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书店为何能屹立不倒

2021-12-21巴九灵

新传奇 2021年47期
关键词:书城新华书店教辅

巴九灵

面对家喻户晓的新华书店,很多人心头有一个疑问:新华书店空调免费,看起来也没多少生意,为什么开了这么多年都没倒闭?在很多人眼中,新华书店是一间间零售图书的门店。但实际上,它是一张销售网络,并有着特殊的历史。

1937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在延安成立新华书店,作为中共中央出版委员会发行部的对外机构,中央机关刊物《解放》的发行机构,承担着党的书报刊出版发行任务。 至今,各地的新華书店依然在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不过,很多人心头有一个疑问:新华书店空调免费,看起来也没多少生意,为什么开了这么多年都没倒闭?

新华书店是一张销售网络

在很多人眼中,新华书店是一间间零售图书的门店。但实际上,它是一张销售网络。

如今的新华书店,从属性上看是企业,但它脱胎于事业单位。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每解放一座城市,都会首先开办四大单位:银行(稳住金融,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维持生产)、供销社(提供粮油食品,保障民生)、邮局(确保地区之间的通信联系)、新华书店(建立宣传阵地,传播革命思想)。

这意味着新华书店很早便拥有了可以覆盖全国的供应链,能有此实力的企业并不多。有这么一张覆盖全国的大网,新华书店便很自然地在全国图书发行生意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整个图书产业链中拥有非常强的话语权。

假设某出版社出版了一版《三国演义》,定价50元,印制了10万册,想在新华书店销售,进货价格大约能谈到定价的六折,即新华书店以30元的价格购入,再按照定价销售,每卖出一本书,就能赚20元,毛利率达到40%。

如果这本书不受市场欢迎,只卖出1万册怎么办?新华书店不就亏了吗?

答案是:没卖完的9万册,新华书店按进货价退给出版社——这叫寄销制。而且,新华书店甚至不用先给钱再拿货,而是先拿货去卖,过两三个月才结算一次,看看这个周期内卖了多少册,按销量来付钱。这种结算制度,使得新华书店完全摆脱了库存风险。

新华书店不用交租还可收租

有人会说,市场上也不是只有新华书店这一个渠道,现在网络渠道那么发达,谁还愿意去线下买原价图书啊?就算新华书店没有库存风险,店铺运营费用呢?人员工资呢?销量不行的话,还怎么维持下去?

这些问题的答案,仍然藏在新华书店的历史中。

新华书店原先是事业单位,又关乎国家稳定,所以它的门店建设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位于城市的核心地段。北京王府井、上海人民广场、南京新街口……都有新华书店的身影,而且全是自有产权。

也就是说,对新华书店而言,运营成本中占比最重的店铺租金为零,甚至为负。举个例子,在南京湖南路凤凰书城有一家星巴克,与书城的入口毗邻。你卖书,我卖咖啡,单价也半斤八两。但书城是收租的,星巴克是交租的。

所以,在大城市,就算顾客只想着来免费看书蹭空调,新华书店也不会亏钱,会像上述凤凰书城一样收租。

教材教辅是重要收入来源

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新华书店很难通过卖书获得足够的利润,租金收入也没有多少,这会影响当地新华书店的正常运转吗?

仍然不会,因为新华书店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收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教辅发行。在过去,教材教辅的发行业务都是由新华书店承包的,发行数量很大。后来,虽然国家放开了行业准入,允许民营书商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入这一市场,增加一点儿竞争,但是新华书店的龙头地位早就难以撼动了。

除了数量上的差异,还有毛利率上的差异。2020年,新华文轩教材教辅发行业务的毛利率为41.55%。与之相比,零售业务的毛利率为33.87%,互联网销售业务的毛利率只有13.34%。

书店为商场带来人气

近几年,民营书店在不断扩张,而且很多都开在购物中心。难道是这些书店的书卖得够贵,利润能覆盖昂贵的商场租金?

当然不可能。真实情况是,购物中心为了吸引书店入驻,提供了定向的扶持政策。据媒体报道,在北京的成熟商业地产项目中,书店的租金只有同楼层餐饮类租户的三分之一。购物中心看中的是书店的文化气质以及它能带来的人气。例如广州太古汇的方所书店,在书店开张以前,一般民众认为太古汇里卖的都是奢侈品,太“高大上”,不想去逛。而方所书店开张以后,太古汇的客流量每年都有所增加,一度还成为了广州市的网红打卡点。这便是书店的价值所在,也是新华书店值得思考的地方。

过去,新华书店是与图书绑定,用图书照亮了很多人的人生道路。如今,新华书店也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转向与阅读和文化绑定。不过,这条转变之路并不轻松简单,想要适应新时代,在人才储备、管理经验等方面都有相当多的挑战。

(《华声》 )

猜你喜欢

书城新华书店教辅
去逛书城吧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回不去的书店
新疆: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教辅出版,痛并快乐着
四大书城2009年3月销售排行榜
四大书城2009年2月销售排行榜
四大书城2008年12月销售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