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激励在高职学校德育实践中的有效渗透分析

2021-12-21徐思思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9期
关键词:院校德育高职

徐思思

[摘           要]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德育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而在这个过程中,采取教育激励法,能够让德育这部分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执行教育激励这项任务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际活动出发。要大力发挥德育的功能,考虑综合应用等因素,将激励教育灵活地運用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对高职院校现状的分析、讨论,提出在德育教学中实行教育激励的策略、方法。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德育教学;激励教育;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212-02

现在高职院校德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健康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在院校期间培养这种正确的思想品质,首先在德育中,应当充分发挥激励教育的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优化院校的教学资源。

一、德育的根本目标

进行德育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根本目标。第一,通过德育教学,要让学生深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综合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第二,教师应当提升学生的理性道德能力,根据学生的日常需求与心理状态,开展一些德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第三,要以学生的身心综合发展为首要前提,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实际需要,摒弃顽固、封闭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更要鼓励他们发挥个性思维,为更美好的未来发展提供空间。第四,要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思想,让学生能够从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个人道德,在生活中展现出诚信与满足,从而激励自己走向更完善、更美好的人生道路。总而言之,在学生的综合教育过程当中,德育目标有着不容替代的作用与意义。

二、激励型教育应注重实际,因需利导

(一)学生的问题与要求分析

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分析,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问题。首先,高职院校的生源遍布较广,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占比基本相当。一些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学生,每天的温饱问题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其次,对一些大城市的学生来讲,对学校的住宿环境问题较为关注,并且强烈希望校园能够维持良好的治安秩序,对人身、财产有一定的保障。最后,学生都希望能够学有所成,得到教师的评价、认可,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自己的潜力和学习到的技术能够在未来的事业、生活当中取得一定的成功。

(二)实行激励性教育时,应当做到因需利导

对一些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首先学校应当给予一定的帮助,通过对贫困学子进行助学金补助或者减免学费等方法,让他们减少这方面的压力,在学习过程当中没有后顾之忧。而对一些跟教育目标不符的要求一定要做到坚决制止,绝不迁就。另外,因需利导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对学生之间的矛盾、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等,学校都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课程咨询来帮助他们遇到这种问题时能够积极处理,避免因为血气方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激励型教育必须基于德育功能进行应用

首先,我们在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激励型教育就是表扬与批评。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价值观,但是对自尊心和荣誉感更为看重一些,大部分学生希望他们能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别人的肯定与认同。基于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一些在学习或者综合实践中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表扬与肯定,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能够更进一步。而要对学生当中存在严重违规或者不良嗜好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严重者可给予适当的惩罚。只有采取这种是非分明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努力向上。

其次,在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当中,应当注重学生的情感激励这一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采取将心比心的态度来让学生知道德育的重要性。另外,教师应该对学生做到关心和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与期望,在学习过程当中及时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信、阳光的性格。其实,大部分学生都是能够做到将心比心的,当他们感受到教师真正的情感时,就会付出等同的努力去回报这一份真心爱护,这也能够使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更多的技术知识,在日后的发展当中,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德育基地性教育当中,教师除了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思想,还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教育好学生。

四、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措施

在实践活动当中,学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基础教育,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和较高道德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一)统一学生的思想,了解德育的重要意义

目前这个社会当中有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而这些冲突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而此时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担起统一学生思想的重任,把握高职院校德育的新形式,将德育放在首位,在进行德育时,应当走出课本、走向社会,在部分传统德育的基础上,拓宽教育内容,加强正确的观念教育,争取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体验当中让学生了解德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对于情感事物的掌握和技能的熟练都是非常有利的。德育所教学的知识理念较为抽象,大部分为理论性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到枯燥难懂是正常现象,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吸引学生进行学习。总而言之,在德育课程当中,教师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体验,在真实的情况当中让学生感悟,提升德育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一个活动除了内容主题之外,支撑它的还有活动背景和条件,因此活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我们要准备一个主题为反映时代精神的活动,那么除了活动的内容之外,它的背景和环境也格外重要,我们可以挑选一些时代人物,从他们的背景和成为时代人物的原因出发,了解渗透,做成海报或者PPT,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播放或者朗诵,营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小环境,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并为之学习。这对学生的思想和教育有一定的提升和塑造。另外,活动的主题内容也要和现在高职学生的生活稍微贴近一点,这样有助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三)建立合适的学习小组

个人的优秀除却自己发光之外,也要和团队一起合作才能更上一层楼,正所谓合作双赢。高职院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大部分是理论与实践基本等同,对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支撑,而且实践性稍微强一点的活动,就有可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丧失对活动的兴趣。因此,建立学习小组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之间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参加活动,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学习各自的优点。这样不仅能够一起努力获得成功,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加深團队精神的认知,培养出团队合作的能力。

(四)对外界的发展要多多关注

现在的高职学生基本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与生活习惯,一些优秀的思想、行为就很值得别人学习。比如学校社团举行某种活动,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去观察校内、校外各界人士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行为习惯去进一步探索他们的思想修养,比如学校社团举行的光盘行动这项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吃完饭之后进行日常打卡,通过拍照将自己空盘的照片进行上传,开展这种活动时,也可以制作宣传片,内容可以讲述袁隆平教授研发出的杂交水稻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让学生感受袁隆平教授的伟大爱国情怀并向袁教授学习,感受以前的困苦和现在我们国家飞快的发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节约食物的良好习惯,还可以让他们学习爱国精神,感受科研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学生思想的日益变迁,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方式也应当适当做出调整,针对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进行讨论,做出解决方案。通过各种激励性的教育教学和德育教学功能性之间的相互配合,发挥两者的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祖超.教育激励理论探讨[J].教育评论,2001(5).

[2]屠丽君.试论“激励”在中职教育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8).

[3]张传宇.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缺失的探究及应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5).

[4]肖华英,吴东辉.谈中职学校学生的感恩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院校德育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