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021-12-21王云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9期
关键词:建筑制图院校高职

王云菲

[摘           要]  教育教学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要想将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培养人才的预期目标,应该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进一步进行创新和改革,根据教学目标对课程任务进行明确,并加以完成,以确保教学活动有顺序地开展。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便是课程。在高职课程中,建筑制图课程是建筑类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作为工程信息的重要载体,工程图样可以将工程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尺寸等有效地表达出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依据。此外,高职建筑制图课程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性,需要学生掌握阅读图纸的能力、工程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因此,对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探讨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关    键   词]  高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198-02

传统的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对建筑制图这门课程的发展来说具有滞后性,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材内容缺乏现代性和新颖性。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难有效反映建筑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此外,由于年齡的原因,一些老教师经常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应用到课堂中[1],尽管这些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曾经的教学效果中显著且易于操作,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仍然采用单边灌输的教学模式,很难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一些学生在后期实习的过程中很难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加以转换,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感到手足无措[2],因此,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切实实现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以及创新建筑制图课程,不断完善与改进课程教学体系、内容与手段,使课程能够结合社会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同时让课程的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例如可以将课程的教学主线选择为计算机绘图和识图,将新形态的教学内容加入其中,根据学习的课时数来对传统的内容加以简化,确保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更加合理、科学,并且要求课程的学习具有先进性。以下就高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情况展开研究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在接受理论知识方面,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性思维,善于对新事物、新知识加以接受,他们更习惯一些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实物,不习惯那些烦闷的理论内容[3]。因此,高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主要原则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或实践大于理论的原则,但是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的建筑制图课程的培养目标均是参照本科院校而设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论大于实践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现阶段建筑制图课程常用的教学手段

作为工科学生,制图不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这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它的前半部分投影知识,属于一门基础课,每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理解和掌握它,它的后半部分是读图与绘图能力的培养,是不同专业的相关专业技能基础课程。但据笔者多年的教学跟踪所知,学生对枯燥的投影知识的掌握并不乐观,不能和后面的专业制图知识做到有机结合,这和过去的教学模式“满堂灌式”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坐在教室里听教师传授知识,没有办法将施工图纸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都是在被动接受式地学习,而在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绘图作业时会无从下手。而大部分教材只是简单介绍专业图纸的形成,没有形象立体的分析,缺乏对专业图纸全面的分析和指导,所以对于专业零基础的学生来讲,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缺乏从简单到复杂的建筑形体转换的直观认识,从而造成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延续性的状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些教师喜欢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授课,其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便是展示PPT,其可以将教师在课程上的工作量减少,且具有较为清晰以及形象的投影[4],还可以将授课的速度最大限度地加快,可以将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但是很多缺点也会存在。长期观看投影的屏幕会导致学生出现视觉疲劳,这将导致学生加速知识忘记的速度。在课下做题时,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需要在做题过程中翻看PPT,没有PPT则不会做题。现在大部分教师开始尝试微课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放在微课上面,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学习,也可以进行远程教学,但是这需要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

三、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一)对建筑制图课程教材内容进行优化

教材对于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当前我国高职教学不断更新与发展,每年均会有大量的高职教材涌现,但是一些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与专业目标不相匹配,一些高职院校会将一些本科教材完全照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选择最新的标准,其中的标准为新图集以及新规程,这样可以保证课程教学与工程建设、发展同步,进一步将科学发展的最前沿加以反映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化处理教材内容,编写教案时,要明确教材和参考书,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在实践应用中采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来讲解平法施工图等,将学习重点定为计算机绘图技能、工程图样绘制等[5]。

(二)对教学方式以及手段加以创新

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全方位教学模式。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程度,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设计过程中会感到困惑和难以启动。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分组设计方案,通过方案的实施,引导学生积极改进方案,最后分组展示方案。方案介绍后,教师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积极掌握理论和实践知识。

(三)加强实训教学环节

形成过程性负面评价是建筑制图课程中最重要的评价方法。本课程的实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显然重视学生掌握理论水平,制约了实际工程的处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以应用技术为三大核心,重视理论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决策能力,将理论与实践实现高效结合。课堂教学过程更好地评价学生的认知一般规律和能力整体发展产品需求,最大程度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决策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发展[6]。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取专向操作、专题实训与参观教学、课程作业与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前来参观和演示,提高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实践,鼓励学生在提高理论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7]。

(四)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在教学中,考核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对课程考核的科学性以及公正性加以保证,将科学合理以及完善的考核机制加以构建,评估最重要的是学生认知过程和能力的真正形成。各种方式有效、科学的监督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估包括课程学习形成性评估和课程终结性评估,前者主要包括平时作业、出勤情况、实践报告以及课程设计等,后者主要包括期末考试等[8]。

四、结语

本文研究与分析了高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要特征、现阶段建筑制图课程常用的教学手段以及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由于本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看待有些问题时也存有缺陷,希望有关学者能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1]闻玉辉.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5):41-43.

[2]袁赟,马明春.建筑类专业“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茶葉,2019,41(9):110.

[3]王少钦,杨谆,刘晓然.基于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图学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图学学报,2018,39(6):213-218.

[4]何蕊,高岱,栾英艳.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实践[J].图学学报,2018,39(4):782-785.

[5]梅霞.高职食品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书评《模糊数学方法及应用》[J].肉类研究,2019,33(9):80-81.

[6]柳熙.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二三四五”课程改革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5):194.

[7]杨化动,张霞,花广如.基于项目与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机械设计,2018,35(S2):173-176.

[8]王晓菲,穆浩志,薛立军,等.慕课理念下“互联网+”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图学学报,2018,39(3):228-232.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建筑制图院校高职
中职学生建筑制图学业不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uto CAD的建筑制图应用研究
建筑制图课程的多重效用与教学原则