻想中的梅吉惊醒。子承父业,冥冥中有一只万能的手在安排着戴恩的命运。戴恩不属于把他从上帝那儿偷来的母亲,他属于上帝。上帝,作为天主教所崇奉的神,不仅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更是芸芸众生命运的主宰者!由此可见,三位主人公拉尔夫·德·布里克萨特、梅吉·克利里和戴恩·奥尼尔的命运都是宗教式的命运。
三、玫瑰灰——爱的代价:殉难与永生
“玫瑰灰”是上天注定给梅吉的命运,悲喜交加,悲喜轮回;无论如何抗争,生命均是一种轮回,尘归尘,土归土。而且从上帝那儿偷来的东西不是免费的,爱是有代价的。但梅吉没想到爱的代价是如此高昂,昂贵到正处于生命花季的戴恩居然被上帝召回天国,侍奉其左右。偷来的东西终究会被上帝索取回去!戴恩在希腊度假时勇救溺水者,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戴恩之死“暗示拉尔夫与梅吉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了代价”……g
戴恩这只荆棘鸟是真正以死来诠释“荆棘鸟”和“玫瑰灰”生命意义的范例。他对教会和上帝的热爱纯粹主动,不掺一丝杂质。 戴恩近乎完美的人生追求和生命轨迹,表面上是生命陨落化为玫瑰灰烬,实质上是荆棘鸟耗尽心血,用荆棘刺中心脏喷涌出来的鲜血,孕育浇灌出了殷红的灵魂之花——玫瑰花。戴恩殉难得盛大,牺牲得义无反顾!
具有坚定的宗教信仰、至善、至圣、至勇的戴恩以悲壮但华美的犧牲,将身边的亲人们救赎。麦卡洛让人特别是让朱丝婷从戴恩的死亡中解脱,从悲戚之伤升华为崇高之美;冲破了单纯为父母禁忌之恋遭受惩罚和为不伦之爱供奉祭品的诅咒,在与悲剧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有勇气为他人献出生命,升华灵魂,让不朽的灵魂化为最亮的星辰,引导世人行善。戴恩虽然献出了生命,但换来回到天堂与神同在,成为“天堂玫瑰”。在为儿子做完追思弥撒之后,拉尔夫·德·布里克萨特也死在了梅吉的怀里,去天国与儿子重逢……
对于父子二人的死亡,梵蒂冈的维图里奥红衣主教这样评说:“这是上帝的意旨。我觉得,拉尔夫·德·布里克萨特是我所认识的最受折磨的人之一。在死亡中他会找到他在这种生活中无法找到的安宁。”h 而对于戴恩的死亡,他认为不是一个悲剧:“我倒宁愿认为这件事是美好的。戴恩除了欢迎死亡之外,我不相信他会觉得死有其他任何意义。”i德高望重的维图里奥对拉尔夫父子二人死亡盖棺论定的话,道出了父子死亡的意义。这对于信仰上帝的父子而言,特别是对于戴恩这位心地纯粹的年轻教士而言,“玫瑰灰”已超越了“命的灰烬”的悲情,“玫瑰灰”是一种涅槃后的永生!
四、结语
拉尔夫·德·布里克萨特和梅吉·克利里的爱情悲剧故事揭示了《荆棘鸟》中“玫瑰灰”的象征意义——命运与悲情。对爱情有着坚定信仰的梅吉在戴恩和拉尔夫的死亡中领悟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即使无法摆脱宗教命运的掌控,也要像荆棘鸟一样用生命去追寻最美、最真的东西,死而无憾!从信仰爱情的梅吉和信仰上帝的戴恩的角度而言,玫瑰灰象征着美好和涅槃。玫瑰灰烬是轰轰烈烈的爱情焚烧后的产物,是玫瑰的涅槃,是爱情鸟和信仰鸟——荆棘鸟的涅槃和再生;玫瑰灰给爱补充养料,是一种滋养着爱的肥料,让爱生生不息,永远轮回!
acdeColleen McCullough.The Thorn Birds[M].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2:257-258,259,430,430-431.
bfhi考琳·麦卡洛:《荆棘鸟》,曾胡译,译林出版社 2010年版,第240页,第455页,第544页,第544页。
g黄源深、彭青龙:《澳大利亚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参考文献:
[1]Webby, Elizabeth. Australian Literature[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2]DeMarr, Mary Jean. Colleen McCullough: A Critical Companion[M].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1996.
[3]科林·麦卡洛. 荆棘鸟(上)[M]. 晓明,陈明锦译. 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4]科林·麦卡洛. 荆棘鸟(下)[M]. 晓明,陈明锦译. 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5]黄源深. 澳大利亚文学史(修订版)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6]黄源深,白静远. 澳大利亚文学名著便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作 者: 杨涛,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写作与修辞;董榆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诗歌及英美文学。
编 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