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越地球最南端

2021-12-21李筱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冰架中山站冰盖

 理查德·伊夫林·伯德的紀念雕像埃尔斯沃斯使用的北极星号飞机

人类第一次飞行在南极上空是在1902年2月4日,英国海军军官、探险家罗伯特·法尔肯·斯科特乘坐热气球从南极海岸上飞了起来,首次取得南极航拍照片。

此后,南极飞行沉寂了20余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将飞机、航空摄像机、无线电等为作战开发的技术装备,改装应用于极地探索。这标志着南极航空时代的到来。

1921年,美国极地探险家理查德·伊夫林·伯德在南极罗斯海海岸建立了一个大型基地。经过8年准备,1929年11月28日,一架飞机载着伯德朝着南极点飞去。飞行了1200千米后,飞机抵达了世界最南端,完成了第一次南极洲际飞行。

 1902年4月2日,斯科特乘坐热气球飞行在南极上空

此时,还剩下一个南极航空“第一”——横跨南极。1935年11月21日,美国探险家埃尔斯沃斯乘坐北极星号飞机,从南极邓迪岛基地出发,飞行近3541千米穿越整个南极,最终在同年12月15日抵达了位于罗斯海海岸的基地,实现了飞越南极的梦想。

如今,航空调查已成为探索南极的重要手段。南极航空地球物理探测主要使用3种技术,即:航空磁力,航空重力以及航空冰雷达测量。

通过3种技术的联合使用,人们在南极探索中获得了诸多发现。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观测,发现南极洲西部别灵高森海域下存在一个冰下盆地,同时发现南极冰架下存在深入冰架内部数千米的深沟,这被认为可能会破坏冰层的稳定。

航空地球物理调查飞机的内部结构很复杂,可以同时搭载多个测量设备。图为双水獭航空调查飞机搭载航空地球物理测量仪器平面示意图(供图/李筱)

航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还可以用来揭示南极洲的地质演化历史。一个多国联合科学家小组在卫星和航磁数据的帮助下,恢复了南极与其他大洲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拼贴还原了2亿年前冈瓦纳超级大陆的形态。

现代航空调查已经成为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武器。在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期间,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顺利完成对东南极冰盖分冰岭、埃默里冰架南缘等重要航线的探测。这标志着中国科研人员具备了独立开展南极航空科考能力,书写了世界南极科考新篇章。

雪鹰601首次投入南极调查,观测区域选定在南极最大的数据空白区——伊丽莎白公主地。经过多年航空探测,中国已基本完成该区域的测量,同时发现了可能是南极第二大的冰下湖,并且可能是活动的冰下湖。

随着中国极地事业的发展,未来还会组建一支专业的南极航空队。雪鹰601在南极科考中的极限飞行,只是拉开了中国南极航空保障体系建设的序幕。雪鹰601交出的成绩单,显示着中国在极地飞行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将不断加快!

2015年12月7日,雪鹰601在中山站附近成功试飞。

2016年1月9日,雪鹰601成功飞越位于南极冰盖最高区域、海拔超过4000米的南极昆仑站。

2017年1月8日,雪鹰601成功降落在位于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冰穹A、海拔超过4000米的昆仑站机场,并成功从昆仑站起飞返航,实现了该类飞机世界上首次在此降落,在国际南极航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2017年11月,雪鹰601向南极中山站运送2.5吨蔬菜、水果等补给物资。

2018年2月,雪鹰601运送中国南极中山站22名度夏科考队员成功撤离中山站。

2019年1月18日,雪鹰601成功降落在位于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机场。这是雪鹰601第3次成功降落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机场。

(责任编辑 /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

猜你喜欢

冰架中山站冰盖
南极冰架融化新原因确定
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罗斯冰架探险
南极洲——中山站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
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冰期冰盖数值模拟研究
南极洲冰盖不减反增
卫星数据更准确预测冰盖融化和海平面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