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人是什么人

2021-12-21郑学富

新传奇 2021年46期
关键词:牛气牛人周礼

郑学富

现如今,“牛人”已成为万能形容词,无论是何人,只要做得比别人好,或者取得了一般人意想不到的成就,都可用“牛人”赞之。而在古代,“牛人”的意思却大不相同,可以是一种官职,也可以是佃农,还可以是姓牛的人。

现如今,“牛人”已经成为万能形容词,无论是何人,无论是哪个行业,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做得比别人好,或者取得了一般人意想不到的成就,都可用“牛人”赞之。

浏览眼下的一些论坛、微博、微信朋友圈,“史上××牛人”的用法比比皆是,即使是报刊等出版物也常如此称之。这种称呼除了赞美、夸赞的意思外,还含有一种亲昵、亲近、轻松、调侃的意味,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佩服和喜爱。

其实,“牛人”一词古已有之,只是意思大不相同。

“牛人”曾是一种官职

《周礼》一书中的“牛人”,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 “牛人”。与“牛人”同时在《周礼》中还有庖人、兽人、渔人、鳖人、腊人、酒人、浆人、凌人、盐人、幂人、宫人、幕人、寺人、鼓人,等等。“人”前面的名词都是表示职官所职掌的工作内容,“牛人”之类都是一种官职。

比如,《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载:“牛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这里的“牛人”是朝廷掌管饲养国家之牛的官员。周朝之所以设置养牛的官员,是因为那时牛很尊贵,在生产、交通、祭祀等方面占有主导地位。

《礼记·王制第五》记载:“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牢”指关养牛羊的栏圈。祭祀时并用牛、羊、豖三牲的叫做“大牢”(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只有天子大祀社稷五帝才能用牛牲,并且要求毛色纯正光泽,不得有病,不得逆毛,不得磕碰破皮,等等。

当时国家养牛的用途非常广泛,分类也非常细致,一旦天子下令用牛,“牛人”必须依据不同的用途快速提供所需之牛。比如在祭祀的时候要提供“享牛”,做宫中膳食或招待宾客的时候要提供“膳牛”,犒劳出征将士的时候要提供“犒牛”,办丧事奠祭死者的时候要提供“奠牛”。

佃户、姓牛的人也可称为“牛人”

明代有的地方称佃户为“牛人”。

在李自成围攻开封时,曾参与守城的李光壂后来著有《守汴日志》,其中说:“齐承差家牛人王才,醉后向火,延烧草屋三间。”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续钞·牛人牛兵》中解释说:“汴人谓佃户为牛人。”这里“牛人”的意思与周朝的“牛人”可谓天壤之别。

同一个字或词,古今意思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是相反的。但大多数词语还是根据古义发展而来。

另外,在古代姓牛的人可以称为“牛人”。牛姓源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蒙古族、满族、纳西族、藏族、土家族、东乡族、回族、朝鲜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牛氏族人分布。

无处不在的“网牛文化”

牛作为人类较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在常见的动物或者家畜群体内以个头硕大、力量较大、脾气倔强著称,因而有着极高的权威,甚至能和山林中的猛兽相抗衡,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

所以,“牛”常被用作拟人化的形容,比喻人威风神气、实力雄厚、本领强大、成就卓越等,如牛气、牛哄哄、牛气冲天、气冲斗牛、气吞牛斗、汗牛充栋、牛刀小试等。现在“牛人”的含义应该是这些词语或成语的外延发展,加之用于当代证券市场的“牛市”一词引申而来。

现代网络语言中可以说是无处没有“牛人”,无人不可以成为“牛人”。狂傲而受追捧的人可以稱为“牛人”,做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可以称为“牛人”,受到命运特别垂青的幸运儿可以称为“牛人”,一语既出震惊四方的人可以称为“牛人”,爱吹牛的人可以称为“牛人”……可见,“牛人”已经逐渐形成一种网络文化,这可以称为“网牛文化”。

(郭旺启荐自《文史博览·文史》)

猜你喜欢

牛气牛人周礼
牛气冲天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牛气冲天,亩产三千”
还好,我们没有放弃
还好没放弃
虽是“牛气”也“憋气”
牛人都是这样做事情的
牛人昨就这么多
牛人都这么逗
疯狂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