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潮来袭,这些生活常识要牢记

2021-12-21

新传奇 2021年46期
关键词:寒潮骨折血压

一顶保暖的帽子、坚持规范佩戴的口罩,既有利于疫情防控,也能有效抵御寒潮。另外,“喝酒能御寒”也是一种误区。严寒天气饮酒后出门活动,很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立冬前后,一场大范围强寒潮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与此同时,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讨论如何控制全球变暖。很多人不禁发问,强寒潮是在“打脸”全球变暖吗?寒潮来袭,我们要注意什么?

全球变暖,为何寒潮来袭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11月4至9日,一次强寒潮自西北向东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国家气候中心对此次强寒潮事件及影响的评估报告显示,此次寒潮事件具有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极端性强等特点,有101万平方公里国土降温超16℃。东北、华北积雪深度厚,极端性强,有151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11月历史极值。据《冷空气过程监测》行业标准,此次寒潮的综合强度指数位居1961年以来第四高。

有人问,强寒潮是在“打脸”全球变暖吗?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认为,强寒潮与全球变暖看似对立,其实并不矛盾。全球变暖不像简单的连线题那样,直接对应着“暖冬”“冷冬”或“某次过程冷不冷”。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偏高趋势,当受气候事件影响时,个别年份仍会出现冷暖波动,会有强寒潮发生。事实上,正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冬季极端冷事件时有发生,但并不能说今年冬天就一定是冷冬。“不过,如果再不严格控制全球升温,想让寒冷的冬季变得更暖和是不现实的。”周兵说。

“喝酒能御寒”是一种误区

那么,寒潮期間我们要注意什么?专家建议,寒潮期间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必须出门的话要注意防寒保暖。通常大家出门会穿厚羽绒服、保暖的鞋子等,但有一个部位常会被忽视,那就是头部。由于血管密集,头部对寒冷的反应非常敏感。身上暖了,但头部暴露在寒风中会引起血管收缩。一顶保暖的帽子、坚持规范佩戴的口罩,既有利于疫情防控,也能有效抵御寒潮。

寒潮面前不分老幼,年轻人也要注意。有些年轻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穿秋裤或者暴露脚踝,此举存在发生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据了解,寒冷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刺激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容易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梗塞等疾病。老年人、肥胖人士、吸烟人士等高危因素人群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慢性病人群更要警惕,不能擅自停用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的药物。一旦出现血压突然升高、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

另外,“喝酒能御寒”也是一种误区。酒精进入人体后会促使血压下降、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但同时也会加速散热,体温会越来越低。血压下降的同时也会导致心脏负担增加。严寒天气饮酒后出门活动,很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雨雪天防摔跤有学问

雪天路滑,因为摔跤引发的骨折等突发疾病也时有发生。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在冰雪路面行走,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导致骨折。那么,当摔跤无法避免时,您该怎么办?

临床显示,雪后骨折多集中在手腕部、足踝部和腰部。滑倒时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手撑地面,由于手着地的瞬间力量非常大,可能会传导到腕部、肩部,导致腕关节和肩关节骨折。如果摔倒时能作出正确反应,可以大大减少骨折受伤的几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二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孙凤龙说:“如果我们可以在摔倒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双手护头、两个前臂紧靠胸部,那么,无论是在往前滑还是往后滑,我们都能够保护好自己的重要器官,避免受到更大伤害。”

另外,摔倒后也不要急于起身,以免遭受二次损伤。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感知一下身体状况。孙凤龙补充道:“首先活动一下全身各处的关节,包括头部、颈椎还有四肢关节;其次活动腰部,如果有剧痛就代表可能有比较严重的骨折,或者至少有一个部位有骨折。那么在这种状态下,千万不要试图自己站起来。施救者也不要盲目拖、拉、背、抱伤者,正确做法是设立标志警示过往人员车辆,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如果不得已要移动伤者,要顺势慢慢整体平移,不要屈曲、扭转或大幅移动伤者。”

(澎湃新闻网等)

猜你喜欢

寒潮骨折血压
简述寒潮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超级秀场 寒潮来袭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盼 归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最怕啥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